激荡人生:一起走过三十年_吴晓波【完结】(59)

2019-03-10  作者|标签:吴晓波

  李经纬和李宁当时认识到了大多数其他人都没有认识到的一个事实:人口众多的中国需要一种优质的体育用品,而且,这种体育用品最好是中国人自己的品牌。自然,李经纬和李宁并非惟一认识到这一趋势的人,其他少数企业家也感觉到了令人振奋的可能性,比如“康威”与“格威特”当时已是有一定市场份额的先行者。不过,李经纬和李宁对此不以为意,他们都坚定地看到:未来将出现在每个运动员身上、脚上的是拥有世界冠军光环的“李宁牌”。

  这种梦想和激情让李经纬和李宁心cháo澎湃,推动着他们以跑步的速度开始了这项事业。据《李宁:从106块金牌到16亿身价》介绍,这一激情的结果是:“不到八个月,一幢五千平方米的厂房就在三水市竣工。”

  屋顶上,一块巨大广告牌非常醒目:李宁牌。

  ◆横空出世

  作为李宁牌产品上市的第一步,李经纬又一次展露了他在营销方面的天才:面向全国征集李宁牌运动服装的商标设计。在1989年7月21日当天的《广州日报》上能够看到李宁牌运动服装征集商标设计的广告。这一广告同时还在多家媒体刊登,此举意在昭示天下:“李宁”来了!

  在征集稿中李宁挑选出了企业的logo,也就是沿用至今的李宁商标:松鼠尾巴。这是一个中学老师的设计方案。这个好像松鼠尾巴的图案,看上去像李宁姓氏的首写字母“L”,又有一种体操运动的平衡感,且显得轻快活泼,颇为符合一个运动品牌的形象。只有一点:它长得太像耐克的胖勾勾了,这成为此后李宁屡受嘲笑的一点。不过,在那时候,这个漂亮的图案足够通吃中国市场了。

  这个广告还带来了一个意想不到的收获——李宁的信心。《人民日报》海外版在2006年2月2日刊登的《李宁:商海中的“托马斯全旋”》一文介绍,公司“在刊出广告后的一个月里,先后收到了一万多份设计稿图。这些方案大部分来自工人、农民、军人等非专业人士,其中甚至包括类似红绿灯的简单图样,但是每个方案都配有非常详细的说明,都表达了对李宁的支持”。“这件事给了我很大的信心。”李宁说。

  看到这上万份诚挚的稿件,他开始有底了。他隐隐感到意气风发,而又责任重大。

  “自己一直有一个梦想,希望中国的奥运冠军能穿着自己的服装站在奥运会的领奖台上。”这是李宁加盟健力宝时就怀抱的愿望,而现在,这个愿望更加清晰了:“我是因为激情做事。可能跟运动员时期的经历有关系,一想就想大了,觉得应该做一个能代表中国的体育品牌。”李宁当时胸怀无限热情。

  理想是理想主义型创业者们心中的动力之源。李宁的这个理想,使得李宁牌从诞生之日起,就与体育的民族性产生了紧密的联系。这种深埋在李宁内心的情感,很长一段时间里很少外化为成文的公司目标,也甚少在公司总结报告中明确提及。但是它就像一只感觉敏锐而不知疲倦的野shòu,悄然潜伏在公司性格中,在未来十几年里,每逢关键决策的时候就会爆发出来,起到决定性的作用,然后再悄然地退回原地。这种愿望最终支配了李宁公司的发展,形成了更为复杂的公司性格,使得李宁公司走上了和很多体育用品企业截然不同的道路,一条商业和体育结合,相辅相成,又互相掣制的道路。相比之下,未来会和李宁公司成为竞争对手的企业,目标和方法都相对简单、直接得多。不过当时,这颗小小的种子还只是李宁本人心中不可言明的激动。在接下来对公司十几年的梳理中,我们会不断寻找,创始人的理想怎样支配着公司发展的各个节点,并最终给公司带来了哪些欢喜和忧愁。

