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世凯评传_刘忆江【完结】(28)

2019-03-10  作者|标签:刘忆江

  燕公又云:甲午之役,朝鲜无所谓东学党。其事为袁世凯所虚造,而两国因之酿战祸,以至于割地赔款,使中国遭受严重耻rǔ,损伤元气。……起初,袁世凯继吴武壮82镇抚朝鲜,颇gān预其政权,曾受人私托,qiáng迫国王予以官职;或有私怨,亦qiáng迫国王抓捕。国王有时没按他的意思办,世凯乃伪造国王谋叛书,上达于朝廷,yīn谋废立。国王亦上书诋毁袁而自我辩解。我国北洋大臣李鸿章闻而调停之,然信袁不疑。是年,朝旨以潘某代袁。袁闻而恐慌,乃电告北洋大臣说:朝鲜有东学党将作乱,袁某宜暂留,不可归,且请兵。北洋大臣信之,为遣叶志超统一旅赴朝鲜。日本人闻之,怀疑中国将乘机灭亡朝鲜,夺其土地,也派兵前往。两国兵皆至,东学党不知所在。日本人遂正告于我国曰:朝鲜政秕民苦,我二国何不代为改革?朝鲜能自立,才不用担心俄国人。朝廷不许曰:朝鲜,我属国也。我都不gān预其内政,何况贵国乎?日本人复曰:贵国指朝鲜为属国,朝鲜与我往来,未曾自言附属贵国也。所请既不见纳,则各行其是可已。战祸遂开,中国由此一蹶不振。其后卫汝贵被诛杀了,叶志超、龚照屿进监狱了,李鸿章被解任入阁了,唯独袁世凯置身于事外,而且奉命与聂功亭编练新军,为朝廷倚重。不久,又巡抚山东,成为封疆大吏,也没有人揭发他,不是很奇怪吗!83

  了解袁世凯在朝鲜实际作为的人不难看出,此番评论不过是局外人的道听途说。说没有吧还像有那么点影子,说有吧又全然不是那么回事,所谓望风捕影指的就是这种耳食之言。

  袁在朝鲜是清廷政策的忠实执行者,而且是出色的执行者。出兵朝鲜是应朝政府的邀请,也是作为宗主国的清廷对其属国的应尽义务。无论是否有东学党起义的事件发生,中日在朝鲜早晚要兵戎相见,除非清廷主动放弃对朝鲜的控制,而这在当时绝无可能。李鸿章作为统帅自应为战争的失败负责,卫、叶、龚对于败战朝鲜、辽东和旅顺失守负有主要责任,受到惩处是理所当然的。清廷和李鸿章之所以不惩罚袁世凯,是因为他没有错处;之所以重用他,是因为他能力出众。

  固然,袁世凯不是君子,好用权术,但在波谲云诡的外jiāo战场上,君子往往偾事,善用权术者则时常占得便宜,袁世凯、伊藤博文就是如此。权术是一种诡道,在政治、外jiāo中有时不得不用;权术也是双刃剑,迷信权术者最终会败于权术。袁世凯在朝鲜以权术大行其道,尝到了甜头,此后事事偏好使用权术,形成了对权术的迷信。一种事业、一个团体,靠权术是难以维系始终的,袁世凯日后众叛亲离的悲剧,偏好以术驭人是个重要的原因。然而有此偏好者,仍然举目滔滔者皆是,袁之所作所为,或可为后来者戒吧。

