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楼文化_孔庆东【完结】(5)

2019-03-10  作者|标签:孔庆东

  宫jì、官jì、营jì,实际都是政府的奴隶,属于“吃公家饭的”。与此相对的“吃东家饭”的家jì则在汉代以后极为兴盛,到南北朝时达到了顶峰。家jì的地位处于妾与婢之间。妾是满足主人肉体之需的,婢是端茶扫地、铺chuáng叠被的,而家jì的作用是为主人提供艺术服务,满足其jīng神需求。从家jì的水平往往可以看出主人的艺术修养。后魏有个叫高聪的人,为了笼络家jì之心,把十多个家jì一律注册为妾,看来他是很喜爱艺术的。晋朝的宋武因为自己“不解声”,连简谱也不会,就不蓄家jì。可见家jì是“艺术人才”无可质疑了。

  蓄有家jì的都是高门大姓,本来就有深厚的文化传统,这些士族在文化修养上是连皇家也看不起的,甚至不与皇族通婚。他们对所蓄的家jì都要进行严格的艺术训练,所以,家jì实际上代表了当时最高的艺术水平。中国的音乐舞蹈不但是她们发扬光大的,也是她们传续下来的。如石崇的家jì从十来岁起就在石崇亲自指导下接受声乐、舞蹈、身段、容貌、服饰等全面训练,冠盖一时。

  但是,吃公家饭的也好,吃东家饭的也罢,都还不是青楼之jì,她们都没有人身自由,艺术水平再高,容貌再美丽,在主人看来,也不过是一件高级奢侈品,与名马宝刀同列。魏国的曹璋就用家jì换了一匹名马。曹操想杀掉一名他十分讨厌的家jì,但那名家jì的歌喉无人能比,曹操就选来百名美女同时训练,等到有一人达到可与那名家jì媲美时,便把她杀了。《世说新语》中说了不少这一类的事。王恺因家jìchuī笛略有小忘,就将其活活打死。石崇因客人不肯饮酒,连斩三名美人。男权社会里,哪有女人的金光大道!

  随着商业的发展,都市的繁荣,在官jì、家jì之外,出现了个体营业的私jì,这才是真正意义上的青楼jì女。

  私jì在先秦即已出现,到六朝时开始活跃,至唐代走向兴盛,一直持续到宋元明清,成为中国古代社会一大文化奇观。所谓青楼文化的载体约有一半就在于此。

  私jì中可分两类。一类是向政府正式注册登记,隶属教坊的,叫做市jì,即“有照营业”户。另一类则是“无照营业”户,是名副其实的“私jì”。私jì一般不是世系jì女,也不是女奴、女俘,而多是来自社会各阶层的良家女子。她们的服务对象以三教九流的市民为主,包括士人、商人、官吏、游客等,当然也可能有“高级gān部“前来尝鲜或”贫下中农“前来开荤,只要有钱,来者不拒。所以,私jì接触的社会面比较宽,文化构成也比较复杂,但她们的艺术修养在总体上比不了宫jì、官jì、家jì,自学成才比起科班训练自然要相差百倍。所以,私jì主要不是艺jì,而是色jì,或色艺兼备,一般都要为嫖客提供性服务。当然少数“大腕儿”级的不在此列。

  综上所述,“青楼”一词实际上包含了非常丰富的内容。本书所描述的青楼文化,涉及诸多不同种类的jì女以及这些jì女所联系的社会背景。漫长的时间跨度,复杂的嬗变更替,要说清究竟是“谁家子弟谁家院”,这一篇短文是远远不够的。好在我们已经知道了什么是青楼,以及青楼jì女大致有哪几种,下面就可以按图索骥去左右端详了。

  酒罢问君三语-青楼规矩(1)主人何为言少钱,

  径须沽取对君酌。

  ——李白《将进酒》

  魅力无穷,风光无限,可青楼毕竟是个营业单位,夜进一万,日出八千,其社会功能又叠chuáng架屋,不一而足。二圣人孟子曰:“不以规矩,不成方圆。”连电影院还贴着“观众须知”,动物园也不允许杂种胡来,青楼重地,岂可任人随意进去,想gān啥就gān啥乎?那些一心企图活得轻松自在,动不动就说“累不累呀”的轻浮男女们,是连青楼也不配去的。

