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武帝认为:子敬之不逮真,亦劣章草,然观其行草之会,则神勇盖世,况之于父,犹拟抗衡,比之钟、张,虽勍敌,仍有擒盖之势。
据《书估》记载,对当时(公元313-741)蔡邕、皇象、韦诞、曹喜、邯郸淳、师宜官、刘德升、卫夫人、王珣等人的书法作品的评价均在王献之之下。
《墨林快事》认为王献之的字,笔画劲利,态致萧疏,无一点尘土气,无一分桎梏束缚,非勉qiáng仿效可以梦见。到了唐代情况发生了巨大变化。唐太宗李世民竭力贬低王献之,他说:"献之虽有父风,殊非新巧,观其字势疏瘦,如隆冬之枯树;览其笔踪拘束,若严家之饿隶。其枯树也,虽槎枿而无屈伸;其饿隶也,则羁赢而不放纵。兼斯二者,故翰墨之病钦??以兹播① [南朝·梁]袁昂,《古今书评》。
① 马宗霍辑:《书林藻鉴》卷第六、五六。
美,非其滥名邪!此数子者,皆誉过其实。"①唐太宗对王羲之的书法顶礼膜拜,高度赞赏,一褒一贬形成很大反差,难道客观事实就是如此吗?我们如作实事求是的分析,就会感到唐太宗以他帝王之尊将王献之书作说得一无是处是不公道的。唐太宗在《王羲之传论》中说钟繇擅美一时,而不能尽善;萧子云虽擅名江表,然而仅得成书。这些最富盛名的书法家"皆誉过其实","其余区区之类,何足论哉"!
唐太宗"心慕手追,此人而已","此人"那就是王羲之,很显然,唐太宗在书法上只敬服羲之一人。对此,宋代书法家米芾对唐太宗的心理作过这样的分析:"唐太宗力学右军不能至,复学虞(世南)行书,欲上攀右军,故大骂子敬耳。"②米芾的意见是值得重视的,但是说服力尚不够。人们也许会问,在此以前工献之的书法影响很大,其地位不在王羲之之下,海内不复知有钟(繇)王(羲之),那末唐太宗为何不贬王羲之,褒扬王献之呢?晋末至宋齐对书法崇尚重妍而轻质的风格。虞龢说"爱妍而薄质,人之情也",而王献之的书作正好与此审美观点相吻合,故受到欢迎。唐代儒家学说再度受到尊崇,中和含蓄的书法美学思想占了上风,孔子追求的尽善尽美成为当时重要的艺术标准,所以唐太宗褒大王贬小王除了米芾分析的原因之外,还与当时的审美时尚、唐太宗个人喜爱有关。
唐太宗的《王羲之传论》发表一百年左右,情况发生了变化。窦泉云:幼子子敬,创草破正,雍容文经,踊跃武定。态遗妍而多状,势由己而靡罄。天假神凭,造化莫竟。象贤虽乏乎百中,偏悟何惭乎一圣。①窦氏竟斗胆发表与唐太宗相左的意见!这里是有原因的,因为当时唐玄宗笃志王献之《桓山颂》,故王献之的书法风行起来。在这种情形下,绝不会因此对窦臮兴师问罪。再说窦氏对王献之的评价相当谨慎,虽然对王献之冠以"圣"字但前面还有"一"字,不过是书圣之一。从这里可以看出唐太宗在书坛的影响很深,余威还起一定的作用。王献之的书法,唐以前一直受到尊崇,他在世时和死后一段时期很多人学习他的作品,产生了很大的影响。其中羊欣学王献之的字可以乱真,当时流传这样的话:"买王得羊,不失所望"。到了唐代,由于唐太宗竭力贬低王献之,情况急转直下,有人将有子敬署名的作品去掉其名字,更有甚者,索性将王献之名字改为羊欣等人,这样便产生了一种戏剧性的结果,原来是由羊乱王,后来便由王乱羊了②。王献之书法受贬大约在公元627-649 年,恢复名誉大约是713 年-756 年,其间,他的作品损失是惨重的。
