继而反对军阀陈树藩的武装起义连续爆发,逐步形成了进步的陕西靖国军武装力量。一九一七年十二月三日,陈树藩部骑兵团团长高峻,首先在富平以北的白水县起义倒陈,并受孙中山委任,以护法军总司令名义宣布独立。同月十日,陈部陕西警备军统领耿直在西安起义,与援军郭坚部会合后,成立陕西靖国军。翌年一月二十五日,胡景翼、张义安在紧邻富平西南的三原县起义。八月八日,三原籍老同盟会会员于右任,奉孙中山先生之命从上海回三原,与张钫联合通电就任陕西靖国军正副司令。三原、富平、蒲城、白水、澄城、高陵、径阳、同官等十余县即为陕西靖国均管辖。一些有益于人民利益的政治、经济、文化方略在辖区得以推行。老百姓耳闻目睹、甚至直接或者间接参加了发生在当地的诸多重大事件。他们对朝廷腐败、社会黑暗、税政泛滥、民生穷困有切肤之痛。他们向往和欢迎反抗封建军阀统治的斗争,进行社会变革。街谈巷议的话题离不了huáng花岗bào动、武昌起义、陕西光复、袁世凯复辟称帝、讨袁逐陆、驱陈伐段等。特别是发生在当地的蒲城学cháo、胡景翼活捉“陆儿子”、张义安三原起义历史事件,被演绎成为旧民主主义革命的生动故事在民间广泛流传,经久不衰,影响深远。
奔走于三原、富平之间的习仲勋的父亲习宗德,也常给孩子们讲述自己的见闻。这些在幼年习仲勋纯净的心灵中留下了很深的烙印。他憎恨黑暗、向往光明、不畏qiángbào、勇于反抗的性格从此开始形成。尤其同乡几位著名民主主义革命人士于右任、井勿幕、胡景翼、张义安的奋斗jīng神,给他以深刻影响和重要人生启迪。以致在七十余年以后,他谈到胡景翼时,敬重之情仍溢于言表:“胡景翼将军赤诚爱国,胸怀大志,献身革命,功劳卓著。他整军经武,有智有勇,知人善用,将士归心。他思想开明,追求进步,热心公益,造福人民。他襟怀坦白,光明磊落,谦恭礼让,平易近人。将军的一生虽然短暂,但他的高尚品德会永放光芒,他的光辉业绩会永垂史册。”
绚丽多彩的民间文化,神奇生动的历史传说和劳动人民在长期的生产劳动中创造出来的故事,使处于启蒙时期的习仲勋受到了丰富的思想文化营养滋润。在他的故乡方圆几十里每一个河川山岭都有内容各异的美好传说。而当它由劳动人民口中讲述出来的时候,就富有更多的抑恶扬善、打富济贫、针砭朝弊、为民请命的内容。天资聪颖、生性活泼的习仲勋,对眼前陌生的世界充满了好奇和梦幻。村头乡野农夫们谈天说地,家中父母叔婶讲述的趣事笑语,以及小伙伴们嬉戏中的话题,尽管对一个稚气未消的幼童来说近似天书,但习仲勋听到这些故事时,却显得特别专注和投入。他超常的记忆力和悟性在幼时就显现出来。
“huáng巢荆山练兵”、“苗训退隐裔沟”等当地许多有名的传说,他几乎过耳不忘,有的故事情节还可以讲述个大概。在习家庄东南兀立的荆山原上,传说唐末huáng巢曾在这里募兵习武,举义反唐。时曹州冤句(今山东省荷泽县)人huáng巢,赴京城长安赶考武状元,因出身寒微和考风不正而落第。其怒写反诗,怕遭官府追捕逃至荆山藏梅寺,在这里与一批落第武举和青年志士相聚,遂招募兵马、扩充实力,共图义举。一年之内,兵马逾千,在荆山练兵习武,赵氏河饮马。并以此为根据地,举起义旗。经十多年艰苦征战,发展到百万大军,进而攻入长安,建立了大齐政权。是为“huáng巢荆山练兵”的故事。“苗训退隐裔沟”是说在荆山之yīn,有一条东西走向的长沟,相传宋太祖赵匡胤的军师苗训和他的后裔住在这里,故称苗裔沟。赵匡胤huáng袍加身之后用“杯酒释兵权”的方法解除了一些权重职显的元勋的职务。一次假装醉酒杀死郑子明,后又谎称酒醒后失悔,怪罪军师苗训不谏阻自己,即将苗训革职为民,发配到富平县苗裔沟。此后苗训即深居乡野,过起悠闲的田园生活。他常吟陶渊明“迷途者其未远。知来者之可追,身出樊笼里,复得返自然”诗句,敬佩陶渊明不为五斗米折腰的品德,以自己曾逢迎官场、趋炎附势的经历为悔,由此厌淡政事,终老林泉。