  一切规矩都是随着事物的发展变化渐渐形成和完善的,由约定俗成,到明文规定,最后礼崩乐坏,无人理睬,变成茶余饭后的谈资;或者又被重新拾起,考其得失,以助新政。所谓的青楼规矩也是如此。

  青楼作为一种新生事物呱呱坠地之时,想必是无甚规矩可言的。即便有些规矩,年深月久,学者们的考古工作做得不好,今日也难以深知。反正不外乎坐镇青楼,迎来送往;或者是上门服务,实行三包。上门服务往往是比较辛苦的。有一首《夜度娘》写道:

  夜来冒霜雪, 晨去履风波。

  虽得叙微情, 奈侬身苦何。

  大老远的往返奔波,的确令人体恤、同情,只是能够为她们的命运真心着想的人太少了。梁代的沈约倒是写过一首《早行逢故人车中为赠》:

  残朱犹暧暧, 余粉尚霏霏。

  昨宵何处宿, 今晨拂露归。

  诗中有一种惜香怜玉的味道,煞是体贴。

  后来青楼规模越来越大,排场日益豪华。人们把青楼当作一种重要的社会活动场所,就如同现在谈生意往往在酒楼、谈恋爱往往在咖啡馆一样。亲戚来访,朋友聚会,金榜题名,工资浮动,都要到青楼铺张贺喜一番,大概除了结婚和送殡以外,所有活动都可在青楼里进行酬酢。外jiāo场合,岂可无礼?青楼虽然未设礼宾司,但各种礼仪,想必是一应俱全的。《武林旧事》记载临安的青楼说:

  平康诸坊,如上下抱剑营、漆器墙、沙皮巷、清河坊、融和坊、新街、太平坊、巾子巷、狮子巷、后市街、荐桥,皆群花所聚之地。外此诸处茶肆、清乐茶坊、八仙茶坊、珠子茶坊、潘家茶坊、连三茶坊、边二茶坊,及金波桥等两河以至瓦市,各有等差,莫不靓妆迎门,争妍卖笑,朝歌暮弦,摇dàng心目。凡初登门,则有提瓶献茗者,虽杯茶亦犒数千,谓之“点花茶”。登楼甫饮一杯,则先与数贯,谓之“支酒”,然后呼唤提卖,随意置宴。赶趁、祗应、扑卖者亦皆纷至,浮费颇多。或欲更招他jì,则虽对街,亦呼肩舆而至,谓之“过街桥”。……

  这里提到青楼“各有等差”,分为若gān星级不同,就像东北的普通饭馆根据规模在门前悬挂数量不等的幌子,从一个到四个幌。初登青楼,第一个重要程序是“点花茶”,小小的一杯茶,要价数千钱。其实这不是茶钱,而是相当于门票,听一场音乐会的票钱,低得了吗?如今有些饭馆也先给顾客来淡乎寡味的糊涂茶,然后索要高价宰人,好像上茶之后接着就有姑娘出来侍候似的,实际上有茶无人,还自以为“新cháo”,真是堕落!这个“点花茶”,实际上也是看看客人的身份、地位,出手是否阔绰。有经验的老鸨一眼就能瞧出嫖客的最低消费水平以及最多可以榨出多少油水。这个项目到清朝以后叫做“打茶围”,关于这一段程序,《板桥杂记》中有一段很有价值的描述:

  jì家鳞次。比门而居,屋宇jīng洁,花木萧疏,迥非尘境。到门则铜环半启,珠箔低垂;升阶则狗儿吠客,鹦鹉唤茶;登堂则假母肃迎,分宾抗礼;进轩则丫环毕数,捧艳而出,坐久则水陆备至,丝肉竟陈;定情则目挑心招,绸缪宛转。纨绔少年,绣肠才子,无不魂迷色阵,气尽雌风矣。


加入书架    阅读记录

 5/20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