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适人生智慧书_闫晗【完结】(51)

2019-03-10  作者|标签:闫晗

  胡适的两朵玫瑰,最先绽放的是红玫瑰。她热情,活泼,有着令人目眩的奇异想法与活力:

  女士最洒落不羁,不屑事服饰之细。欧美妇女风尚,日新而月异,争奇斗巧,莫知所届。女士所服,数年不易。其草冠敝损,戴之如故。又以发长,修饰不易,尽剪去之,蓬首一二年矣。行道中,每为行人指目,其母屡以为言。女士曰:“彼道上之妇女日易其冠服,穷极怪异,不自以为怪异,人亦不之怪异,而独异我之不易,何哉?彼诚不自知其多变,而徒怪吾之不变耳。”女士胸襟于此可见。

  这位狂狷的女子,是胡适就读的康乃尔大学地质学教授的女儿韦莲司,在纽约学习美术。

  韦莲司不易为世人所理解,而胡适是懂她、敬她、爱她的。胡适晚年有人禁不住疑问:“胡先生,你为什么找上这个古怪地老处女呢?”胡适几乎急了,连声说“胡说!胡说!”他正色告诉人说:“Miss Williams是个了不起的女子!极有思想!极有思想!”韦莲司若知胡适如此看她,当作何感想呢?

  一个女人能被一个男人这样敬爱着,真真的被人艳羡。

  韦莲司西方式的洒脱与胡适东方式的含蓄,使他们之间产生了奇妙的共鸣,进而引发了一场情感风bào。对于真挚的爱情,胡适是敏感而渴望的,然而他不能够舍弃家中那没有感情的陌生的未婚妻,舍弃了她,就是伤害了为他定下这门婚事的母亲。胡适是极爱母亲的,他不能做任何让母亲伤心的事情。

  胡适与他的红玫瑰的爱情,就这样随着他结束学业归国而告于段落。

  1917年12月,胡适与等了他十年的未婚妻江冬秀结婚。

  生命的旋律是jiāo替着奏响的,一波清音拂过,又一波清音涌起。1922年,胡适与白玫瑰相遇。确切地说,是重逢。他与她并不陌生,她叫曹诚英,字珮声,是胡适三嫂的妹妹。胡适结婚时她是四位伴娘之一,那时她才15岁。她17岁结婚,三年无子,丈夫要纳妾,她一气之下离了婚。五年的时间,当年婚礼上娇憨可爱的小姑娘已经长大成人,并增添了几许妩媚的韵致。

  曹佩声性情娴雅,不是那种艳丽的美,她如同在晨雾中静静绽放的白玫瑰,有一种含蓄而吸引人的魅力。她比胡适小三岁,叫他“穈哥”。她甜润的声音触动了胡适内心深处沉睡了许久的东西——是爱情,曾被韦莲司点燃过的爱情。

  1923年6月8日至10月5日,胡适在杭州疗养,与曹佩声度过了一段神仙眷侣般的日子。胡适在西湖南山的烟霞dòng旁租了三间房与曹佩声同住,对外称是曹佩声帮胡适照料日常生活,胡适帮曹佩声补习功课。不时有朋友来看望他们,他们一起下棋、喝茶、观cháo、赏桂花、游花坞。这些làng漫的生活,激起了胡适追求幸福的勇气。他结束疗养后就提出与江冬秀离婚。江冬秀大闹一通,胡适终敌不过败下阵来。

  曹佩声没能与胡适结成连理,她把一腔热情都留给了工作,投身于农学研究。

  在胡适的家乡安徽绩溪上庄村的村口有一座杨林桥,1965年这座桥被山洪冲毁,曹佩声捐献了自己的积蓄重修杨林桥。据胡氏族人说,胡适曾经写过一首诗,其中几句描述了他向往的田园生活:“筑室杨林桥,背山开户牖。辟园可十丈,种菜亦种韭”。就是因为有这首诗,曹诚英才重修了这座桥。在她的心中,总保有着一个与穈哥共同生活的快乐之梦,她呵护着这个不切实际的梦,所以一定要保住这美梦的道具杨林桥。让人心酸的是,这首诗开篇两句是“图左立冬秀,朴素真吾妇。”这首诗,是胡适写给江冬秀的。

