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柔的嘹亮_孔庆东【完结】(59)

2019-03-10  作者|标签:孔庆东

  还有,我觉得读书最重要的是生活,读书一定要和生活结合起来。有的时候,我有些问题想不清楚,有时候在骑自行车或坐地铁时一下子想起来了,一下子就想明白了。特别是佛经,在所有的文化体系中我最欣赏两个体系:一个是儒家体系,一个是佛家体系。佛教具有更伟大的地位,佛教是真正的治病救人的宗教。我觉得,像伊斯兰教、基督教也有合理的部分,但是为什么现在打得不可开jiāo呢?基督教准备先收拾伊斯兰教,然后回过头来再收拾我们中国。所以,中国领导人很英明呀,为什么抓住机遇在南部发展,就是看到了这个世界大势。那两个宗教都有狭隘性——排他:你必须信我这个神才行,你要是信别的神,你就是异教徒,你就该打。“你为什么不搞民主自由呢”?“你为什么不吃麦当劳呢?”他认为你有病。而我们中国是非常宽容的:你信我的,也好,不信我的,也行。佛教尤其qiáng调这一点:你修行,也好,你不修行,我也救你。不但人和人是平等的,人和畜生都是平等的,真正的是万物平等、大慈悲,佛可以割掉自己的肉喂老虎喂鹰。所以,佛教的力量是非常大的。

  今年人民文学出版社出版的一本小说非常好,叫《水rǔ大地》,我推荐此书去参加茅盾文学奖的评选。这本书写的是一百年前两个法国传教士到西藏地区去传基督教,与当地的佛教冲突融合的故事:基督教打着传播上帝福音的旗号,这两个教士的其中一个,不好,另一个是很好的人,他们都很虔诚,决心完成教会的任务,带着很先进的武器,挑衅当地的部族,发生了冲突等等,终于,有了一席之地、站稳脚跟。小说跨越了一百年,一直到共产党革命,写得非常好。

  佛教是主张不杀人的、慈悲的、忍让的,相信这是最伟大的力量,即:我一时被你的武器打败了,因为你的武器好,你有枪、有pào都可以,我可能给你打败,但相信最后的力量是宗教。我不是佛教徒,但佛教里面包含着高深的哲学。《金刚经》短小,而且容易入门。我们虽读不了多深,但起码能从中悟到一点:伟大的作品都不可能完全理解。《论语》你完全理解吗?《鲁迅全集》包括金庸小说我们都不能完全理解,所以,北大陈平原先生有一句话说:金庸小说是理解佛教道教的入门书。如果你不能读《经》,你可以读金庸小说,读金庸小说一样可以体会到佛家的那种大悲悯、大慈悲,你一样会有为民牺牲的救国救民的大无畏jīng神。你看看萧峰,他不就有菩萨jīng神吗?他是生于契丹长于大宋,为解决两个民族的冲突问题,一死以谢天下。他既是一个威风凛凛的战士,同时又是一个和平使者,他身上就贯穿了佛家的惊天动地的伟大jīng神。所以我在给别人推荐的同时,也是在勉励自己继续读这些书。

  现场jiāo流(6)

  问:医院中的收红包现象在社会上比较受关注,您对这个现象怎么看?

  答:这个问题也是涉及面很大的。对此,法律法规是怎样规定的,我不去管它。我首先想到的是,整个社会对医生、对医院丧失了信心,不太相信。我们国家最大的问题是丧失了信誉,每个职业都被人不相信。比如,不相信医生,如果不给他红包,他就不好好看病,关键在于这个问题。又如,不相信公检法。最近,刚刚发生了一位山东人大代表,他的手下闯进机场打了空警的事情。然后,各说各有理。我不管谁有理,这也是属于互不信任的问题。首先,这个空警不相信这位人大代表的人格,说:虽然他已经亮出自己人大代表的身份证,但越是人大代表,我越要拷他,越要抓他。对方呢,也不相信他,派出自己的手下去解决问题,然后把空警打伤了。公检法系统也互相不信任。现在,老百姓告状要选法院,治病要选医院。选了医院还不放心,一定要给多少多少钱。其实我知道,有的大夫特别好,有的大夫是不收红包的。但是不收红包,病人就放心不下,认为你不收红包不好好给我看病。我碰到过一个很好玩的事情:一个医院的一位女大夫不收红包,病人不相信她,她只好先收下红包,做好手术后把这个红包还给他。从这个事情我就想:要重新建立国民与国民之间的信任!而不是对收红包的大夫给予什么处罚,这样不能解决问题。现在必须从根本上解决我们国家的信任危机。这个国家的医疗、学术、金融都出现了信任危机,包括学术论文、职称。现在为什么要填一个一个的表格?因为都不信任,都要填一下表格证明这个东西是可靠的,这就变成了一个恶性循环。在十年前我还对这个现象谴责,现在我知道谴责是没有用的。医生,他有各种各样的理由收这个红包;患者,他有各种各样的理由一定要送这个红包。如果从传统的道德来说,本来,病人是应该给医生送点礼物的,就像学生给老师的礼物一样,是象征性的。比如说,孔子规定了,每个学生到我这儿来上学,要送我十条牛肉gān,这是孔子明文规定的。孔子说,这不是我要你的财物,这是一种礼节。我们过去都是这样的,给老师、给大夫都要送一份儿礼,比如,送一包月饼。但是,现在这个红包以礼的名义,实际上是一种贿赂,实际上变成了一种高额的手术费,而这个手术费本来是应该纳入国家正常的收入和税收之中的。所以我觉得,根本解决诸如此类的问题是要重新来建立国家的信任,但短时间内我对这个事情不抱乐观态度。

