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大发明,显然都是世界之最,所以奥运开幕式得展示中国古代的文明。此外,北宋沈括着的《梦溪笔谈》,也是中国科学史上的里程碑。
元朝郭守敬是着名的天文学家、数学家、水利专家,官拜都水监。今天北京京密引水渠的原理就是当年郭守敬提出来的。积水潭地铁站一出来,有一片古建筑,那就是惠公祠,纪念郭守敬的。因为那会儿积水潭,包括通惠河都是郭守敬开凿的。元朝皇帝下旨准许官员70岁致仕,当官的70岁可以申请退休,但郭守敬除外。别人都可以70岁退休,但郭守敬不能,所以郭守敬一直gān到死在任上,历仕几朝。他还创制了简仪和高表,主持了全国范围的天文测量,编订的《授时历》,比现行公历早300多年。我们今天的公历是罗马教皇格力在明朝的时候制定的,但中国的《授时历》比它早300年。郭守敬算出来一年是365.2425天,跟现在的实际运行时间差13秒。今天拿电脑算,当年连算盘都没有,可能是在地下摆棍算的,厉害。
吱吱呀呀词风盛
北宋司马光编的《资治通鉴》是编年体通史,上起战国,下至五代。起意重在历代政治兴衰,使君主借鉴其中的经验教训,因此他一般写的内容是政治、军事,不写经济、文化。
宋朝的哲学思想是理学。至于理学思想产生的根本原因是三教合流。中国自古以来就没有宗教,原因也很简单,我们不需要教主,我们的教主就是天子。中国没有宗教就产生不了哲学,形成不了哲学体系,所以中国的思想一旦跟博大jīng深的哲学体系相对抗,必然要败下阵来。儒家不是宗教,而是一种行为守则。圣人教导我们要成仁成圣,杀身仁人,舍生取义。但圣人没有告诉我们,为什么要这样。人总有这种好奇心,我为什么要杀身成仁、舍生取义?佛家就告诉你为什么要往升极乐,因为这个世界太苦了,谁都不能摆脱生老病死。儒家跟佛家一对阵,稀里哗啦就败下来了。
唐朝的时候,儒学一度衰微,儒学衰微的一个重要原因是佛教盛行,造成统治者崇佛佞佛。唐朝皇帝要把佛骨迎到法门寺,韩愈上表谏迎佛骨,别把这东西迎进来,佛乃夷狄之神,中原不应该信。我们中原有自己的道统,我们应该信孔孟,不应该信佛。韩愈竟然敢攻击佛祖,皇上一生气,你去cháo州吧。今天那个地方是开发区,韩愈要去当然快乐,当年那个地方是蛮荒烟瘴之地。韩愈有一首很有名的诗:“一封朝奏九重天,夕贬cháo州路八千。欲为圣朝除弊事,肯将衰朽惜残年!”我好端端地为了国之大统,结果给贬到蛮荒之地了。
韩愈为什么谏迎佛骨,因为儒学受到冲击。到了宋朝,他们有个适应这种冲击的法子,就是索性以儒家思想为基础,吸收了佛教、道教的思想而形成新的儒学。理学的创立者是北宋的程颐、程颢兄弟。还有一位就是千古名篇《爱莲说》的作者周敦颐,“出淤泥而不染”的那位爷。理学的集大成者是南宋的朱熹朱文公。
理学认为理是宇宙万物的本源,是第一性的。气是构成宇宙万物的材料,属于第二性的。关于宇宙万物本源的问题,明显是吸收了道家的思想。道家认为万物本源是道,道可道,非常道,国有四大,天大、地大、王大、道大,一切都是由道来生成。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现在理学家说理才是宇宙万物之本源,把本来分离的“道”和“理”,搅和搅和混合成了道理。
然后,把天理和人欲对立起来,认为人欲是一切罪恶的根源,提出存天理灭人欲,这明显吸收的是佛,佛不就是教你看破放下嘛。“一切众生,皆有如来智慧德相,但以妄想执着而不能证得。”所以佛家就教你去掉妄想,去掉执着,七情六欲全都当没有,放下,四大皆空,六根清净,你就能成佛。朱熹说人欲之私皆不能有,都要放下才能顺应天理,那怎么成?你不能娶美女当老婆,要看破一切,娶个不男不女的才能顺天理?况且你想要把自己去人欲的观点告诉别人,让别人都接受这个,这种行为本身就构成了一种人欲,等于是朱熹自己也做不到,那别的人不是更难嘛。