由于唐太宗的高度评价和推崇,确立了王羲之的一尊地位,但学术上的一家之言是很难维持多久的。唐代著名书论家,张怀瓘在他的《书议》中对王羲之、王献之的草书作了评论:或问曰:此品之中,诸子岂能悉过于逸少?答曰:人之材能,各有长短。诸子于草,① 《晋书·王羲之传论》。
② [宋]米芾:《书史》。
① [唐]窦臮:《述书赋》。
② 沈尹默:《书法论丛》,上海教育出版社1980 年第3 版。
各有性识,jīng魄超然,神彩she人。逸少则格律非高,功夫又少,虽圆丰妍美,乃乏神气,无戈乾括锐可畏,无物象生动可奇,是以劣于诸子。得重名者,以真、行故也,举世莫之能晓,悉以为真、草一概。若所见与诸子雷同,则何颂有论。
这一评论中的"诸子"主要是指王献之,是褒意。另一方面告诉人们王羲之并非完美无缺,各种书体独一无二,王氏父子在书法创作中各擅所能,各有各的价值与贡献。
如果说上述评论褒王献之,贬王羲之言辞过于偏激,那么下面一段话说得就比较平和全面。
他说:子敬才高识远,行草之外,更开一门。夫行书,非草非真,离方遁圆,在乎季孟之间。兼真者,谓之真行;带草者,谓之行草。子敬之法,非草非行,流便于草,开张于行,草又处其中间。无藉因循,宁拘制则;挺然秀出,务于简易;情驰神纵,超逸优游;临事制直,从意适便。有若风行雨散,润色开花,笔法体势之中,为最风流者也。逸少秉真行之要,子敬执行草之权,父之灵和,子之神俊,皆古今之独绝也。张怀瓘还对王献之书法的艺术特色作了概括,他说:逸气盖世,千古独立,家尊才可为其弟子尔。子敬神韵独超,天姿特秀,流便简易,志在惊奇,峻险高深,起自此子。
三、代表作
书法是视觉艺术,百闻不如一见,研究某一书家,了解别人的评论固然需要,但更重要的是要看看具体作品。现就王献之的代表作,作如下分析。洛神赋《洛神赋》是三国时期的曹植所作。书法史上的《洛神赋》是王献之用小楷抄写古文的书迹名品。真迹后来是书于麻笺上的,到了唐代已散帙不全,宋高宗得到九行,后归贾似道,又觅得四行共十三行,刻于碧玉般的端石上,故有《玉版十三行》、《洛神赋十三行》之称。玉版几次流入民间,1982 年为北京市文物商店所购,现藏首都博物馆。
王羲之曾写《乐毅论》令王献之临习,王献之的楷书是在学习其父亲书法艺术的基础上创造出来的一种笔风。张怀瓘认为王献之"能极小真书,可谓穷微入圣,筋骨紧密,不减于父"。他还说:"子为神骏,父得灵和,固为百代之楷法。"王羲之的楷书肃穆庄严,是从钟繇书法中发展起来的,可以看出钟繇法犹存其中,显得惇厚、端正、质朴,而王献之楷书,以笔画特别是捺笔见长而增其美俏。结体疏朗,给人以轻松快意、骏利放逸、妩媚秀丽之感。
《洛神赋》历来评价很高。董逌《广川书跋》云:"子敬《洛神赋》字法端劲,是书法家所难,偏旁自见,不相映带,分有主客,趣向整严,非善书者不能。"赵孟頫说:"献之所书《洛神赋十三行》二百五十字,字画神逸,墨采飞动。"清代书画家蒋和说:"《玉版十三行》章法之妙,其行间① [唐]张怀瓘,《书议》。
② [唐]张怀瓘:《书估》。
空白处,俱觉有味。"有人认为《洛神赋》无一点尘土气,无一分桎梏束缚,谓之千古不朽之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