跟老师聊天(毕大松)
离开学校后,估计我与秋雨老师的jiāo往与其他同学相比应该算是频密的。在武汉前往huáng冈赤壁的路上,在香港维多丽亚港驶向长洲岛的小轮上,在深圳签名售书的仪式上,在很多场合,我们都有过无拘无束的jiāo谈。这种谈话散淡平实,轻松舒畅,老师不显威严,学生不觉紧张,令人如沐chūn风,心旷神怡。话题虽然天上人间,但聊得最多的还是散落在世界各地同学们的情状。
每次一见面,开场肯定是相互jiāo流各自最新所了解到的有关同学的近况,每当这时候,余老师总是显得很兴奋,而且提示道:“你先说,你先说。”听我讲时,他头稍右偏,面带微笑,身略前倾,全神贯注。听到曲折处也不插话,脸上显出既好奇、意外,又了然于胸的神情。轮到他讲,则不疾不徐,娓娓道来,讲事迹是画龙,评得失是点睛,寥寥几句勾勒,某同学在我心目中已经淡漠的印象马上在眼前鲜活起来。讲到高兴处,学生大笑,老师小笑,满桌人为之动容,连庄重矜持的马兰老师也不禁莞尔。马老师也能点出许多学生的名字并经常问及,我想是受余老师的影响吧。
跟老师聊天过程中可感受到他对学生真诚的关爱。谈及某学生取得的成就,不管是哪方面的,余老师总是给予热情肯定,而对学生的工作、生活及人生坎坷,他总有一份长者般的牵挂。毕业十几年后,我们班同学中真正从事戏剧或其它艺术的已屈指可数,当年在广西的老蒲就是其中之一。我们聊起他时,虽然爱用“眉头紧锁、忧国忧民”来调侃他对戏剧的热爱和执着,但对他编导的许多好戏,余老师还是赞赏有加的。兴致所至,立马拨通电话天南海北一番,但在电话里却一字不提艺术。现在老蒲已是上海越剧院的艺术总监了,仍能从余老师的言谈中体味他到对这位坚守阵地的“孤独牧羊人”的爱惜。谈及湖南一位刘姓学生因病英年早逝时,老师表现出来的那种深切的同情令人感动;有位学生因个性问题与单位领导关系不妥,老师要求我们通过各种途径进行协调,后来知道他自己也亲自出面做了许多工作。
跟老师聊天就像回到学校的教室。老师走的地方多,经的事多,见的人多,看的书多,每次聚会他都会捡重要、经典的部分讲述和点评,有些东西在他的文章中是看不到的,让我们这些终日蝇营狗苟的人求知欲大增。记得一次老师讲了个笑话:说是大跃进时期,全国上下都在立誓“五年超英”、“十年赶美”,有人问郭沫若有什么目标,郭老犹豫再三说:“十五年争取赶上陈寅恪。”一下子激起我对陈寅恪的兴趣,满世界去找他的书和有关他的介绍,更重要的是找回了学生时代那份求知上进的感觉。平时在社会上在单位里扮老练,装持重,自己也觉得累,但到老师面前,可以做一些可笑的事,问一些幼稚的问题,顽皮卖乖都没什么心理负担。
有段时候聊得较多的是盗版。其实,老师在这个问题上受到的伤害比他在文章中写到的要严重得多。盗版集团越来越规模化、现代化,他们有许多线人,盯住你的一举一动。骚扰电话可打到家里、酒店里,有qiángbī也有利诱,一句很不经意的话就可能为他们带来牟取bào利的机会。老师总说那些人印书就像印钱。有次我去海口出差,在书店看到大约有七种“余选”,连忙打电话向老师咨询,结果被告之有三种是盗版。在反盗版问题上,老师一反平时宽容随和的风格,态度非常qiáng硬,在多篇文章中义正词严地予以反击。当然我还记得他说过一句话:与盗版集团既要斗勇,更要斗智。
跟老师聊天是学习,是享受,是一次“jīng神桑拿浴”,我总是期待和珍惜这种机会。
中国知识界的方向(厉震林)
转型这个概念,是目前中国使用频率较高的一个词汇,但是,它的意义,主要是指政治和经济领域。其实,它更深刻地反映在文化和jīng神的方面。
在这个转型过程中,余秋雨老师是中国知识界的一个方向。
余秋雨老师也曾经彻夜于青灯huáng卷下,著书立说,按照传统文人生活形态,在书斋中安
身立命,成就辉煌巨著,但是,终于有了一天,余秋雨老师感觉如此继续做下去,可能会产生知识的失效,产生一种重复怪圈,必须走出书斋,到文化和历史的第一现场,亲自触摸知识生命的原生态,寻找学术灵感,然后回到书斋,重新著书立说。
这走出的一步,对余秋雨老师是一小步,但对中国知识界,却是一大步。
因为中国人文社会科学领域,一直较为缺少田野调查jīng神,在书斋里,在前人的材料中,东抄西抄,剪剪贴贴,做些所谓“学术”。自然,这也可能做出好的文章,但是,难度很大,很容易失却鲜活的学术原创力量,而成为“掉书袋”学问。
余秋雨老师的走出,并不是否定这种书斋学问,但是,中国这样的学问家太多了,需要出现像余秋雨老师一般的学者,到原始的知识现场,给中国文化研究注入一种新的活力。
余秋雨老师出走得早了一点,许多人便不习惯,原有学术生态受到冲击,于是议论纷纷,但是,并不奇怪。
正是因为接触了知识现场,余秋雨老师感受到了蓬勃的自然和文化真实气息,形成文字以后,便与大众对原创的知识渴望产生吻合部位,余秋雨老师的文章,成为社会文化“圣经”。余秋雨老师又将自己的考察思想广为传播,让文化走向大众,走向应该走向的地方。文化最终是为大众服务的。
沙龙式的学者,又不习惯,于是,同样议论纷纷,但是,同样并不奇怪。
余秋雨老师的一步,对于中国知识界而言,是一件幸事,而他走出了这一步,指引了方向,必将会有更多的人跟上去。
余秋雨老师的湖南缘(华之)(1)
一
余秋雨先生与湖南有缘。这种缘分首先体现在他对这方山水的喜爱上。
一九八一年五月,秋雨老师来长沙招生,在考场上我们相识。自此之后,我记得他来过湖南六次,加上以前的往来,约有十余次。每次讲学、授课之余,他亲历三湘四水,前后到
过长沙、岳阳、韶山、张家界、郴州等地。据我所知,除了他的故乡和长期工作、居住的省市之外,湖南是他来得最多的省份之一。
对湘地山水风情、文化蕴涵的感悟,形成了郁集于心的情结,于是便有了两篇脍炙人口的散文--《dòng庭一角》和《千年庭院》。前者写dòng庭湖,写岳阳楼,写君山,浩淼dòng庭成了文人骚客胸襟的替身,对着它,想人生,思荣rǔ,知使命,游历一次,便是一次修身养性;于是,“胸襟大了,dòng庭湖小了”。后者写长沙的岳麓书院,那是先生心中的圣殿,他曾多次拜访,上世纪八十年代末,我也曾陪他去过,聆听了他心中的感慨。文章从“二十七年前一个深秋的傍晚”,他第一次拜谒岳麓书院写起,牵出了他对中国教育乃至中国文化的绵绵思绪和深层思考,历史与现实jiāo融,古人与今人对话,景物与情感相撞,从延绵千年的庭院,读出了中国文化的人格和灵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