冯顺弟带着幼小的胡适回到家乡绩溪上庄,把胡适送进家塾读书。她天天盼胡传回来,等来的却是胡传离世的噩耗。这年八月,胡传病逝于厦门,享年五十五岁。
胡传在世时,曾嘱咐冯顺弟“儿天资聪明,应令他读书”。冯顺弟没有辜负丈夫的嘱托,花费大力气让胡适念书。胡适读了九年私塾。在这九年里,冯顺弟为他jiāo给先生的学费是别的学生的几倍,先生自然教得尽心。老师教得认真,胡适又勤奋上进,他十一岁就能自己看古文,十二岁时学问就赶上了老师。老师怕耽误了他,坚决请辞。
冯顺弟不知道去哪里还能找到过更好的老师,无奈之下,只好让他去做学徒。胡适对这种工作不感兴趣,没过多久他就写信给在上海的二哥,要求继续念书。
1904年2月,胡适随三哥去了上海。离家求学,不知何日能归。临行前,母亲按照家乡的风俗,为他订了一门亲事,女孩是旌德县江村的江冬秀。
在上海,胡适进了父亲的朋友张焕纶创办的梅溪学堂,很得老师器重,不久就从第五班升到了第一班。一年后,胡适考入上海有名的私立学校澄衷学堂。在这所学校,他对严复翻译的《天演论》和《群己权界论》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并从 “物竞天择,适者生存”中择一“适”字做字号,顺着兄长们“绍之”、“振之”的表字,改名为“适之”。
第二年暑假,胡适考入了中国公学。中国公学学风开放进步,老师、学生多为革命党人。受到同学们影响,在这里他加入“竞业学会”,并在学会的白话报刊《竞业旬报》上发表了大量文章。1907年,胡适得了脚气病,遂请假,到自家开在上海的“瑞兴泰”茶叶店疗养两个月。这期间他读了很多古诗,开始尝试诗歌创作。
1908年9月,中国公学学生会与校董会发生纠纷,引发学cháo,一百六七十名学生退学抗议。退学的学生们自己集资办学,胡适积极响应,转入新公学学习,同时兼任英文教员。新公学坚持了一年多,最后因经费不足并回中国公学解散。部分新公学同学不愿回原学校,即退学,胡适就是其中之一。
之后,胡适在王云五的介绍下去华童公学教授国文,借此维持生活。新公学的失败使胡适心灰意冷,此时他又与一班喜好玩乐的朋友相jiāo,于是堕落了,整日饮酒玩乐。一次酒后,他打伤巡捕被抓进巡捕房关了一夜。这次教训让胡适梦醒,从此洗心革面,发奋读书,于1910年7月份考取了清华庚子赔款留学美国官费生。一个月后,二十岁的胡适登上了去美国的海船。
同年9月,胡适进入绮色佳康乃尔大学读书,此时,他选择的科目是农科。在学习农学的过程中,胡适深感农学于自己性情不相近,在1912年9月转入文学院,主修哲学。
在校期间,胡适学习了演讲艺术,为其后从事社会活动打下了坚实基础。在此期间,他结识了美国女子韦莲司,情投意合,初尝了甜蜜的爱情滋味。
1915年9月,胡适进入哥伦比亚大学哲学系,结识了对他影响巨大的导师杜威。
两年后,二十七岁的胡适通过哲学博士学位的最后考试,于夏天启程归国。胡适归国后即被北京大学聘为教授,还参加了《新青年》的编辑工作。这年12月,他回到家乡绩溪,与等待了十年的未婚妻江冬秀成婚。
胡适归来,母亲冯顺弟大为快慰,然而多年大家庭的生活使她心力jiāo瘁,积劳成疾。儿回来的第二年年底,她就因病去世了。
(本章完)
第3章 一介书生走过风起云涌的时代
第一章2 一介书生走过风起云涌的时代
民国时期的北大,新旧思想激dàng,英才辈出。胡适1917~1926年,1930~1937年两度在北大任教,并为北大的发展作出了贡献。无论在蔡元培当校长时代还是蒋梦麟当校长时代,胡适都提出了很多具有建设性的改革方案。
1919年对胡适有重要意义。这年六月,他接办了《每周评论》,以这本周刊为阵地挑起了著名的“问题与主义”的论战。同年十一月,北大教务长患眼疾请假,胡适代理北大教务长。他的代表作《中国哲学史大纲》(上卷)也在这一年由上海商务印书馆正式出版。在这部书中,他以资产阶级实用主义的观点考察中国古代哲学,基本上摆脱了中国传统的经学形式,在中国哲学史学发展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次年,他又出版了中国第一本白话新诗集《尝试集》,成为新诗国度里探险的第一人。
1923年,胡适向北大请假去杭州烟霞dòng养病。这次疗养,成就了胡适与小表妹曹佩声的一段婚外恋情。胡适想与江冬秀离婚,未能成功。
1926年,胡适停止了北大的教学工作参加“中英庚款顾问委员会”的“中国访问团”,从上海出发,到汉口、南京、杭州、北平、天津、哈尔滨等地访问,随后游历英、法、美诸国。第二年,胡适在美国做了四个月的巡回演讲,旋即经由日本归国。之后专心于写作讲学,次年三月受聘为上海中国公学校长。
1930年年底,胡适全家搬至北平,他回到了北大校园。1932年初,任北大文学院院长兼中国文学系主任。这一职务,他一直担任到1937年。期间,他一直忙碌于授课、讲学、参加各类社会活动。
七七事变爆发后,胡适临危受命,被国民政府聘为 “国防参政会”参议员。九月至十二月访问美国,做非正式外jiāo工作。胡适在美国与罗斯福会谈,并在旧金山哥伦比亚电台发表“中国在目的危机中对美国的期望”的演说。
第二年,胡适在美国、加拿大、法国、瑞士和普鲁士进行游历演讲。9月17日,他正式被任命为驻美全权大使。1942年8月,胡适辞去大使职务,移居纽约,从事学术研究。之后,应聘为美国国会图书馆东方部名誉顾问,还应邀前往哈佛大学讲学。1945年9月,他被国民政府任命为北大校长,回国之前由傅斯年代任。
次年夏天,胡适踏上了归乡之路。
胡适做了三年北大校长。新中国成立前夕,他从上海坐船前往美国,寓居纽约。这段时期,他没有固定工作,存款亦不多,纽约消费水平高,他得自己买菜做饭、打理生活,日子颇为清苦。第二年夏天,江冬秀来美,胡适的经济负担更重了。好在这一年秋天,普林斯敦大学聘他担任葛思德东方图书馆馆长,日子才有所改观。借助图书馆丰富的资料,胡适有计划地进行了一些研究工作。其后多年,他在美国、中国台湾两地奔走,从事讲学活动。
他的身体状况每况愈下,1957年甚至在美国住院,割去了6/10的胃。第二年他病体未愈,即携妻子飞回中国台湾。
胡适去南港担任了“中央研究院院长”,一边主持工作,一边进行自己的学术研究。1962年6月24日傍晚,胡适主持“欢迎新院士酒会”,酒会到尾声时,心脏病猝发与世长辞。这一年,他七十二岁。10月5日,他被安葬在了南港旧庄墓园。
(本章完)
第4章 人生即便做梦,也要做一个像样的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