  注 释

  1《李鸿章全集?电稿二》第174页。

  2穆麟德,原为德国驻天津领事。卸任后,适逢朝鲜壬午兵变平息后清廷帮办朝鲜海关关务,经李鸿章推荐出任朝鲜商务协办。

  3参见蒋廷黻《中国近代史》,岳麓书社版,第71页。

  4郭廷以:《中国近代史事日志》(上),中华书局版,第780页。

  5《李鸿章全集?译署函稿》卷十七,第3333页。

  6沈祖宪、吴罜生:《容庵弟子记》卷一。

  7《李鸿章全集?译署函稿》卷十七,第3348—3349页。

  8沈祖宪、吴罜生:《容庵弟子记》卷一。

  9同上。袁所提出的“监国论”,实滥觞于张謇。张于1882年壬午兵变后即上书李鸿章,建议“对韩事,请援汉玄菟、乐làng郡例,废为郡县;援周例,置监国;或置重兵,守其海口,而改革其内政;或令自改,而为练新军,连东三省为一气。”参见王芸生:《六十年来中国与日本》。

  10《李鸿章全集?电稿一》第347页。

  11《李鸿章全集?译署函稿》卷十六,第3302页。

  12沈祖宪、吴罜生:《容庵弟子记》卷一。

  13同上。

  14同上。

  15郭廷以:《中国近代史事日志》(上),中华书局版,第787页。

  16《容庵弟子记》卷一。

  17《李鸿章全集?译署函稿》卷十八,第3351页。

  18《容庵弟子记》卷一。参见《李鸿章全集?奏稿》卷五十五,第1636页。

  19但在形式上,袁之使任还是依程序办的。“命以知府分发,尽先补用,候补缺后以道员升用,并加三品衔。”

  20参见蒋廷黻《中国近代史》,岳麓书社版,第71页。

  21刘体仁:《异辞录》,山西古籍出版社版,第82页。

  22《李鸿章全集?电稿》(一),第611页。

  23《李鸿章全集?海军函稿》卷二,第2859页。

  24《李鸿章全集?海军函稿》卷二,第2858页。

  25王芸生:《六十年来中国与日本》卷一,第295页。

  26《李鸿章全集?海军函稿》卷二,第2861—2862页。

  271886年9月,“朝鲜国王咨礼部:致俄文凭,系小人捏造,永作废纸,已照会各国公使声明。”郭廷以《中国近代史事日志》(下),第808页。

  28同注26,第2863页。

  29《李鸿章全集?译署函稿》卷十八,第3374—3375页。

  30《李鸿章全集?电稿一》第725页。

  31《清季中日韩关系史料》第2140—2163页。

  32《李鸿章全集?电稿一》第882页。

  33同上,第883页。

  34同上,第886页。

  35同上,第915—917页。

  36同上,第861页。

  37同上,第919页。

  38同上,第919页。

  39同上,第920页。

  40《李鸿章全集?电稿二》,第70页。

  41同上,第124页。

  42同上,第129—130页。

  43同上,第167页。

  44同上,第168页。

  45同上,第174页。

  46《清季中日韩关系史料》,第2825页。

  47《李鸿章全集?电稿二》,第204—205页。史纳机作为中国总税务司外籍高级雇员,如违背清廷意志,将失去任满后重回总税务司任职的可能和退休时应得的丰厚退休金。穆鳞德即因其在朝鲜的作为不得志于总税务司而蹉跎一生。

  48同上,第231页。

  49同上,第232页。

  50同上,第212页。

  51同上,第409页。

  52同上,第482页。

  53同上,第526页。

  54同上,第521、524页。

  55刘彦:《中国近世外jiāo史》,第192—193页。

  56丁名楠等:《帝国主义侵华史》第一卷,第331页。

  57《中朝关系通史》,第615页。

  58《清季中日韩关系史料》,第3165—3166页。参见《中朝关系通史》第628页。

  59《中朝关系通史》第629页。

  60《李鸿章全集?电稿二》第540页。

  61同上,第681页。

  62日本先后通过驻朝使馆译员郑永邦、代理公使杉村等,以动乱损害商务,韩国无力平定,清应代其戡乱,日不会gān预等语告袁世凯,袁亦转告李;且清驻日公使汪凤藻也在给李的电文中判断,日本国内“官民争执日益加剧,……决没有再外生事之余力”。李等由此决定出兵,落入日本所设的圈套。


加入书架    阅读记录

 28/84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