无论如何,理学家还是通过借用道家、佛家的理论,成功创立了新的儒家。儒学本来是治身的,你用它治世,有点太理想化。儒家讲一个人要正心诚意,然后才能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认为所有的欲望都是罪恶的可耻的,贪图物质享受,功名利禄,是可耻的罪恶的。很像欧洲文艺复兴之前,教会推行的禁欲主义,但推行禁欲的目的是让底下人禁欲,让你存天理灭人欲,上面该怎么着还怎么着,皇上不能灭人欲,这叫为统治阶级服务。
儒家讲修齐治平之学,你这个人要能做到这一点,那你非常了不起,问题是我做不到这一点,没有什么东西来制裁、约束我,完全靠我自身的约束力,不像欧洲人有法律,总统犯法也要办了。咱们这儿,当官的没人管你,要靠你自身的自制力,你作为官员应该是百姓的楷模。但也只是应该,实际上背地里gān坏事还是没人知道。这么一来理学思想对于当时明清那个时代的中国,特别是对经济发展很显然是不利的。
但是你说理学是不是一点好处都没有,也不能这么讲。它毕竟是中国传统文化当中优秀的部分,人如果真的能克制自己的私欲,做到正心诚意,修齐治平,那对你身边的人和对全人类都有好处。民国的时候,中学的校歌是这么唱的:“将来治国平天下,全靠吾辈。”现在基本上没人关心这个了,家国天下谁关心?只顾自己高月薪。上大学的目的是为祖国?别开玩笑了,这么多年也就周总理说过要“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还被某些人笑他愣。我说你们现在念书要好好念,将来才能报效国家,你们一定会乐,觉得我脑子飘拖鞋了。搞什么搞,读书还不是为自己,爸妈都这么教育,你好好念书,将来才能赚大钱。自己就更加现实,我读书就是为了招聘的时候人事部一拿到我的简历就掉下巴,明天你来上班,就为这个。人不能这么gān,要都这么自私,人才就全出国不回来了,所以理学对今天并非一点积极意义没有,他还是教人要有知识分子的气节和志向,最终还是要为了天下。
这个时期文学最主要的成就是词。汉赋、唐诗、宋词、元曲、明清小说是各个时期文学的代表。南唐后主李煜是五代时的词人。词就是当时的流行歌曲,分豪放和婉约,以婉约派为主。从古到今流传下来的词里面绝大多数属于婉约派。因为流行歌曲不就是生命与爱情两大永恒的主题嘛。唱爱国的也有,《北京欢迎你》,但那不占主流。词言情,诗言志。所以古人认为词为艳科,尤其很多婉约词,属于反动huáng色歌曲。李煜的词很多也是这样的,他被宋军包围在南京,不战不和不守,不死不降不走。被包围的时候怎么解脱啊,整天填词。他的《破阵子》:“四十年来家国,三千里地山河。凤阁龙楼连霄汉,玉树琼枝作烟萝。几曾识gān戈。”我不会打仗你就欺负我吧。“一旦归为臣虏,沈腰潘鬓消磨。最是仓皇辞庙日,教坊犹奏别离歌。垂泪对宫娥。”看他就那么大点出息,垂泪对宫娥。祖宗江山毁在手里,对得起列祖列宗,对得起黎民百姓吗?当然,他的词比以前词人的词写得qiáng多了,以前都是男男女女的事。王国维先生在《人间词话》里面提到李后主的时候说,词的意境乃大,由伶工之词,变成文人士大夫之词。他虽然也是亡国丧家,又是婉约,但是很有豪放的意识在里面,后来写成“一江chūn水向东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