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修证佛法_南怀瑾【完结】(47)

2019-03-10  作者|标签:南怀瑾

  为何教我们在打坐前调呼吸?因一般人调息不容易调得好,不如先作粗猛的呼吸。呼吸粗的叫风,细的叫气。当气到达好像不呼不吸时,微细最微细的那个叫息。天台宗的数息、听息、调息是讲息,不是讲风,也不是炼气。息为何分三个阶段?是科学上的问题,在此暂时不谈。

  上坐以后,先修风,手结亥母手印(密宗称谓),也就是京戏的兰花手。炼气时肩膀要端起来,让手臂伸直,手放在胯骨上(手过长、过短例外),手臂一伸直,肩膀自然端起,里面的五脏也自然都张开了,气就贯通,所以,非用这个姿势不可。

  下一步,鼻子吸气时,小腹自然向内缩,气吸满了,不能吸了,就吐气。吸时细、长、慢。放出时粗、短、急。往复这样做,到了气满时,自己会不想做了,此时就不大起妄念了,然后由气转成息,心境自然宁静下来,感觉到鼻子细微的呼吸,意念与息不要分开,吸入知道吸入,呼出知道呼出,吸入暖知道暖,吸入冷知道冷,意念与气息始终相合,不能离开,如果有一念没有感觉到息时,就是已经在打妄念了。慢慢慢慢如此练习,真到了一念之间,心息真的合一了,密宗的修法叫心风合一,“心风合一者,即得神通自在”,至于祛病延年,返老还童,更是不在话下。

  觉得心息相依时,慢慢地,到了后来,好像呼吸停止了,念头也空了,纵然有一点游丝杂念,也不相gān。此法最容易得定,最容易证果,除此以外,没有第二条路,做有为功夫的话,就是有这样严重。

  现在看云门禅师悟道因缘,指月录卷二十:

  “韶州云门山光奉院文偃禅师,嘉兴人也,姓张氏。幼依空王寺志澄律师出家”,这位师父是律宗的,律宗严持戒律,云门跟这么一个老师出家,开始修持是非常严肃的,这一点须注意。说其个性:“敏质生知,慧辩天纵”,他特别的聪明,而且没悟道以前,口才就非常好。

  “及长落发,禀具于毗陵坛” ,禀受具足戒,就是持受三坛大戒,沙弥戒、比丘戒、菩萨戒。毗陵坛是在南京,受戒后,他二十几岁了,回来跟随本来皈依的师父好几年。“探穷律部”,这时候,他已把律宗的道理、修行,研究得非常深刻。他不仅只在学理上深入,同时也随时在做功夫。真讲律宗的人,并不是光在行住坐卧上守规矩,行住坐卧还是威仪律,真讲戒律就是随时要在定中。为什么走路要规规矩矩?因要随时在定中,不能有一念散乱。所以这时云门已经在用功了,以一个绝顶聪明的人,随时在做功夫,但“以己事未明,往参睦州”,他不以自己的功夫为足,认为自己没有开悟,此事未了,此心不安,便去找睦州参访。

  睦州在当时很了不起。睦州和尚悟道以后,没有住庙子,因为他有个老母亲需要奉养。戒律上规定,以出家人的身份,拿庙子上的钱,养自己俗家父母,是犯戒的。因此他不住庙子,也不接受供养,他自己做工,每天编草鞋,卖了,拿钱买米养母亲。

  huáng巢作乱,到了睦州这个地方,城里的人恐吓万分,大家只好找和尚了,因为知道他有道。睦州和尚叫他们把自己编的草鞋挂在城门口,结果huáng巢的部队一到,看到四面城门关闭,城上很多天兵天将守卫,huáng巢哪信这一套?命令攻城,结果莫名其妙的被打败了。后来一看城门口有两只草鞋,才知道陈睦州大法师住在这里,他是个有名的大孝子,于是huáng巢退兵而去。不过这段事正史上不记载,认为这太神话了。所以睦州在禅宗里头是俗僧,就是佛经上所谓长者。

  睦州一看到云门来就关门,理都不理,“师乃扣门。州曰:谁?师曰:某甲。州曰:做什么?师曰:己是未明,乞师指示。州开门一见便闭却。”

  这是睦州对云门的教育法,很有意思的。

  “如是连三日扣门。至第三日,州开门,师乃拶入,便擒住曰:道!道!师拟议,州便推出曰:秦时(车度)①轹钻。遂掩门。”

  门一开时,云门的脚便踩进去,睦州也不管,管他是腿也好,手也好,卡哒一声,云门的腿被夹伤了。这是禅宗的教育法,真吃不消,现在的人不到法院告他才怪。

  “秦时(车度)轹钻”,就是秦代的老古董,这么一句话,他悟道了。“损师一足,师从此悟入”,这是云门的悟缘。

  不像灵云见桃花而悟道,那多舒服啊!还有一个比丘尼,“归来手把梅花嗅,chūn在枝头已十分”,那更是幽雅,云门可不然,伤了一只脚,总算开悟了。

  我们要注意,虽然上面的资料非常简单,但云门从小出家,做了十几年的功夫,律宗的经论、教理都通达了。当然,佛学是佛学,唯识也好,般若也罢,讲得再高明也没有用,此心还是不能安。等到事情来了,用不上,所以己事不明,云门在追求这个东西。

  云门这一段悟缘的记载比较简化,如果把他十几年来的修持经过记下来足为后人作一番参考,可是古人觉得记载自己的事情,有点像自我宣传,所以不gān,今人就不同了。

  云门后来抵灵树,这是一个江西的庙子。“冥符知圣接首座之记”,这个庙子前任的住持知圣,曾经预言:将来这里的大方丈,是个得道的人。“初知圣在灵树二十年,不请首座”,丛林的规矩,和尚下面领头的叫首座,知圣下面始终未请首座,他的弟子们就问了:“师父,你请个首座嘛!”知圣说:“我的首座刚刚出世呢!”过几年,又说:“我的首座长大了,现在牧牛。”再过几年又说:“我的首座出家了,现在到处行脚参访。”然后,“喔!悟道了。”有一天,吩咐徒弟们打钟,大开山门:“我的首座弟子来了。”大家出来一看,云门行脚刚到,到这个庙子来挂褡,老和尚一看到人就说:“奉迟久矣!”我等你很久了。马上请云门当首座。过去大丛林请首座,等于现在政府发表院长、部长一样,极为庄重。

  这个庙子在江西南部,靠近广东。唐末五代时,地方军阀割据。“广主”就是两广的军头,是一个有名的bàonüè军阀。“广主刘”不记载他的名字,因为这些人虽然独霸一方,但算不上是什么人物。当时丛林的大和尚都是政府聘的,这个广主刘准备造反,特地来看大和尚,“请树决藏否”,来问知圣和尚造反好不好。在他未到以前,知圣已经知道了,等这位广主一到,知圣两腿一盘,涅槃了,等于答复他,你如果造反,会同我一样,要死的。

  这位广主问当家和尚:“和尚哪一天有病的?”“不会有病,刚刚大王还没到前,有一封信,叫我送给你看。”广主打开一看,上面写着:“人天眼目,堂中上座。”推荐云门接这个庙子。广主完全懂了,“寝兵”不造反了,同时请云门当大方丈。

  现在不管这些热闹事,回转来研究,如何在心地法门上用功。

  云门的教育法,开堂问众人说:“汝诸人无端走来这里觅什么?老僧只管吃饭屙屎,别解作什么?汝诸方行脚,参禅问道,我且问汝,诸方参得底事,作么生试举看。”


加入书架    阅读记录

 47/95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