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柔的嘹亮_孔庆东【完结】(54)

2019-03-10  作者|标签:孔庆东

  病人是相信医生的,那么,医生相信谁呀?为什么我要谨慎呢?因为我背后没有更相信的人了。我老师的一切我都学完了,我的专业里的书都读过了。现在我是一个高处不胜寒的人。别人向我请教,我的一句话就能决定他的命运,所以我就觉得这支笔千斤重。就好像是给别人看重病的大夫一样。而且我们大家也都知道,错误是难免的。你越处在高的层次你就越知道错误是难免的,自己是会犯错误的。这就是为什么医生要宣誓,因为他的工作是与道德最紧密相连的一个职业,他直接关系到人的生命,所以我们才把医生叫“天使”,为什么不叫“老总”呢?这个称呼不是随便加的。

  我2001年和2002年在韩国,韩国是一个喜欢罢工的国家。我写有很多表扬韩国的文章,比如:他的斗争性、他对日本的态度、他的群众运动、他人民的组织性,这些都很好。但是有一件事我不赞成:医生罢工。医生为什么会罢工呢?因为他们国家长期以来是医药不分,医生又开药又卖药,所以医生的收入特别高。然后金大中要出台一个新的措施,说要把医药分开,说医生不能卖药只能开处方。然后另设卖药机构。他觉得这个可以降低整个社会的医疗成本。这样一来,医生的收入肯定要下降,所以医生就不同意,要罢工。我觉得这是滥用罢工权。因为他们的医生已经是全社会收入最高的职业了,一个医学院的博士毕业之后那是万人仰视呀。韩国朋友跟我讲:韩国的一个女孩要想嫁给一个医学院毕业的博士,得准备好三把钥匙,一个是房钥匙(豪宅),一个是一辆名车的钥匙,还有银行保险柜的钥匙。你要把这三把钥匙jiāo给未来的丈夫他才会娶你,因为他娶你用不了一年,他就会把这些钱全部给你赚回来了。我认识一个大学女老师,她丈夫就是医生,还是一个中医(他们叫韩医)。她说我这一个月挣的钱我丈夫一天就挣来了,我是在家里呆着实在无聊才出来找活gān(因为他们妇女一般是不工作的)。医生收入是这样的高,还要罢工,这次医生的罢工在社会上就没有获得同情。但是,医生罢工造成所有医院关门,影响太不好了。

  3、“看”是一种权力

  讲到望、闻、问、切,就有一个“看”的问题。为什么病人在医生面前感到自己像羔羊一样?医生和病人之间这种权力关系是怎么构成的?是通过“看”这个动作构成的。根据后现代理论,“看”是什么?“看”是一种权力。谁看谁?这是很有讲究的。“看”与“被看”实际上具有统治和监控的高下关系。看是不能随便看的。比如说,我们在公共汽车上看见一个美女,你不能长时间的盯着她看。你如果看她超过半分钟就属于侵犯。你说:我也没碰她呀,我怎么就是侵犯?看,就是侵犯。看,是权力。我不知道大家小时候有没有这样的经历,比如,在街上或者在公共汽车上,两个人的目光偶然相遇了,于是两个人就斗气儿,我盯着你你盯着我,谁也不把目光离开,最后结果怎么样?肯定打起来了。为什么看会打起来?就因为:看,它不是一个平常的举动,看就是权利,谁先把眼光离开了谁就是服输了,表示:你可以看我,我是孙子。所以,看,是有权力的。这个大家以后在看电影电视的时候注意,镜头对着谁?镜头是怎么转移的?可以发现,电视里镜头经常围绕着女性在转,经常把女性的各个侧面展示给观众。我们现在的影视剧体现出我们现在是男性社会,女性生存的一个主要功能是让人看的,是给男人看的。在男人和女人组成的这个不平等的社会里,男女不平等是怎么体现出来的呢?是通过“看”与“被看”。男人的主要功能是看别人的,所以男人不太注重自己的外表,男人只要穿着舒服就行了,不需要特别打扮自己,去为悦己者容。而女性就需要为悦己者容。表面看来男人挣了钱都给女人了,但是女人用这些钱gān什么呢?女人用这些钱买东西为了让自己好看,为使给她钱的人觉得没白给她钱。所以,男人女人的关系是建立在看与被看基础上的。我们平时说的“看病”,都是不对的说法,只是我们习惯了。说:你gān什么去?我看病去(北京人叫瞧病)。瞧病、看病,谁看谁呀,是你去看“病”吗?还有的说:我看大夫去。这都是一种托词。实际上是大夫看你。你看什么大夫?大夫不需要你看。你到了医院后,低眉顺眼的,希望大夫好好看看你。你在大夫面前,老老实实地“自首”,这就是一种权力,医生的话就是“金口玉言”。