  曹佩声终身未再嫁。1973年,她走完了这条飘逸着爱之梦的孤独人生路。在曹佩声去世前两年,韦莲司就已经辞世,享年86岁。

  1927年、1933年胡适两次去美国,都专门去绮色佳看望韦莲司。他们的感情非但没有被时间稀释,反而由淡转浓。胡适经历了与曹佩声痛苦的恋情,心中的感情逐渐枯萎。韦莲司使他重新感受到了爱情的温暖。而且,在这大洋彼岸,与坚硬的礼教离的很远,也听不到江冬秀刺耳的哭叫。胡适的感情在红玫瑰热烈而温馨的香气中复苏了,他们最终放弃了最后的底线,成为真正的恋人。

  韦莲司是清醒的,她知道胡适身后是怎样一个被礼教以及凶悍的妻子保卫的铁桶般的婚姻。她不可能与胡适一生一世陪伴,只能得到他片刻的温暖。对于一个深爱着的女子来说,这已聊胜于无了。

  胡适的红玫瑰与白玫瑰,这美丽的爱情的花朵,是不能大喇喇别在衣襟上的。他把她们别在了天涯。他无奈地聆听着她们最好的年华枯萎、凋落的声响。而他亦会在某个独处的时候,举那双沾染了玫瑰香的手,轻轻盖住落泪的眼。天涯那么孤寂那么远,他却把她们留在那里,忍受岁月的清寒。

  胡适逝世于1962年。他去世后,韦莲司专注于与他的信件的翻译、整理工作,在1965年将信件寄赠给了胡适纪念馆。而曹佩声直到最后都不知道胡适已不在人世。她留下遗言,一定要把她安葬在杨林桥边的小路旁。因为,那里是胡适回家的必经之路。

  (本章完)

  第76章 胡适年表

  第十六章4 胡适年表

  1891年 1岁 12月17日生于上海大东门外。

  1892年 2岁 2月底随母亲冯顺弟移居浦东。

  1893年 3岁 2月随母亲去中国台湾其父胡传任所。

  1895年 5岁 2月因中日战争爆发,随母离台湾回上海,3月回祖籍安徽绩溪上庄。8月父亲胡传病死厦门。

  1896年 6岁 在家塾读书。

  1904年 14岁 1月与江冬秀订婚。2月到上海读书。

  1906年 16岁夏,考取中国公学。

  1908年 18岁 7月主编《竞业旬报》。9月转入中国新公学,兼任英文教员。

  1910年 20岁 chūn,在华童公学教国文。5月到北京。7月考取留美官费生。

  1912年 22岁 9月转入文学院学哲学、经济,文学等课程。

  1914年 24岁 6月17日行毕业式,得学士学位。

  1915年 25岁 9月进哥伦比亚大学哲学系。

  1917年 27岁 1月《文学改良刍议》在《新青年》发表。5月通过哲学博士学位的最后考试。6月返国,7月10日到上海, 8月任北京大学教授。12月回乡与江冬秀结婚。是年参加《新青年》编辑工作。

  1918年 28岁 3月被选为北大英文部教授会主任。11月23日母亲病逝。

  1919年 29岁 2月《中国哲学史大纲》(卷上)出版。6月接办《每周评论》,挑起“问题与主义”的论战。11月代理北大教务长。

  1920年 30岁 3月《尝试集》出版。

  1921年 31岁chūn,养病在家。11月《胡适文存》第一集出版。

  1922年 32岁 4月25日,当选为北大教务长及英文学系主任。

  1923年 33岁 1月,向北大请假一年,到杭州烟霞dòng养病。

  1924年 34岁 12月《胡适文集》第二集出版。

  1927年 37岁与徐志摩等创办新月书店。

  1928年 38岁 3月受聘为上海中国公学校长。12月《白话文学史》(上卷)出版。

  1930年 40岁 5月辞中国公学校长职。9月《胡适文集》第三集出版。


加入书架    阅读记录

 51/52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