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说鲁迅_孔庆东【完结】(14)

2019-03-10  作者|标签:孔庆东

  鲁迅是战士,但是他说战士的生命是最宝贵的,鲁迅还说过革命不是让死人,而是让人生。这句话非常重要,革命不是要人死,革命是要人生,也就是说尽量少的牺牲,所以他反复地讲革命要珍惜战士的生命。特别是有些人,自己不愿意牺牲,却煽动、鼓动别人去牺牲。恶毒的敌人就希望你赤膊上阵,有种的你站出来,你好好地跟我打一架。"鲁迅这个时候不上当,他就像刘邦说的那句话一样,"吾宁斗智不斗力",因为你拿着刀呢,因为你有国家机器,你有bào力,我才不跟你做这种简单的对打。

  鲁迅年轻的时候在日本留学,那个时候正是国内反清、反满的情绪高涨的时候,那个时候孙中山等同盟会人士,领导的革命活动如火如荼地进行。在日本留学生中间有很多革命党,鲁迅也参加这些革命团体的活动,当时这些革命党,有一个革命手段就是暗杀,我们对于那些勇于去暗杀,然后牺牲自己生命的革命者的个体行为表示尊重,表示敬意,但是从整个革命的发展过程中来看,靠暗杀来达到革命成功的例子没有,革命不可能靠暗杀来成功,因为社会的进步也好,反动也好,决不是一两个人决定的,历史有自己发展的规律,最后要靠整个社会的变化,所以鲁迅是不同意这种暗杀的。当时的革命团体有一次就派他去做刺客,派鲁迅回国去刺杀满清的权贵,鲁迅没有答应,鲁迅抗拒了革命组织的命令。鲁迅说这个可不行,我要是死了我老母亲没人养活,鲁迅打出的是"孝"的旗号,我是孝子,我们家里靠我养活,我父亲去世了,我还要养活我们一家子呢,我不能去,你们另外找别人去吧。表面上看,好像鲁迅是胆小,这么怯懦。平时表现得那么革命,派你去暗杀你就不去了。鲁迅对这个事情很清楚,所以他没去。我们看到鲁迅不那么高大的一面了吧,鲁迅并不是我们想像的那么高大、威风凛凛,给他一炸药包,他就去炸碉堡,不是,他还有更长久的打算。他想:我去刺杀一个人有什么用呢?不管成功不成功,我顶多和他同归于尽。去刺杀一个人,真的对革命有贡献吗?所以鲁迅做事情和一般人不同,他总在犹豫。他说过自己不适合参加实际的革命活动,每个人在社会进步中有自己所处的位置,他应该发挥什么样的功能是大有差异的。鲁迅不是上街去刷传单的人,不是站在人群中,撒一把传单,然后激情演讲的人,鲁迅不是那种人,他不适合做那一类工作。他对于看准的事情,做下去是坚定不动摇的。但是没看准的时候,他则不肯轻易决定。

  为了进行长期的战斗,鲁迅经常换笔名,鲁迅的一生用了多少个笔名呢?根据现在的考证,我们已经查到的,鲁迅一生用了140多个笔名,这在全世界的文化史上是罕见的,鲁迅用的笔名之多,也说明了当时的中国是如何的黑暗。鲁迅到底用了多少笔名恐怕连鲁迅自己都背不下来。你问问这篇文章是不是他写的?谁也不能一下子断定,因为变化的太多了,整整有140多个名字。单单是1932年到1936年这几年间,鲁迅就用了80多个笔名,所以说在鲁迅研究领域,专门研究鲁迅的笔名都已经成了一个专门的课题。在30年代的时候,鲁迅已经是文化战线上的领军人物。有一次上级一个领导,建议鲁迅做一件事,什么事呢?他说鲁迅你写文章总是用化名,为什么用化名呢?我们应该跟国民党进行英勇的斗争啊,他就建议鲁迅用真名写一篇文章来痛骂蒋介石,说你用真名来痛骂蒋介石一顿吧。鲁迅说那不行啊,如果我用我的真名,又点指名道姓地骂蒋介石,那我在中国就无法生存了。那个领导说不要紧,你写完这篇文章后,我们在huáng浦江口给你预备一艘小船,马上把你运到莫斯科去。现在想想那个左倾领导是多么的幼稚呀!鲁迅想来想去说,这固然对我的安全安排得很好,可这样我以后就没法写文章了,以后我就只有在莫斯科养老了。

  我们今天看这个问题可以看得很清楚,左倾的那个领导企图把鲁迅就这样一次性消费了,他没有意识到鲁迅的巨大的文化价值,他只一时冲动,说我们跟敌人真刀真枪地gān多好啊,鲁迅骂蒋介石挑唆起来多棒啊!是不是呢?肯定会有很多人看了以后欢欣鼓舞,但也就是热闹个三五天,以后鲁迅就没有了,只有跑到莫斯科去养老了,所以鲁迅不肯做这样的事情。他谢绝了这样幼稚的想法。他继续变换各种笔名,进行着曲折的但不那么激烈的斗争。