  问:中国本土文学家从来没有得过诺贝尔奖,除了意识形态的因素以外,您觉得还有什么原因?

  答:我觉得主要是意识形态的因素,我觉得大约90%是意识形态的因素,10%或者20%是文化隔阂。我以前觉得是中国文化水平不够,觉得我们写不出《红与黑》、《战争与和平》等,后来发现不是这个问题,西方人基本上不看中国的文学,因为文学与文化是随着经济与军事的力量传播的,这是一个铁的事实。由于我们在经济上军事上不qiáng,事实就荒诞地变成:战胜我们的民族,他们什么都是先进的,他们的法律、金融等全是好的,文学也是好的。实际上这个“好”是没有比较的,对方根本不读我们的东西,而且翻译的东西不能体现我们中国的妙处。即使他们派了好多人来学汉语,也只是学一些皮毛汉语,也只是一些日常汉语,很多外国人学的第一句中国话是:“便宜点”,买东西用的。而一百多年前外国人学中国的第一句话是: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所以,在这种情况下外国人理解中国文学是不可能的,那些诺贝尔文学评奖人也是带着政治眼光来看我们中国的,他们专挑一些他们认为“反共”的作品。我专门写过一篇关于高行健获奖的文章。高行健的获奖作品在中国从来没有被出版过,从来没有中国人读过,他就获得了诺贝尔文学奖,这不是很奇怪吗?他写东西就给他的评奖老师马悦然一个人读的,而马的岳父就是一个反共右派。我不管马悦然对不对,这起码不是一个客观公正的态度。从文化角度说,中国文学的博大jīng神,是翻译不成外文的。比如金庸小说,我们都以为他的小说是通俗小说,我接触过好几个国家的金庸小说翻译者,他们都翻译金庸小说觉得自己很有成就似的,结果我一句话就把他们难住了。我问,“降龙十八掌”你是怎么翻译的?他们说没法翻译。我说中国人看到“降龙十八掌”,他在心里唤起的那种感觉绝不是一个打人的动作,绝不是一个简单的bào力动作,不是,这是有丰富文化内涵的。我说,我不知道你是怎么翻译的,你肯定把它翻译成左勾拳右勾拳之类的。我说,你们那个语言是没有文化的语言。我说,“降龙十八掌”是从易经里面来的。你要把这个东西翻译过去,要说明这一个小小的名词,你恐怕得加四五页的注解,你的人民怎么能跟我们的人民比,我们的人民整天接触的都是这些。即使那些没有文化的老百姓,每天听评书:一出场来一个“白鹤亮翅”,我说,你怎么翻译?我们的芭蕾舞动作“倒踢紫金冠”。芭蕾舞是从你们西方来的,但是到了我们中国,我们有个动作叫做倒踢紫金冠,你怎么翻译?即使象李白那么简单的诗:chuáng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它是很难翻译成英语的。我们的文明的发展,汉语的发展,那是举世无双的,西方人要理解我们,很难。以前觉得诺贝尔奖挺高的,现在我看并不高,因为即使西方认可的那些文学大师,大多数都没有获得过诺贝尔文学奖。获奖者里大概有五分之一的人是文学界的大师,剩下的都不是。特别是近年来发的这些奖,那些名字我连记都记不住,从来没看到过这些人的名字,他的作品读都没读过。诺贝尔文学奖现在搞名额分配,搞平衡。看非洲人这几年没获奖了,就给非洲人,倒很像单位评职称,变得没有公信度了。所以,有的大师获了诺贝尔奖却拒绝领奖,萨特就拒绝领奖。我觉得,获奖本身是一个不错的事情,但是,没必要把这个事情看得特严重。我有一个梦想,我希望有一天,中国设一个具有世界权威性的文学奖,让外国作家以获这个奖为荣。


加入书架    阅读记录

 59/67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