3.15(17.8)★★
子曰:“由也!女闻六言六蔽矣乎?”对曰:“未也。”“居!吾语女。好仁不好学,其蔽也愚;好知不好学,其蔽也dàng;好信不好学,其蔽也贼;好直不好学,其蔽也绞;好勇不好学,其蔽也乱;好刚不好学,其蔽也狂。”
【译文】孔子说:“由呀,你听说过六种品德和六种弊病了吗?”子路回答说:“没有。”孔子说:“坐下,我告诉你。爱好仁德而不爱好学习,它的弊病是受人愚弄;爱好智慧而不爱好学习,它的弊病是行为放dàng;爱好诚信而不爱好学习,它的弊病是危害亲人;爱好直率却不爱好学习,它的弊病是说话尖刻;爱好勇敢却不爱好学习,它的弊病是犯上作乱;爱好刚qiáng却不爱好学习,它的弊病是狂妄自大。”
【解析】看上去,孔子在讲学习的重要性。实际上,孔子想qiáng调的是,所有的优点,如果不懂得变通,都会变成伤害自己的弱点。
这是子路在卫国出任蒲地宰,出发之前孔子对他的忠告。平时,孔子教育学生们要仁德诚信等等,子路都深信不疑。可是到了子路要独力为官的时候,孔子知道,如果子路一味地仁德诚实等等,那就一定没有好下场。就像一个母亲平时在家里教育孩子要讲礼貌,要谦虚,不要打人骂人,挨打了来告诉妈妈一样,一旦孩子去学校住校了,母亲就会说别吃亏,别人打你,打得过就打,打不过就告诉老师之类。毕竟,品德这东西固然是好东西,可是在这个纷繁复杂的世界上死守品德,最终吃亏的还是自己。这,就是孔子对子路的忠告。所以说,孔子是个很实际的人。
【现实解说】有人这样评价广东人:广东人的优点是务实,缺点是太务实。用同样的句式:现代人的优点是变通,缺点是太变通。
3.16(13.1)★★
子路问政。子曰:“先之劳之。”请益。曰:“无倦。”
【译文】子路问怎样管理政事。孔子说:“做在老百姓之前,这样才能使老百姓为你gān活。”子路请求多讲一点。孔子说:“不要懈怠。”
【解析】简单说就是“以德治国”的意思,要百姓怎样,自己带头去做。
这是子路任蒲地宰之前,向孔子请教,孔子就说以德治国就好了。子路还问,孔子就说你坚持这样不要懈怠就可以了。
【现实解说】这大概可以说成是“以德治国”的简单定义吧。
3.17(14.42)★★
子路问君子。子曰:“修己以敬。”曰:“如斯而已乎?”曰:“修己以安人。”曰:“如斯而已乎?”曰:“修己以安百姓。修己以安百姓,尧、舜其犹病诸?”
【译文】子路问什么叫君子。孔子说:“修养自己,保持严肃恭敬的态度。”子路说:“这样就够了吗?”孔子说:“修养自己,使周围的人们安乐。”子路说:“这样就够了吗?”孔子说:“修养自己,使所有百姓都安乐。修养自己使所有百姓都安乐,尧舜还怕难于做到呢?”
【解析】这段话紧接着上面一段,子路要去蒲地当官,向孔子求教,上一段孔子就说了先之劳之,子路觉得不够用,于是换个提法来请教。孔子连用三个修己,其实跟先之劳之的意思完全一样,还是以德治国的路数。但是三个“修己”的结果是不一样的,第一个是做好自己就行,第二个是做好自己带动旁人,跟先之劳之完全相同。可是子路还不满足,孔子就说了,“做好自己还能让百姓都好,那是尧舜都难做到的,你就别想了”。
其实孔子的意思很明白:做好自己就行了,如果能带动周围的人,那就很好了,至于更高的层次,你做不到,也不要想了。一个人的目标不要太高,对于你来说,先之劳之就够了,别再瞎操心别的了。
孔子说话,分寸拿捏得都恰到好处,条理也很清晰,针对性也非常qiáng,真是一个了不起的老师。
【现实解说】大凡把自己说得完美无比的人,都不要轻易信他的。
3.18(9.12)★★
子疾病,子路使门人为臣。病闲,曰:“久矣哉,由之行诈也!无臣而为有臣。吾谁欺?欺天乎?且予与其死于臣之手也,无宁死于二三子之手乎!且予纵不得大葬,予死于道路乎?”
【译文】孔子患了重病,子路派了属下去作孔子的家臣伺候。后来,孔子的病好了一些,他说:“仲由很久以来就gān这种弄虚作假的事情。我明明没有家臣,却偏偏要装作有家臣,我骗谁呢?我骗上天吧?与其在家臣的侍候下死去,我宁可在你们这些学生的侍候下死去,这样不是更好吗?而且即使我不能以大夫之礼来安葬,难道就会被丢在路边没人埋吗?”
【解析】孔子生病,在蒲地做官的子路派手下来伺候孔子,行的是家臣的礼,孔子很受用。可是病好之后,孔子怕学生们暗中笑话他,于是说了这样一番话,意思是这都是子路搞的鬼,跟我没关系。孔子此时不过是借住于别人家的私立学校校长,是没有资格拥有家臣的。因此,使用家臣会被看作不恰当的攀比,同时也不符合周礼。所以,孔子的这番话是说给大家听的,表面上埋怨子路,心里想的是另一回事。
孔子,是一个非常要面子的人,特别是在学生们的面前。
【现实解说】按照级别,待遇不同。待遇超标了怎么办?没人说就装不知道,有人问就推到别人头上。
【附】子路之死
蒲地(今河南省长垣县)是卫国上卿孔圉的封地,这个地方民风比较彪悍,是卫国的主要兵源地,比较难治理。因此孔子向孔圉推荐子路去做蒲地宰,孔圉接受了这个推荐。
子路在蒲地严格按照孔子的“先之劳之”和“修己以安民”的教诲去做,深得民心,加上自身的威严,当地勇士们对他也很敬佩。因此,蒲地治理得不错。
一年农闲,子路征集当地百姓兴修水利。对于百姓来说,这就是役,是有义务必须参加的,而且按照当时的规定,必须自带口粮。可是上一年的收成不好,百姓普遍比较困难,于是子路自掏腰包,每天免费给大家一顿饭。这样,大家就不用自己带gān粮了。一时间,子路名声大噪,百姓们纷纷赞扬他。
听起来,这样做好事的事情应该得到孔子的表扬,这样舍己为民的好官应该是孔子眼中的典范。可是事实恰好相反,孔子听说后,急忙派子贡去阻止子路。
子贡对子路转达孔子的说法:“你以为自己做了好事,实际上不是。你这样做,等于让大家向你感恩,而忘记了孔圉和国君,你这样是很危险的。正确的做法是按照规矩来,该怎样就怎样。如果你确实觉得百姓太苦,应该向孔圉请示,由孔圉或者国君来出这个钱。”
孔子的说法,显然考虑得更全面,更有道理。
到子路六十二岁的时候,卫国发生了政变。当时,卫国的废太子蒯聩占据了戚地,他的儿子卫出公当国君。孔圉老婆孔伯姬是蒯聩的姐姐,同时也是卫出公的姑姑。孔圉和老婆生了个儿子,名叫孔悝(音亏)。这个时候,孔圉已经死了,卫国就由孔悝说了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