  三、懂得休闲,懂得放松

  为了保存革命实力,鲁迅用他那犀利的文笔和敌人展开斗争,但是在国民党统治时期,作为中国历史上最黑暗的时代,鲁迅认为一个战斗者不值得以真名去招致无聊的麻烦。所以1918年5月,他首次用鲁迅为笔名发表中国近代史上第一篇白话小说《狂人日记》,对人吃人的制度进行猛烈的抨击,体现出了一个文化战士的智慧。作为一个战士来讲,他也有七情六欲,也有儿女情长。那么鲁迅的生活情趣是什么呢?

  鲁迅能够长期战斗,在我看来有一个奥秘:就是他同时懂得怎么休闲,他懂得怎么放松,他的战斗不是逞一夫之勇的那种蛮gān。

  鲁迅不是张飞、李逵的那种形象,而是有勇有谋。鲁迅自己有一句非常著名的话,他说:"譬如勇士也战斗,也休息,也饮食,自然也性jiāo。"这句话把人生的几个方面都说到了。就是战士他什么都gān,你以为战士不食人间烟火吗?但是鲁迅qiáng调他做了这些事之后,他还是一个战士。鲁迅这个话说的是非常到位、非常深刻的,鲁迅本人也是这样一个知道生活、懂得休闲的战士。

  鲁迅在日常生活中有很多我们常人一样的习惯或者说毛病,比如说鲁迅很馋,喜欢吃点儿小吃,吃点儿这吃点儿那,老控制不住自己,有人送他一点好吃的东西,他说唉呀,先吃两口吧,再留下来给别人吃吧。过了一会儿又说我再吃两个,晚上留两块就行了。又过了一会,他说gān脆都吃了吧,反正剩下也不多了。我们看到了鲁迅的可爱。有一次一个日本朋友回忆,他到鲁迅家里吃饭,一块吃了五六个小菜,然后鲁迅还喝了一点酒,觉得很高兴。你看他不也过着小资的生活嘛,也享受着小资产阶级的生活情调。这个恐怕是很多人不会想到的,他们老觉得鲁迅很少吃饭,只会战斗。不是这样,鲁迅在他所生活的那个年代,在他的生活条件保证下,对于能够享受到的东西,他都尽量地去享受,他吃好的、喝好的,还抽烟、更爱看电影。30年代那些好莱坞大片他都看过,他经常去影院,看电影是鲁迅的一大爱好、一大休闲。在当时的中国来说,看电影是最高级的jīng神休闲。那些好片、那些有名的大片他都不落下,他也不管什么娱乐不娱乐,什么思想进步不进步,什么言情,什么侦探,什么恐怖,他都爱去看。他还爱坐汽车兜风,这恐怕是大家想不到的。今天的汽车很普及,但是在上个世纪30年代,坐汽车是高消费,一般人哪能坐得起汽车呢?他没事就爱带着孩子、带着爱人,坐汽车玩儿一圈去。我们可能也想不到,鲁迅他是个生活上很细心的人,比如说他收到很多来信,他都认真地把信封拆开,然后翻过来粘好,作为给别人回信用。所以鲁迅不用买信封,他给人回信的信封都是用来信的信封翻过来做的,人家给他寄包裹,他把绳子解下来,认真地系好放在抽屉里,等到自己寄包裹的时候用。他非常细致,没事把屋里整理得井井有条,特别喜欢收拾东西。他虽是细心的人,但不是跟人家斤斤计较的人,他在对待朋友、对待青年、对待学生方面,更多的时候是非常大度的。当时有很多青年跟鲁迅都不客气,有一个北大的旁听生叫冯省三的,有一次就跑到鲁迅家里去,对鲁迅说,你看我的鞋子都跑破了,我刚才看到你门口有修鞋的,你把这鞋拿去给我修一修。鲁迅说是、是、是,好的,你先休息吧,我去给你修鞋去。冯省三就躺在chuáng上休息,鲁迅把他的鞋脱下来,拿到门口去修,花了几毛钱修好,然后把鞋子拿回来给他穿上。冯省三说修得这么慢啊,连谢谢都没说,穿上鞋子就跑了,走的时候还挺不高兴呢。鲁迅对这个事情怎么看呢?这个冯省三同学是一个山东人,鲁迅就说,山东人真是直慡啊!对待这样的青年,鲁迅没有计较,也没有说他不懂礼貌,只是说这孩子真直慡。鲁迅不是不知道冯省三做的不对,他知道这个青年做的不对,但是他不和他计较。所以真正的智慧,真正的聪明是知道如何对待不同的人,如何对待不同的场面。


加入书架    阅读记录

 14/15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