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唯一的一次追星行动,也献给了Beyond,确切地说是献给了叶世荣。2004年3月,我在报纸上看到Beyond将会在天津某酒吧举办歌友会的消息,一个人坐火车到天津,买了票早早守在酒吧门口。后来歌迷越聚越多,我jī贼地绕到后门,正好堵到叶世荣下车,原来那只是叶世荣的个人歌友会,我被广告给忽悠了,不过一点也不失望。那是第一次见到活着的偶像,看见他下车,我直接愣在原地,呼吸都停止了。由于挡在他车前面,我被酒吧保安粗bào地推倒了,好像电影的慢动作,我一边下坠,一边喊出一个口号:Beyond不死!世荣加油!
那天晚上终生难忘,我分别打电话给远在家乡的曾经和我一起组乐队的鼓手、键盘手、贝斯手,让他们和我一起听叶世荣唱Beyond,泪流满面。
后来我的愿望实现了,在我终于成为搜狐聊天室的主持人以后,Beyond三子分别带着自己的作品来到搜狐,也许是那时候明星见得也多了,也许是三子都是单独来的并没有合体,反正再次见到叶世荣,我既没有被推倒,也没有那么激动,就连陪着huáng贯中一起上了趟厕所,我都没有紧张到尿不出来的地步,无比顺畅。
也许偶像,就应该是有距离感的存在吧。
2005年5月27日,Beyond北京告别演唱会,嘉宾是黑豹乐队,一票难求。走后门,黑豹乐队的老大哥赵明义把我接到场地里,然后他就去忙了。
我一个人,站在huáng家qiáng弹贝斯的正下方,在观众席外,在表演区内,就那么近地,仰着头看了一整场演出。那种复杂的心情很难描述,我没有再给远方的伙伴们拨电话,也没有哭,好像我自己失去了观众,也不知道和谁共鸣,或倾诉。就一个人孤零零地站在离Beyond五米近的地方,却比那一年指尖到屏幕的距离,还要更远。
我就那样和没有家驹的Beyond做了最后的告别。并不感伤。散场时看见门口没有票也唱到哭的歌迷,觉得他们比我还幸福。
所以我时常在想,如果家驹还在的话,也许我一样有机会见到他,采访他,没准儿还有机会成为朋友,忽悠他演《diǎo丝男士》什么的,可我最最关心的是:我还会视他如偶像般敬仰吗?我始终不太确定到底是年纪大了对偶像不再迷恋了,还是见到偶像以后他们的光环就不在了,在我甚至都成了很多人的偶像的现在,我太清楚自己在幕前和幕后的性格反差了,偶像的很多都是假象,所以如果家驹还在的话,我还会迷恋他吗?
会的,因为他不一样。
回到《百变大咖秀》第二季总决赛的前夜,我收到了台湾的许杰辉老师回给我的短信,我向他求救怎么去模仿家驹,尽管我有把握唱得很像,化妆老师也会帮助我,但毕竟国内还从来没有任何一个人模仿过家驹的样子去表演,我应该怎么办?许杰辉老师的回复是:从哪里入手都很难,只有模仿他的气质了。大家开玩笑说,许老师这是在偷懒吧?
仔细一想也是对的,我们被家驹吸引,被Beyond感动,不正是因为他的那种气质、那种jīng神吗?纯真,坚定,向上,批判但不抱怨,果敢而不莽撞,摇滚又很清澈,有爱并充满希望。那晚的表演我什么都没有模仿,一边唱一边想起家乡破旧的乐队排练场,想起当年和我一起唱Beyond的乐队伙伴,有的在当老师,有的已经下岗,谁还记得他们也曾长发飞扬?