  我们东北有一个人,他是个副厂长,当地医生说他该吃什么就吃点儿什么,就能活几个月了。厂里的人说,好好去玩玩吧,旅游了好多地方。诶,还没死?然后在北京又找了一个大夫看,大夫说:你什么病都没有,看什么?谁说你有肝癌呀?此人本来都起不来了,用担架抬着,听了大夫这句话一下子就跳了起来,回去当了正厂长。这完全是受大夫的语言影响。大夫为什么会有错误诊断呢?诊断错误肯定不是他道德上的原因,他肯定不是故意的。我们知道,医生看病采用的是近似分类法,就是把看到的一些症状往脑袋里的“小格格”里归。我们学了一些知识,比如说感冒是什么样的,我们脑子里有一些小格格小框框,然后把看的病人归类,特别是刚当大夫的时候,你会想这像什么病那像什么病。在这个过程中有一个主观参与,所以说不是绝对的科学。这里面有医生的功夫高下的问题。你的功夫不高,你归类就可能归错。近似有一个程度问题,近似到什么程度?而你学到的这些分类是由同样可以犯错误的人给你分好的类,也就是说分类是主观的、有限的。你要把人类所患的无限的病放到有限的框框里,那早晚要出事。所以有识之士总是说不能头痛医头,脚痛医脚,总是呼吁:从整体上考虑人。这个背后就涉及到世界观人生观的问题。美国人喜欢动手术,美国人动手术的比例是最高的。而法国人就不喜欢动手术,法国人动手术比例很低,能不开刀就不开刀。为什么?这和他们的医学观人生观有关。法国人认为人体是美的,人体尽量不能破坏;而美国人看人体就是个“东西”。美国人很实用主义的,花一万美元买一条连衣裙,忽然发现少个兜儿,拿块布就把兜儿缝上了,很实用主义;而法国人绝对不这样做。我们中国人也不喜欢动刀,但不完全是从美学角度出发,而是从“体肤毛发受之父母”的孝的观念上讲的。

  4、医学机构的双重功能:治病和治国

  医学机构和文化机构和社会机构,在一个国家中基本上是按相同比例配置的。我们看医院的分布,看每个城市按人的比例,看每个区每个街道怎样分配,就可以看到这个医院和政府一样,是按比例来统治每一个社区的。所以说现代医学必须国家化,你必须承认它的国家化。国家化有好处也有坏处。但是这个现实我们必须承认,承认之后我们才能更好地研究它。有一部老电影《chūn苗》,不知在座的有没有看过,可能四十岁以上的人小时候看过。《chūn苗》严肃地反思了医学国家化这个问题,它给人的印象非常深,它指出了我们生活中的现实问题:我国在文化大革命之前农村缺医少药的问题。当时的一个县级医院,农民的孩子生了病,要死了,来医院了,大夫就是不给看。大夫gān什么呢?大夫在忙着搞科研呢,在忙着研究小白鼠,在研究一种更高级的病。这跟我们现在一样,研究出来可以评职称、可以获奖、可以拿成果。今天,不只是大夫,包括我们,不都是在被引上这样一条路吗?不去解决社会存在的实际问题,而研究跟人们跟社会脱离的问题。研究一些人民不懂、圈子里的人互相做游戏的问题。然后用这个问题来谋取个人的利益。


加入书架    阅读记录

 54/67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