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树声_多人【完结】(75)

2019-03-10  作者|标签:多人

  小阎啜啜泣泣地说道:“司令员,我实在不行啦。你们不要管我,继续前进吧。我不想拖累大家……”

  王树声抱起他,放在队里唯一的马上,摸摸小阎的头,道:“小阎,你放心,咱们同志们不会让你掉队的!”

  接着王树声示意队伍继续前进。小阎这时已经模糊了双眼:他清楚地知道,王树声那双脚得忍受住多大的疼痛呀。

  王树声却一言不发,迈着一瘸一拐的步子,督师前进了。

  正是这世间罕见、艰苦至极的战斗生活,才使我们革命战士那最高洁、最美丽的心灵,得到洗礼!

  保康县境一个小山窝。

  王树声率兵冒雪进驻后,决定去看看那里的父老乡亲。他和警卫员来到一家破烂的茅草屋。推开门后,印入眼帘的是:微弱窜动的火苗。围在火塘边的是瘦骨嶙峋的一家大小,披着蓑衣,围着稻草,瑟瑟发抖……

  王树声眼眶湿了,这就是我们多灾多苦的乡亲们呀。这时传来一声涩涩的问话:“你,你们要gān,gān什么……?”

  王树声没答话,只是迅速的把自个儿身上的一条便裤,塞到发话的老头儿手里:“老哥,这个您先拿着。”

  老头儿这才明白过来,抓住王树声的手不放,说:“娃儿们,你们还不给这老爷磕头。”

  王树声忙扶起正要磕头的两个孩子,道:“老哥,你们不是问我们来gān什么吗?我们是让咱们穷人闹革命,当家做主的。我们是共产党派来的……”

  老汉疑虑的看着王树声和警卫员,道:“你们就是国民党说的共匪吗?”

  警卫员上前说:“大爷,你听到的是国民党反动派的血口喷人呢。

  我们都是老百姓的儿女,是人民的子弟兵,咱们都是一家人。”

  老汉不迭地点头道:“我信你们,信你们。”

  他说着说着,在火塘里扒找着什么。一会儿,他扒出了一块烤熟的大红薯,掰开了,送到王树声和警卫员手里,说:“你们快趁热吃了吧,暖暖身子,长点劲去打走那无恶不作的国民党!”

  王树声一再道谢,说什么不能吃。老汉急了,也好像憋足了气:

  “你们当我是一家人就吃了它。”

  王树声见状,示意警卫员,将这块滚烫的红薯吃下去了。老头也乐了,开始絮絮叨叨打开了话匣子:“国民党一直威吓我们,说你们共军杀人不眨眼呢,所以我们心里一直害怕着……”

  就这样,王树声以实际行动换得了群众们的信任与敬重。军民情换情,心贴心,在寒冷的冬日里,山里增添了许多暖意。

  战士们的革命信念不但没被艰险的环境磨灭,反倒越磨越坚定,越磨越顽qiáng。

  这里虽然山大木多,但出产却极为有限。开始还有点苞谷,聊可充饥,日子一长,战士们已经是三月不识苞谷滋味了。且王树声一再严申:“我们纵令是饿死、冻死,也决不能动老百姓一针一线,一草一木!”

  没有了粮食,战士们也只能找野草、野果、野木耳之类的。说起木耳,王树声曾打趣道:“咱们也还算福气之人,这木耳是宴上才有的配料哟!”

  但想想没油没盐、煮得半生不熟的木耳,拿它当饭吃,实在是难以下咽。

  即便咽下,又因根本不能消化,照样全部排泄了出来。

  无论怎样,王树声总保持着乐观开朗的态度,常常请战士们打打“jīng神牙祭”。

  “大家离东南已不远了吧,闻到香味了没有?再不远就是富饶的江汉平原了,那里的糍粑、汤圆、豆皮、热gān面难保你馋得咬掉舌头!

  咱们别急,咱们还在赴宴的路上了,只不过碰到一些国民党小石子。”

  大家也乐坏了:“司令员,到那时你可得招待我们哟!”

  “没问题,只要你们肚子能装尽那些好吃的,我全包了。”

  大伙儿高兴,gān劲也更足了。

  1947年元旦到了。可王树声此刻却卧躺在chuáng上。他已经两天没吃一口东西了。原来,他每次都把自己的一份口粮让出给战士们了,还老说:“姜是老的辣嘛。我这年纪也用不着多吃了。你们小伙子正是长身体的时候,就该多吃!”就这样,两天里这个壮如牛qiáng似铁的铮铮汉子,硬是给饥饿磨倒了。

  警卫员李树林、白金泉看在眼里,急在心里,背着王树声四处找吃的。

  这天终于碰上侦察连在煮野菜,他们俩走上前去:“首长,我们想要点吃的。”

  “你们自己的那份呢?这里也是其他同志的呀。”

  李树林有点急了:“司令员已经两天滴粮未沾了。”

  侦察连长二话没说,狠狠的舀了半茶缸,递给他们:“还不快送去!”

  李树林、白金泉捧着茶缸,赶快奔到了王树声的房里:“司令员,您快吃点菜吧。”

  王树声颤颤抖抖地撑坐起来,先推过茶缸,正色问道:“你们这是从哪里弄来的。”

  “司令员,您放心吃吧,我们没拿乡亲们的。”

  王树声仍然微微摇头道:“你们不说,我就不吃!”

  李树林和白金泉,你望望我,我望望你,终于,白金泉说了:

  “这是侦察连的战士们省下来给你的!”

  王树声缓了口气说:“你们的心意,我都明白,也领了你们这份心。但,侦察连的战士们工作任务更重大、更辛苦,这东西,他们比我更需要,你们拿回去,代我谢谢他们了。”

  警卫员们几乎痛哭失声:“首长,你就吃下去吧!”

  王树声厉声道:“给他们送回去!这是命令!”

  就这样,李树林和白金泉又含着泪,把半茶缸野菜送回了侦察连。

  侦察连的战士们也纷纷掉下了泪:“首长,放心!我们一定会好好gān的!”

  说完食的,该谈到住的。鄂西北的山区,夏天倒也凉慡,但冬天可就是严寒酷冷了。山区里时常北风呼呼,大雪飘飘,湿气又重。我们的战士没有御寒的衣物,只能靠体温,相互取暖。小警卫员们总让王树声先睡,然后再有心的个个依次挨着首长排开睡,好把他夹在中间,暖和暖和。

  王树声怎么会不知这些孩子们的一腔深情呢?可他们到底也是孩子呀,正是需要亲人疼爱的时候。所以王树声常常装作入睡。待警卫员们睡下后,悄悄起身,挨着最幼的一个小警卫睡下,用他那本来就已微弱的体温,去温暖他们。

  一次夜里,大家实在冻得睡不着,王树声就gān脆给那帮孩子们讲起他们当年在家乡闹革命和万里长征的故事。孩子们都听得兴高采烈。

  他们怎么也忘不了王树声那句句敲人心扉的话语:“孩子们,‘前人栽树,后人乘凉’。咱们现在就是这些栽树人。咱们手起茧,脚长疮,为的就是要让咱们的子孙后代,别再受今天咱们受过的苦呀。更何况,咱们不是没有可能看到郁郁绿荫的那天呢。”

  孩子们的心头热滚滚,他们在王树声身上得到的岂止是那微弱的体温,更是革命前辈们对革命的赤诚之心、火热之心。他们也不禁暗暗告诉自己:一定要为首长多出力!一定要为革命多出力!


加入书架    阅读记录

 75/94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