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历史很有趣:袁腾飞讲日本史_袁腾飞【完结】(15)

2019-03-10  作者|标签:袁腾飞

  叶子之乱是闹剧

  嵯峨登基后,下诏更改平城时期的很多劣政,这就得罪了叶子。

  叶子和她的哥哥本来就仗着平城的势力敛财,现在敛不成了,就在上皇枕边大肆chuī风,离间上皇和天皇的手足情义,希望能够恢复上皇原有的大权。

  说来非常凑巧,上皇禅位了以后,身体一天比一天好了,身体一好,人就闲不住了。他非常怀念手中有大权的日子,再加上自己的政策都被弟弟给推翻了,所以被自己的丈母娘情人一游说,就下定决心,迁都到了旧都平城京(也就是现在的奈良),准备另立中央和自己的弟弟分庭抗礼。

  非常有意思的是,当平城上皇一天天好起来的时候,嵯峨天皇却病了,病到连元旦的大朝会都不能举行了。趁此良机,平城上皇就在旧京平城发号施令。一国之内有了两个朝廷,这就是日本历史上著名的二所朝廷。

  但这样的局面不可能太久,嵯峨天皇虽在病中,对上皇复辟的事儿也是忍无可忍。他召集心腹组织了一个特务机关叫藏人所,以藤原冬嗣为藏人头目,专门侦察上皇的行动。

  藤原冬嗣是名门之后,jīng通汉学,武艺高qiáng。他把平城和叶子的一举一动,调查得十分清楚。嵯峨天皇听取了藤原冬嗣的意见,诏告天下,拒绝迁都,并且把叶子的长兄藤原仲成jiāo兵卫府拘禁,然后遣密使把旧京里跟随上皇的大臣全部召回,派遣得力老将率领人马准备攻击上皇。

  上皇得知天皇派军来攻,亲自领兵出征,和叶子同乘凤辇向平安京进发。没料到大队人马走出去没多远,士族们就纷纷逃散。因为大家都以平安京为正统,认为平城京是复辟。

  上皇一看大势已去,只好退回旧京,削发为僧。叶子没什么本事还到处玩火,事到如今,只得仰药自尽。机关算尽太聪明,反误了卿卿性命,叶子死的时候才三十四岁。

  嵯峨天皇对于上皇倒是没有太追究,只不过把原来册立的皇太子,也就是上皇的儿子废为了庶人,令其出家做了和尚,然后封自己的弟弟为皇太弟,将来承继大统。

  也就是在嵯峨的时候,因为子女太多,天皇家也没有余粮,养不起这么多子女,只好把庶民出身的妃嫔所生的子女不列为皇族,降入臣籍,长大之后让他们自谋生活。但是为了区别于普通的臣民,这些皇室的后代一一赐姓。源、平二氏就是这么诞生的,这两姓以后在历史上是大出风头。

  嵯峨和淳和是哥儿俩,相继做了天皇。兄弟俩虽非一母同胞,但是手足情深,跟前辈还真不一样。嵯峨把自己的女儿嫁给了淳和,当了弟弟的老丈人。当然,在日本皇室之中,这样的通婚也是见怪不怪的。

  淳和天皇感恩图报,当了十年天皇之后,让位给自己的舅爷,也是自己的侄子,这就是仁明天皇。仁明天皇继位,又立了淳和叔叔和姐姐生的儿子为皇太子。

  嵯峨上皇面对此情此景,觉得自己的人生非常美满,儿子做了天皇,外孙又被立为皇太子,可称得上是福寿双全了。但是没想到,很快又祸起萧墙。

  世代都做天皇的老丈人

  嵯峨上皇死后不到三天,就起变乱。因为仁明天皇立的皇太子是自己的叔叔淳和和自己的姐姐所生的恒贞亲王,论辈分是自己的堂弟。从母系的辈分上论,恒贞亲王是嵯峨的外孙。这个人是很得嵯峨上皇宠爱的。

  可是仁明天皇有亲儿子,他的亲儿子道康亲王是藤原冬嗣的女儿所生。当初嵯峨平定叶子之乱,藤原冬嗣功不可没,升任右大臣。日本古代官职最高的是太政大臣,再往下是左右大臣。这都是正一位的高官,相当于中国古代的正一品。嵯峨为了酬报藤原冬嗣的功劳,除了把藤原冬嗣的女儿变成了自己的儿媳妇之外,还把自己的闺女下嫁给了藤原冬嗣的儿子藤原良房。