“说过总会有一双翅膀,带你飞到很远的地方,那时候的执着显得多疯狂……”
家驹离开我们整整二十年了。到今天我不再天真地去想,如果家驹还在,乐坛将会怎样怎样,他自己又会怎样怎样。
你没有看到这个世界现在的样子,其实也挺好的。
我们被这个世界改变了太多
文/留几手 @留几手 80后写作者
那天某网站的编辑给我送点东西过来,一个女孩大老远跑过来又正好赶上饭点,我就顺便请她吃顿晚饭。挺朴素一个女孩,说说笑笑半个小时就吃得差不多了。结账的时候,她挺认真地看着我问:“哥,剩下的菜我能打包么?”
我一愣,问:“打包剩菜gān啥啊?你喜欢吃啥,我再给你买点呗。”
她:“不用,不用,这不我男朋友还没吃饭呢么。”
在外面吃饭还能想到自己男朋友,这么质朴的女孩现在不多了,我:“你管他gān啥啊,让他自己吃呗。”
她:“今天这不好几个菜都没怎么吃么,挺好的,就当改善伙食了呗。”
我:“……你真是够意思。”听着这话,真有点感动。
她继续说道:“哎,那咋办呢,在外面打拼不容易,俩人就得相依为命嘛。”
送走这个编辑后,我不禁思考起来,我认识多少女孩,毕了业之后从小城镇来到北京,在高档的办公楼里做着白领的工作,不能再是大学时穿运动服背书包的样子了,要尽快融入到新的环境。她们的接受能力和适应能力非常之qiáng,不过两三年的时间,就完全看不出曾经的样子了。jīng致的妆容,拎着LV的手包,拿着iPhone,各种名牌堆砌在身上,也学会抽烟喝酒逛夜店了,谈笑间都是最cháo的话题,夹杂着英文日文京片子,一股浓浓国际大都会jīng英范儿。
光鲜的往往是表面上的东西,真实场景也许是这样的:在散场之后,她们打车回到合租的老公房里,蹑手蹑脚地钻回自己的房间,地上横七竖八的鞋,沙发上堆满换洗的衣服,桌子上还有吃剩盒饭的泡沫盒子,疲惫了一天的女孩随手把包往chuáng上一扔,衣服不脱,妆不卸在chuáng上刨个坑,呼呼就睡了。即使工资不高,生活很艰苦,但是也要把自己伪装得和周围的人一样,至少看起来不能比别人差。
我有次在一个聚会上和一个叼着烟卷一口京片子的女孩聊了半天,我以为她是北京人呢,后来一问才知道是我老乡。
我问她:“你来北京多久了?北京话说这么溜?”
她:“一年多。”
我:“……”
她:“哎,哥,这都是没办法啊。我跟你讲,我原来不抽烟,工作做得比别人差点。后来才知道,那些资深的老员工聊创意的时候,都是在阳台上边吸烟边谈的,你说我能在旁边gān杵着么?同样啊,说北京话,客户对你的信任度就高,你要整一口方言试一试,啧啧。”
这真是一个再普遍不过的现象了,要想融入周围,有时候就必须要改变自己。这种改变不单单体现在语言、打扮、行为习惯,而是生活中的方方面面,更包括了一个人的思维方式。
一个小城镇的人刚刚来到这个陌生的城市工作,会有很多看不惯和不适应的地方:受本地人的排挤,融不到老员工的圈子,囊中羞涩无法和其他人一样去购物……甚至会有人白你一眼儿,骂你一句:土鳖。太多太多的困难会让你觉得周围的人太势利了、太冷漠了。这城市里仿佛充斥着浮华和虚荣,你甚至会厌恶身边的每一个人,但是,你无法逃避,这里虽然看不到希望,可回到家乡小城镇没有背景就意味着绝望。坚持,学着身边的人的生活方式无论是好的还是坏的,努力融入到各种圈子里,发了工资和同事去扫街……最好再学几句正宗的北京话“您呐”、“你丫的”、“你大爷”……慢慢地也就和周围的人打成一片了。再过三五年,看着刚来的毕业生,你脸上会笑嘻嘻地和他打招呼,但是心里会嘀咕一句:怎么这人这么土鳖啊!恭喜你,你变成了你当初讨厌的那个人,说明你已经融入到这个城市了,至少看起来是这么回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