维摩诘的花雨满天_南怀瑾【完结】(105)

2019-03-10  作者|标签:南怀瑾

  这个话很妙,我们学佛的人专门搞幻想,大家参禅打坐,心里有个幻想,以为入了定就什么都不知道了,思想念头都没有了,一般初学的人都有这样的想法。这是佛告诉你的吗?真是这样的话,何必学佛呢?吃安眠药去学死人就好了。佛也没有告诉我们入定以后眼睛看到什么、耳朵听到什么。他只告诉我们修定。修定是个什么境界?修定是证空观。还有人看了六祖在《坛经》中说:「无念为宗」,搞了几十年也找不到无念。也不想想就算是无念了,充其量也不过是无想定。无想定不是佛法,佛也曾经修到了无想定再把它丢掉了,为什么你现在要去求无想定呢?所以要真正了解佛法,不要去空想。佛法也说要跳出三界外,哪里有个第四界?有,教理上有,叫作圣贤界,那是个假定的名称。诸佛菩萨是不出三界不住三界,随时在解脱三界。你真跳出了三界,去了第四界,佛也没说第四界在哪里。教理上的圣贤界只是名称,例如特别好的人是圣人,但是他还是人啊!就是这个道理。

  我们读了这一段经文要自己反省,大家都在那里幻想。大家修定,千万要把握修止观。如何是止?系心一缘,才是正止正念。因此念佛的人,行住坐卧中都要净念相继,方是正念。如此说者是佛说,非此说者,必是魔说。

  维摩居士说的第五大、第六yīn、第七情、十三入、十九界,都是空的,一切众生空活着,在那里空想,做些空事。如果般若慧观不清楚,修行也是空事。所以「菩萨观众生为若此」,本空,一切皆空。再下来又不同了,讲的是真实境界,要特别注意。 真实境界

  「如无色界色,如燋谷芽」。无色界应该没有色了,但是他用的字很妙:「无色界色」。大家要特别留意研究唯识,研究华严。到了无色界,是有色还是无色?还是有色的,这是《百法明门论》所说的:「法处所摄色」,是真实的。我们凡夫所处的,是佛所说的欲界。过了欲界,欲转化成光明,就是色界,此处所讲的光明,不是这个物理世界的光,太阳月亮的光还是物理世界的光,色界的光是不同的。无色界还是有色,是法处所摄色,是自性光明来了。这自性光明是无相光,不是欲界、色界的光。是意生身之后的境界,妙观察智中所起的光色,就是佛的光色身,是真实的。因为众生修持没有到这个境界,所以佛在显教经文中不多说,但是显教的《维摩诘经》,还是露了一点消息:「无色界色」。

  前面那几句第五大、第六yīn都是没有的,下面讲的都是有的。「如燋谷芽」,焦了的谷的还会发芽?嘿,就会发芽!禅宗有句话说:「冷灰里爆豆」,要大死一番才能大活。《法华经》说的焦芽败种好像永远没办法,真做到焦芽外面都打死了之后,那法身就种起来了。在物理上,焦芽只要有一点生机存在,它还是会发芽。比如说,煤炭已是烧焦了的东西,它怎么还会生火呢?又比如,垃圾堆也可以发电。这些道理在《楞严经》也露了消息:「性火真空,性空真火,周徧法界,随众生心,应所知量,循业发现。」你有修持功夫,它就出来了。众生有这妄想的业力,它也引发了。

  沩山随侍百丈很久,《指月录》记载,一日百丈在打坐,当时应该是很冷的天气,沩山虽然站在旁边也自己在用功。百丈看机缘到了,就要沩山把火拨一下,火可能要熄了。沩山就去拨,拨了一下,就回报百丈说,已经没有火了,他心里可能还埋怨,百丈为什么不早吩咐。百丈就自己下座去拨,居然找到了一点火星,就指给沩山看,这一下,沩山开悟了。后人因此作了个偈子:「深深拨,有些子。平生事,只如此。」深深拨是要好好用功,去参透、去观透。有些子是这个消息才会来。就是这么回事。