  ◆亚洲雄风震天吼

  立一个成功的体育用品品牌,需要具备哪些因素?多少年来,世界上无数雄心勃勃的创业者都试图以亲身经历来回答这个问题,而迄今为止最为权威的答案有两个,一个安静地蜷伏在八十年前的德国小镇上,另一个则需要到四十多年前喧闹的美国西北部去寻觅。

  阿迪达斯创始人阿迪,达斯勒( Adi Dassler)是德国中部小城市黑措根奥拉赫一个朴素的德国工人家庭的儿子,是当地足球队的一员。

  二十岁时,这位个性稳重的面包店学徒在母亲的洗衣房里搭建起一个小作坊,一心要制造当时少有的主要用于运动的鞋。至于原料,则是他在漫长的自行车旅行中找到的废弃物和碎片,以及从一战结束后废弃的汽车轮胎和美军的汽油弹里找到的橡胶,他就此开始了自己的制鞋历程。

  那时是1920年。当阿迪创业时,父亲qiáng烈反对,因为面包师是个有前途的职业,而当地鞋厂倒闭之快则令人咋舌。

  四十多年之后,在美国,也有一个年轻人对运动用品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他就是菲尔,奈特(Phil Knight),曾是美国俄勒冈大学的一英里跑运动员。1964年,已经大学毕业的奈特和他的大学田径教练鲍尔曼各拿出五百美元,买了一千双日本产的鞋子,拿到美国销售。这位当时已经在着名会计师事务所工作的会计师,不顾父亲的反对,利用工作之余的周末及假日到各个高中径赛队推销这种又轻、又便宜的鞋子,没有资金的他只能把库存的鞋子放在母亲的洗衣房内。随着生意的扩大,奈特和鲍尔曼逐步开始自行设计运动鞋,但是仍然采用日本品牌,走低价路线。到了1972年,奈特结束了已获得丰厚利润,同时代理权朝不保夕的代理生涯,正式设计出了“耐克”商标,此后才创办了耐克公司。

  这两位最为着名的体育用品品牌的创始人在创业之初,不仅家里同样有着宽大的洗衣房,更重要的是同样孤独,同样面对众人的嘲笑、挑剔的消费者和黑暗中的摸索。除此之外,他们惟一拥有的就是对体育的热情。

  耐克创立四十多年以后,在遥远的中国,另外一个运动员出身的小伙子李宁揣着同样的梦想,开始进入体育用品行业。他没有母亲的洗衣房和父亲的qiáng烈反对。幸运的是,他有健力宝。在李宁公司创立初期,这家企业不仅给了李宁宽大的大班桌,更给李宁公司注人了一样最为宝贵的东西——体育营销基因。

  1990年,幼小的“李宁”第一次要争夺的赛事,是即将在自家门前召开的亚运会。

  这件事的重大意义直到今天都屡被提及。现在看来,这家体育用品公司在刚一诞生就踏上了自己的体育营销历程,使它顺理成章地含有了体育营销的基因。“李宁”实际上和健力宝的诞生初期处于相似的情形:李宁服装厂生产线上的设备还没有安装就绪,北京亚运会的筹备就开始了。李宁公司没有钱做广告,亚运会就是最好的广告机会。

  在体育赞助上,李经纬和李宁一拍即合,健力宝集团有着种种体育营销的成功经历,它看重重大赛事带来的影响力。从这一点上看,在对体育营销的选择和理解上,新出生的“李宁”与阿迪达斯更为接近,而不像更侧重于民间体育营销的耐克。这种对重大赛事的参与、支持和商业运作的风格由健力宝开始,将一直延续在“李宁”的血液里。可以证明这一点的是,在十八年之后,2008年北京奥运会前夕,与阿迪达斯争夺奥运赞助资格的是“李宁”,而非当时销售额排名世界第一的耐克。


加入书架    阅读记录

 59/92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