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怀瑾说佛:现代学佛者_南怀瑾【完结】(27)

2019-03-10  作者|标签:南怀瑾

  这本经的第三品是,介绍心意识起作用的现象,这篇最后有一个偈子很重要,我以前讲解过的:

  阿陀那识甚深细,一切种子如瀑流,

  我与凡愚不开演,恐彼分别执为我。

  第四品是,讲的是一切法界的现象是怎么生起的,大概介绍了唯识的三个要点:依他起,徧计所执,以及圆成实相。我们的心理状况,从前生到将来,包括入胎变胎儿等等一切都是依他起。我们的心是本来空的,现象都是外界所引起的。见到一个影象,我们的根根就栽进去了,等影像一起来,我们就会把它抓得牢牢的。如果能够对境心不起,不依他起,把自己的固执成见放掉,圆满清净的自性就会现前了。

  第五品是,一切法无自性。比如说这个茶杯是一切法,佛说它无自性,我们听了会觉得莫名其妙,茶杯不是可以装水装酒,它不是有茶杯自己的性能吗?佛说茶杯以及一切东西都无自性,因为他们本来是没有的,只因为因缘凑合,人的力量或者其它的力量才造就成了这个东西,它不是永远固定不变的,所以没有自己独立、单独、自在的东西,所以叫做无自性。换句话说,一切法、一切相、一切作用都无自性,都可以破掉。只有最后那个东西,万有总体的那个东西,那个就叫做佛如来。所以诸法无自性,痛苦、快乐、功夫,一切无自性,没有一个单独存在、永恒不变的东西。

  佛法的重点

  第六品是,我们稍微讲仔细一点,瑜伽的意思很难懂,大概就是相应的意思。用现代话说,就是一种jiāo感、互相感应的作用。禅定、打坐、作功夫都属于瑜伽,这一品就是专门讲止与观。四十五页起:尔时慈氏菩萨摩诃萨白佛言:世尊!菩萨何依?何住?于大乘中修奢摩他、毗钵舍那?「摩诃萨」就是大菩萨,「慈氏」就是弥勒菩萨,又称慈氏菩萨。观世音是大悲菩萨,弥勒是大慈菩萨,也叫大慈氏。奢摩他是「修止」,毗钵舍那是「修观」。这位叫弥勒的菩萨向佛请问:佛啊!请问您,这些大菩萨们修大乘的法门,修止观,是依据什么?住在什么境界啊?弥勒菩萨首先问的这个问题,是修行成佛的中心问题。他用「何住」而不用「定」字,就是说,他想知道修行的立足点是哪个方法,应该从哪里开始。所有佛法修持归纳起来就是止观两个字,修止是修定,修观就是修慧。

  佛告慈氏菩萨曰:善男子!当知菩萨法假安立,及不舍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愿为依、为住,于大乘中修奢摩他、毗钵舍那。佛就告诉弥勒菩萨说:孩子啊,你应该知道,大乘菩萨一切法皆是方便假立的,包括念佛、准提法、参禅、密宗,等等,百千法门都是假设的。按现在话说,佛法都是假的。

  为甚么说假安立呢?因为本体本来是空的,一切万有现象就像《金刚经》说的:「一切有为法,如梦幻泡影,如露亦如电,应作如是观。」你所有作为和修法都是梦幻泡影,是真空的,妙有也是假有,所以叫做假安立。

  即然念佛、准提法、参禅、四禅八定、神通、成佛放光等等都是假安立,那么佛法的重点在那里呢?佛法的重点在于不舍离一个目标,那就是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大彻大悟,证得本体,明心见性。只有这个是最重要的,其他的方法都是假安立。所以佛告诉弥勒菩萨这个原则,要修一切法,但不要被一切法困住;也就是要法无我,要以三藐三菩提为依,要根据这个道理、这个原则修行,要在这个愿力上面安住,发起坚求无上正等正觉的愿心,才是大乘的止观定慧。

