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上为复数,其常也。
夫我乃行之。反而求之,不得吾心。夫子言之,于我心有戚戚焉。(看此处两用我,一用吾)
以上为单数,非常例也。
(四)主次:《论语》中主次用我,皆可解说。大抵我字重于吾字。用我字皆以示故为区别,或故为郑重之辞。
人皆有兄弟,我独无。
尔爱其羊,我爱其礼。
我则异于是。
我则不暇。
我欲仁,斯仁至矣。
皆其例也。
《论语》中有两处用我字显系涉上文而误者:
(一)孟孙问孝于我,我对曰:“无违。”(第二我字当作吾)
(二)吾有知乎哉?无知也。有鄙夫问于我,空空如也。我叩其两端而竭焉。(第二我字应作吾,涉上文而误也)
吾我两字可互用否?以上所说诸例,当作《论语》时(去孔子死后约五六十年)犹甚严。其后渐可通融。至孟子时,此诸例已失其严厉之效能。然有一例犹未破坏,则吾字不用于宾次是也。故《庄子》犹有“吾丧我”之言。虽至于秦汉之世,此例犹存。今则虽博学如章先生亦不知之矣。无成文之文法之害至于此极,可胜叹哉!
二五、读《论语》一则
(九月二日)
去年读《论语》至
事父母几谏。见志不从,又敬不违,劳而不怨。(《里仁》)
谓旧读法非也。“见志不从”四字作一读读,始于包氏注,后儒因之,谓“见父母志有不从己谏之色”,甚荒谬。适谓当读如下法:
事父母,几谏见志。不从,又敬不违,劳而不怨。
“几谏见志”,谓婉词以谏,自陈见其志而已。
二六、《尝试歌》有序
(九月三日)
陆放翁有诗云:
能仁院前有石像丈余,盖作大像时样也。
江阁欲开千尺像,云龛先定此规模。
斜阳徙倚空长叹,尝试成功自古无。
此与吾主张之实地试验主义正相反背,不可不一论之。即以此石像而论,像之如何虽不可知,然其为千尺大像之样,即是实地试验之一种。倘因此“尝试”而大像竟成,则此石像未为无功也;倘因此“尝试”而知大像之不可成,则此石像亦未为无功也。“尝试”之成功与否,不在此一“尝试”,而在所为尝试之事。“尝试”而失败者,固往往有之。然天下何曾有不尝试而成功者乎?
韩非之言曰:“人皆寐则盲者不知,皆嘿则喑者不知。觉而使之视,问而使之对,则喑者盲者穷矣。”此无他,尝试与不尝试之别而已矣。诗人如陆放翁之流,日日高谈“会与君王扫燕赵”,夜夜“梦中夺得松亭关”。究竟其能见诸实事否,若无“尝试”,终不可知,徒令彼辈安享忧国忠君之大名耳。
吾以是故,作《尝试歌》。
“尝试成功自古无”,放翁这话未必是。
我今为下一转语:“自古成功在尝试!”
请看药圣尝百草,尝了一味又一味。
又如名医试灵药,何嫌“六百零六”次?
莫想小试便成功,天下无此容易事!
有时试到千百回,始知前功尽抛弃。
即使如此已无愧,即此失败便足记。
告人“此路不通行”,可使脚力莫枉费。
我生求师二十年,今得“尝试”两个字。
作诗做事要如此,虽未能到颇有志。
作《尝试歌》颂吾师:愿吾师寿千万岁!
二七、读《易》(一)
(九月三日)
“几者,动之微,吉之先见者也。”《正义》曰:“诸本或有‘凶’字者,其定本则无也。”
〔适按〕吉下有“凶”字者,是也。此处阮元《校勘记》无一语。盖唐人所谓“定本”,已无此字。阮元所见诸本,以唐《石经》为最古,其他诸本更不及见有“凶”字之本矣。
二八、早起
(九月三日)
早起忽大叫,奇景在眼前。天与水争艳,居然水胜天。
水色本已碧,更映天蓝色:能受人所长,所以青无敌。
二九、读《易》(二)
(九月四日)
“圣人有以见天下之赜,而拟诸其形容,象其物宜,是故谓之象。”韩康伯注曰:“乾刚坤柔,各有其体,故曰拟诸形容。”
〔适按〕据韩注,则彼所见本“诸”下无“其”字,故以“诸”字作“各种”两字解。此说甚通。“诸”下之“其”字,乃后世浅人依下文文法妄加入者也。又按:“见”字当读如“现”。下文“见天下之动”同此。
言天下之至赜而不可恶也,言天下之至动而不可乱也。拟之而后言,议之而后动。拟议以成其变化。《释文》“荀慡本恶作亚,云,‘次也。’”(段注《说文》引)
〔适按〕荀本是也。今读“恶”为“乌去声”,非。《释文》又曰:“郑姚桓玄荀柔之本,议作仪。”
〔适按〕作“仪”者是也。仪,法也。见“周语”注及《淮南·jīng神训》注。
三〇、王阳明之白话诗
(九月五日)
蔽月山(十一岁作)
山近月远觉月小,便道此山大如月。
若人有眼大如天,还见山小月更阔。
山中示诸生
挑源在何许?西峰最深处。不用问渔人,沿溪踏花去。
池上偶然到,红花间白花。小亭闲可坐,不必问谁家。
溪边坐流水,水流心共闲。不知山月上,松影落衣斑。
夜宿天池,月下闻雷。次早知山下大雨。
天地之水近无主,木魅山妖竞偷取。
公然又盗山头云,去向人间作风雨。
睡起偶成
四十余年睡梦中,而今醒眼始朦胧。
不知日已过亭午,起向高楼撞晓钟。
起向高楼撞晓钟!尚多昏睡正懵懵。
纵令日暮醒犹得:不信人间耳尽聋。
良知
个个人心有仲尼。自将闻见苦遮迷。
而今指与真头面,只是良知更莫疑。
人人自有定盘针。万化根源总在心。
却笑从前颠倒见,枝技叶叶外头寻。
无声无臭独知时。此是乾坤万有基。
抛却自家无尽藏,沿门持钵效贫儿。
示诸生
人人有路透长安。坦坦平平一直看。
尽道圣贤须有皉,翻嫌易简却求难。
只从孝弟为尧舜,莫把辞章学柳韩。
不信自心原具足,请君随事反身观。
答人问道
第84章 民国五年(1916)七月二十二日至十一月四日(4)
饥来吃饭倦来眠,只此修行玄更玄。
说与世人浑不信,却从身外觅神仙。
胡适曰:明诗正传,不在七子,亦不在复社诸人,乃在唐伯虎、王阳明一派。正如清文正传不在桐城、阳湖,而在吴敬梓、曹雪芹、李伯元、吴趼人诸人也。此惊世骇俗之言,必有闻之而却走者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