乡间这些褒贬分明,优美动人的故事,如丝丝chūn雨,在幼年习仲勋稚嫩的心灵中潜移默化,润物无声。他的想象力得到的启迪,童年梦更加多彩。一些自己喜爱的人物形象和引起共鸣的故事情节,时常跃然脑际,习仲勋豪慡、睿智、机敏、勇敢品格和个性的形成,是与受这一特定文化氛围的影响和熏染分不开的。一位叫胡大有的老人谈起儿童时代的习仲勋时说,仲勋的天分和聪明在孩童时代就显得与众不同,他特别爱听《三国演义》《水浒传》、岳飞jīng忠报国的故事,讲道劝善、yīn阳说书,占卜问卦,他也要挤在大人中间,饶有兴趣地去听个究竟。他小小年纪就崇拜侠肝义胆的英雄人物,常常模仿三国桃园三结义、水浒梁山伯聚义等一些故事情节做游戏。受此影响,以致他参加革命以后,还利用结拜异姓兄弟的方法,团结进步势力,开展革命斗争。
习仲勋童年时代的家庭经济尚宽裕,一日三餐,粗衣淡饭。祖母健在,父亲、叔父合家生活,妯娌和睦相处,纺织耕稼,勤俭治家。随着弟妹、堂弟妹的出生,逐渐成为一个拥有十几口人和谐温馨的大家庭。习仲勋的姑母因早年丧夫,携带一双儿女寡居娘家,父母亲以传统的言传身教、身体力行教育和影响着下一代人。
父亲习宗德身材较高,大脸盘,性格宽厚而又刚直,他信奉“严是爱,宠是害”的教子格言,时常在慈祥和蔼的面容中透she出几分严厉。他总是教育孩子们:要尊老爱幼,不要打架,不要骂人。常常孩子们吵闹得不可开jiāo的时候,父亲一声咳嗽,家里顿时就静了下来,年已八十岁的习仲勋胞妹习冬英,回忆起父亲时说:“我伯没上过学,终生为农,在人家水平烟铺子做过工,但他经历较广,知书达理。他期望子女们以农为本,织耕传家,做勤劳正直的人。因而对孩子们管得很严,我们都怕他。哥哥、弟弟刚五六岁时,他就带到田间去做一些拔草之类的简单农活,给我买来一架纺车,让跟着妈妈学纺线织布。”习仲勋的母亲生性贤良,为人勤朴。它jīng心侍奉婆母,相夫教子,又为一家十几口穿衣吃饭操劳。由于生育较多,qiáng健的身体过早地受到了损伤,但仍起早熬夜,劳作不息,在她病逝时,各种染色的土布和做好的衣衫、鞋袜就装满了一板柜。
生活于一个勤劳和谐家庭中的习仲勋,耳濡目染父母的言谈举止,效仿先辈为人处事的风范,感悟甚多,受益匪浅。劳动人民忠厚、友善、勤劳、忍让、负重的优良品德,深深影响了这位正值人之初岁的儿童。若gān年以后,习仲勋在教育自己的孩子时,常常深情地谈起父母亲给自己留下的印象:“我的父亲是个心地非常善良的农民,他总是对我们说,‘长大了不要做官,也不要经商,当官的欺压老百姓;商人唯利是图,为人狡诈。如果有了学问,就做一名教书先生,用自己的本事传书授道,受人敬重。要不就种庄稼,做个本分的农民’。”“我的母亲勤劳贤惠,对婆婆特别孝敬,婆婆患病时,他把jīng心做的莲子汤送到chuáng前。而自己却省吃俭用,直至终老,没享过人间一天清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