  四种所缘修法

  慈氏菩萨复白佛言:如世尊说四种所缘境事:一者有分别影像所缘境事;二者无分别影像所缘境事;三者事边际所缘境事;四者所作成办所缘境事。于此四中:几是奢摩他所缘境事?几是毗钵舍那所缘境事?几是俱所缘境事?接着弥勒菩萨又问:我平常跟你那么久,听你说分析归纳起来有四种修行的方法。这时弥勒菩萨是直接向佛发问了。这里先解释一下「所缘境事」的意思。「境」就是境界。缘是心挂在那里,抓住一个东西的意思。好像我们一般人想要心定,我们一定要抓住一个东西才能定,这个抓的东西是假立的。下面我给大家解释一下四种修行的方法。

  第一个方法是「有分别影像所缘境事」,意思是有分别心,有思想的,以这个分别思想为所缘来修行。比如说禅宗参话头,念佛的是谁?能讲话的是谁?身体是真的还是假的?这些都是从思想来的。再比如密宗讲的阎曼德迦,也就是文殊菩萨大威德金刚,有三个牛头、两个角、三十六只脚、十八只手,每只手部拿着东西,每只脚也都踩着东西,前面还挂了很多珍珠玛瑙宝石之类。这些都是有分别影像。再比如说修气脉,甚么打通任督二脉,打通中脉,这也都是有分别影像。有分别影像的修法有很多,这里是讲总的,没有详细分析。

  第二种是「无分别影像所缘境事」,意思是甚么心都不用,都放下。有人还有感觉,哎呀,我腿痛,我这里气动了,我的手有感觉,这都是因为你念动了,都还是有分别影像。无分别影像是一切不起分别,但也不是无想定。

  第三是「事边际所缘境事」。不一定打起坐来才算修道。你每天做人是追寻事,做布施、做好事、做福利事业都是追寻事,做功夫也是追寻事。一切事到最后都是空的,在事情上磨练自己,做事时心中随时都还在修行,这叫「事边际所缘境事」,是菩萨境界。菩萨大慈大悲是真慈悲,我们一般人的慈悲是假慈悲,事没有到边际。

  第四是「所作成办所缘境事」,这就很高了,这时你的心念功夫到了,你念头想到甚么就成功甚么,是佛的境界,佛的所缘境界。

  包卓立:事边际与所作成办的境界有甚么不同呢?

  怀师:当然不同。像这种最后成果的境界,这本经后面都有讨论。像这种经典,我大概不会给你们讲下去,太辛苦了,这都是给菩萨境界讲的,我们大家都还没有到菩萨境界,很难听懂。

  关于成果的境界其实我以前也讲过,你们可以参考一下《圆觉经略说》,这本书现在外面很流行,其中就有一部分是佛讲给菩萨们听的。这里为大家简单提一下,总结来讲,就是把禅那、修止、修观这三个原则转来转去,有二十五个法叫二十五轮。可以先修禅,后修止,再修观;也可以先修止,中修禅,后修观;也可以先修观,中修禅,后修止,等等。《圆觉经略说》上详细说明都解释了。

  这二十五轮不是呆定的,是旋转的,等于这个圆桌一样,是圆的,从哪一面都可以到达。《圆觉经》的二十五轮与《楞严经》中讲的二十五位菩萨圆通不同,《楞.严经》中是一个菩萨讲一个法门,《圆觉经》是给大家讲三个大原则,应用如何要看个人的情况,所以很难懂,其实这都是密宗的方法。现在我们再回到原文。

  弥勒菩萨的问题很厉害,他说:这四种修行方法中,哪几个是修止(奢摩他),属于止定的境界?哪几个是属于观的毗钵舍那的所缘境?又有哪几个是止观一起来的?

  佛告慈氏菩萨曰:善男子!一是奢摩他所缘境事,谓无分别影 像;一是毗钵舍那所缘境事,谓有分别影像;二是俱所缘境事,谓事边际、所作成办。真要得止的时候,心中没有思想杂念,意识心不起分别作用。有分别影像则属于观,毗钵舍那有观察、省察、反省的意思。所以真得定的时候,必定是无分别意识,一念不生,清净圆明,但同时又都知道。


加入书架    阅读记录

 27/67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