  所以燋谷芽不是没有的东西,你不要以为《维摩诘经》这一路下来,都是在讲没有的东西,他可是有几个转接的。上面十种比喻是讲「幻」,修梦幻观。接下来,从第五大到十九界,是修「空」观。再下来是讲真空妙有,用天台宗的止观来讲,中观的境界出来了,非空非有,即空即有,是真实的事。何以见得?下面经文都告诉你了。 真空妙有

  「如须陀洹身见」,须陀洹是初果罗汉,斯陀含二果,阿那含三果,阿罗汉四果。初果罗汉证到了以后,贪嗔痴慢疑就薄了、淡了。但是贪嗔痴慢疑薄了淡了,就可以证果吗?证果不是功夫,不是修养,是般若见地。贪嗔痴慢疑等等是属于小乘的思惑。你纵然贪嗔痴(慢疑还不算)薄了,还不见得证果。我们看古人或今天,很多出家人的修养都到了这个境界,没有贪嗔痴了。即使现在课堂上的诸位,贪嗔痴也很少了,但你只在这一个钟头里没有。不要认为我这一句话是玩笑,你即使能在一分钟里保持没有,已经了不起了,这就是功德。但是这不能算证果,你的见地不到,见惑没有去。见惑是什么?身见、边见、邪见、见取见、戒禁取见,这些观念是最难去的。虽然你心中没有动贪嗔痴之念,但见惑这些观念去不掉,就是止观的观不到,就不能证果。

  所以须陀洹能证果,不论他修白骨观、不净观、念佛,他的贪嗔痴已经伏下去了(还没有断),破了身见。所以劝诸位赶快修白骨观,身见真空了,可以证须陀洹果,这是正面。《维摩诘经》用了反面,把正面消息告诉我们了,他说「如须陀洹身见」。证到须陀洹应该是绝对没有身见的,对不对?所以他是反面告诉你要去掉身见。

  「如阿那含入胎」,阿那含是三果罗汉不还果,本来是不会到这个欲界来入胎了。但是三果罗汉还有没有身呢?有的,在色界天,那不是胎生,在大乘来讲是化身,在小乘来讲是了脱分段生死,还在最轻微的变易生死,没有彻底了生死。不要认为不入胎就了了生死,这仅是对欲界而言。普通修持想不再到这个世界来的话,必须要证到三果、三禅天的境界。禅定功夫到了,贪嗔痴慢疑才能够伏下去,但是如果见地不透,还是不行的。见是最重要的,所以我常要你们留意三界天人,八十八结使。配合教理与修持,才是二十一世纪振兴佛法的路线。《维摩诘经》还是用反面,衬托正面的道理:要到了阿那含果,才能不再来这个人间。

  「如阿罗汉三毒」,贪嗔痴叫三毒,到四果罗汉的境界,贪嗔痴就根本降伏了。可是真不起了吗?没有。本经下面天女散花一段,把阿罗汉没有大解脱的一面露出来了,余习未断,习气没有断。贪嗔痴三毒还是暂时伏下去而已。要把余习完全断了,除非回心走入大乘菩萨道,入世来修才行,在出世法中是断不了的。

  十几年前快二十年了,有一位年轻的法师在此地的一个山dòng中打坐,没有人供养,经人介绍给我,我就供养他。他每个月要下山来我这里,拿些米和日用品带回去。过了近一年,我就告诉他,你这样修是不会成功的,也悟不了道。因为你是修行人,我供养你有功德,但是你缺德了。他说:老师,我不会辜负你的期望,我在山顶上已经是无欲境界。我说:你算了吧!不要chuī了!我带你去声色场所,你还能保持在山顶上的境界才差不多。你在山上可以,一入世统统垮了。他问我是怎么看出来的,我说你来到我家中,书架上都是佛经,你看也不看,只坐在客厅看茶几下面的画报,就凭这一点我就看穿你了。他当场忏悔,后来跑去香港还俗,也结婚生子。


加入书架    阅读记录

 105/190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