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论语_贾志刚【完结】(91)

2019-03-10  作者|标签:贾志刚

  19.19(4.10)

  子曰:“君子之于天下也,无适也,无莫也,义之与比。”

  【译文】孔子说:“君子对于天下的人和事,没有固定的厚薄亲疏,只是按照义去做。”

  【解析】关于“无适也,无莫也”,在历史上也是五花八门。不过,总体的意思是一致的,那就是君子之只遵循义的原则,其余的都不重要。既然如此,“无适也,无莫也”究竟是什么意思也就不重要了,这里不去讨论。

  这样说来,“义”决定了君子的行为举止。既然“义”对于君子来说如此重要,义究竟是什么呢?不知道,从来没有过标准答案,多数情况下只是一个概念,就如“道”和孔子晚年所说的“仁”和“德”一样。

  如果一定要为“义”找一个至少还说得过去的定义,那就算是“对得起良心”吧。

  【现实解说】现在常用的一句话是:屁股决定脑袋。良心呢?不在服务区。

  19.20(4.24)★★

  子曰:“君子欲讷于言而敏于行。”

  【译文】孔子说:“君子说话要少,而行动要敏捷。”

  【解析】这是孔子对学生们的要求,也是他自己的性格。讷往往被刻意篡改为谨慎,其实根本与谨慎无关。孔子不喜欢夸夸其谈的人,认为话多则思考少,还是话少的人做事靠谱。

  讷于言就必然敏于行吗?当然不是,言行两者之间并没有必然的反比关系。

  【现实解说】各人有各人的性格,无所谓好坏,只看你的性格是不是适应你的环境。总体来说,当今社会qiáng调沟通、qiáng调公共关系,因此,讷于言不是这个时代提倡的性格。

  19.21(6.18)

  子曰:“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文质彬彬,然后君子。”

  【译文】孔子说:“质朴多于文采,就像个乡下人,流于粗俗:文采多于质朴,就流于虚伪、浮夸。只有质朴和文采配合恰当,才能够成为君子。”

  【解析】质指性格,文指言谈口才。如果一个人很闷,话很少以及说出来很不生动,那么就会显得很老土很没有学问;相反,如果一个人口若悬河,滔滔不绝,眉飞色舞,就会给人不厚道的感觉。所以,要文质彬彬,言谈举止得当,该说话的时候说话,不该说话的时候不说话,用词恰当准确,表情和谐。这样的人,才能够成为君子。

  文质彬彬,这个成语出自这里。不过,现在的含义与孔子在这里的含义已经有很大不同。

  【现实解说】某些人,满嘴跑火车,什么牛都敢chuī。这种人不是文胜质则史,而是大忽悠。某些学者,不失时机不择地点地卖弄自己的学问,这就是文胜质则史。

  19.22(6.27)★★

  子曰:“君子博学于文,约之以礼,亦可以弗畔矣夫!”

  【译文】孔子说:“君子广泛地学习古代的文化典籍,又以礼来约束自己,也就可以不离经叛道了。”

  【解析】畔,通叛。“亦可以”是什么意思呢?就是君子如果本身德行不够,如果能够做到以上两点,也就可以了。换言之,做到这两点,也仅仅是不会离经叛道而已。所以,这是对君子的最低要求了。

  【现实解说】当今的大学教育,重在博学于文,轻视约之以礼。因此,很多大学生属于有知识没素质。很多人可以滔滔不绝出口成章,却缺乏法律意识甚至基本的教养。

  19.23(12.15)

  子曰:“博学于文,约之以礼,亦可以弗畔矣夫!”

  【译文】孔子说:“广泛地学习古代的文化典籍,又以礼来约束自己,也就可以不离经叛道了。”

  【解析】这段与上段的唯一区别在于少了“君子”二字,是不是可以理解为,即便不是君子,做到了博学于文,约之以礼,也同样不会离经叛道?难道,君子已经不重要了?

  谁也不知道谁是君子谁不是君子,所以管他是谁,都不妨博学于文,约之以礼。

  【现实解说】其实,约之以礼比博学于文更重要。

  19.24(4.23)

  子曰:“以约失之者鲜矣。”

  【译文】孔子说:“用礼来约束自己,再犯错误的人就少了。”

  【解析】与上一句的意思一样,不再赘述。

  【现实解说】略。

  19.25(7.26)★★★★★

  子曰:“圣人,吾不得而见之矣;得见君子者,斯可矣。”子曰:“善人,吾不得而见之矣;得见有恒者,斯可矣。亡而为有,虚而为盈,约而为泰,难乎有恒矣。”

  【译文】孔子说:“圣人我是不可能看到了,能看到君子,这就可以了。”孔子又说:“善人我不可能看到了,能见到有恒心的人,这也就可以了。没有而要有,空虚而要充实,穷困而要富足,这样的人是难于有恒心的。(旧译:没有却装作有,空虚却装作充实,穷困却装作富足,这样的人是难于有恒心的。)”

  【解析】这一段不太好解释,历来的解释都无法说通。

  孔老师的意思,圣人和善人都不存在了,只有君子和有恒者还能够见到,不过也不多了。什么样的人才是有恒心的人?就是安贫乐道的人,他们对自己的经济状况不关心,一心去提升自己的品德,这样的人才有恒心。相反,整天想着物质享受,自己贫穷却追求富贵,这样的人是不会有恒心的。有恒者的例子就是颜回,贫而乐。

  前面,孔子还说过:“不仁者,不可以久处约。”换言之,就是仁者一定是安贫的,与有恒者一样。

  孔子的学生多半比较穷,在温饱问题未能完全解决的情况下来学习,当然需要孔老师“贫而乐道”的鼓励了。

  【现实解说】追求jīng神境界,那就不要刻意追求物质享受。刻意追求物质享受,jīng神境界就无法提高。当然,最好的情况是jīng神境界提高了,物质顺便也就丰富了。就像写书,如果仅仅为了钱而写书,只能写出垃圾来。但是如果写出了jīng品,而又遇上了好的出版商,那就jīng神物质双丰收,就是最好的结局。

  19.26(13.22)★★★★★

  子曰:“南人有言曰:‘人而无恒,不可以作巫医。’善夫!”“不恒其德,或承之羞。”子曰:“不占而已矣。”

  【译文】孔子说:“南方人有句话说:‘人如果做事没有恒心,就不能当巫医。’这句话说得真好啊!”“人不能长久地保存自己的德行,免不了要遭受耻rǔ。”孔子说:“(没有恒心的人)用不着学占卦了。”

  【解析】不恒其德,或承之羞。此一句引自《易经·恒卦·爻辞》。

  古时,巫和医是一体的,一边gān卜筮一边给人治病。这个活,比较复杂,属于重技术活,不是人人都能gān,需要恒心。南人是指哪里?李零先生的说法,是指宋国人。此说有理,因为宋国在鲁国西南,而且宋人是商人的后代,热衷卜筮。

  这段话的关键在于“不占而已矣”,过往的说法,往往也是蒙混过关,把这句话简单解说成“用不着占卜”。


加入书架    阅读记录

 91/101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