  在日本历史上,藤原良房是第一个非皇室出身的驸马,也就是说在他之前,日本的皇女专供皇族、兄妹之间通婚,外人不得染指,甭管是不是肥水,不得流入外人田。藤原良房开了日本皇女外嫁之先河。

  仁明天皇虽然立了自己的堂弟兼外甥做皇太子,但是毕竟有亲生儿子,心中十分不甘。皇后顺子也一直在耳边chuī风。而除了藤原良房之外,藤原氏的子孙还有五六人在朝中身居要职。

  说起藤原氏那是赫赫有名,藤原氏第一代就是著名的中臣镰足。中臣镰足因为辅佐中大兄皇子发动政变,诛杀苏我氏,开创大化改新,成为日本唐化的始祖,在临死前被赐姓藤原。藤原镰足死后,他的儿子藤原不比等继承了父亲的位子。藤原不比等是日本古代一等一的大政治家,他制定律令、编撰史书。他的女儿藤原宫子是文武天皇的妃子,外孙成了圣武天皇,后妻所生之子成了光明皇后,外孙女阿倍内亲王就是后来的孝谦—称德女帝。这些咱们前面都讲过。

  在藤原不比等的构想中,日本天皇持有权威,藤原氏握有权力,藤原氏通过把女儿送进宫中去做皇后,世世代代做现任天皇的老丈人,下任天皇的外祖父,以此来掌握权力。藤原不比等不但构想了这个政治构架体制,而且在他手里就开始实行了。

  藤原不比等死后,以他四个儿子为代表的四家开始内斗,最后胜出的是藤原北家。到了平安时代,藤原北家开始出任摄政和关白,成了天皇家的外戚。

  平安时代的后期,正是藤原氏权力最大的时候。他们一致认为仁明天皇的长子道康应该承继大统,而淳和天皇的儿子恒贞亲王被立为太子有僭越之嫌。藤原氏意欲废恒贞而立道康,恒贞焉有不知之理,只是苦于没有什么对策,只得如坐针毡,度日如年。

  藤原氏的摄关政治

  太子东宫的带刀舍人,自然不愿意自己的主子被废掉太子之位,于是联合当时日本的另一位名臣橘逸势,准备起兵qiáng行拥立太子继位。橘逸势与嵯峨天皇和高僧空海,号称日本的“三笔”,是日本著名的书法家,但是政治经验不够丰富。

  带刀舍人和橘逸势几番谋划之后,制订了qiáng迫仁明退位、拥立恒贞继位的计划,但是谋事不周,消息走漏,被一网打尽。皇太子恒贞亲王也被废为庶人,道康亲王被立为太子。

  道康亲王被立为太子,藤原良房功劳最大,因此被晋升为大纳言,地位仅次于右大臣,又兼任右近卫大将和民部卿。这些官职既有文职又有武职,此时的藤原良房既是文官又是武将,既是中央大员又是封疆大吏,大权在握,位极人臣。但是藤原氏有一个必须坚守的底线——绝不做太政大臣。当官不当到最大,但是权力一定要握到自己的手里。当官当到最大的话,容易成为大家攻击的靶子。

  藤原良房虽然做了驸马,但是他还是想做皇帝的老丈人,趁着道康亲王还没有册立正妃之际,就把他和公主生的女儿明子送过去为妃,来个亲上加亲,变成了皇太子的老丈人。

  后来,再经过藤原良房的接班人——养子藤原基经的苦心经营,藤原氏一族就完全掌握了日本的国家权力。在天皇幼小的时候,他们出任摄政。

  在日本历史上摄政有两种,一种是皇族摄政,一种是人臣摄政。比如说,推古天皇时代的圣德太子,齐明天皇时代的中大兄皇子,都属于皇族摄政。如果天皇年幼的时候由皇族以外的人摄政,就叫作人臣摄政。从第五十六代清和天皇开始,藤原良房开了人臣摄政的先河,一直延续到第一百二十二代明治天皇为止。


加入书架    阅读记录

 15/81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