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光荣和他的儿女们_石钟山【完结】(33)

2019-03-10  作者|标签:石钟山

  父亲玩枪玩刀玩出了艺术,玩出了快感,玩出了审美。就连老尚等不大苟同父亲玩刀弄枪的人,看了父亲的表演,都咋着说:这老石,嘿,还真有一手。 父亲在一片惊叹声中收势换式,这时的父亲,脸色cháo红,微汗顺着鬓角在阳光下晶莹闪亮。父亲在玩刀弄枪时,外衣早就脱下来了,搭在椅子背上,父亲自从来到部队,就没穿过一天老百姓的衣服。此时,父亲穿的是绿军裤,白衬衣,袖子挽着,很gān练也很青chūn的样子。父亲不玩了,很随便地把外衣搭在肩上,左手握刀,右手提枪,头也不回地向自家楼门走去。父亲的背影就像一个小伙子,gān练而又利索。老尚等人望着父亲的背影,不无羡慕地说:这老石还和当年一样。

  父亲没离休时,就把三个孩子先后送到了部队,先是林去了边防哨卡,后来海又去了海岛,那是个孤岛,一年半年也不回来一次,就是女儿晶也去草原当了一名骑兵。他相信三个孩子都会比自己有出息。父亲对待孩子,从不婆婆妈妈。父亲把孩子接二连三地送到部队,就万事大吉了,连信也不去一封,更别说和什么人打招呼了。父亲在孩子们面前说得最多一句话就是;路是自己走出来的,想当年我十三岁参军“...父亲回想起当年,总是这样做开场白。父亲一这么开场,孩子们便纷纷地逃离了父亲,孩子们不爱听父亲讲古,他们听得太多了。只有母亲无路可逃,她成为了父亲忠实的听众。有时母亲也烦,就说:老石你别说了,都说过一千遍了,累不累呀。父亲正说得兴起,刚讲到二十七岁当团长,单人匹马,到土匪窝子里和土匪谈判的事。母亲的话明显地打击了父亲的积极性,因此,父亲就没有好气地说:爱听不听,我又没扯你耳朵,你可以走哇! 母亲果然走了,到楼下的厨房里准备午饭去了,父亲就不说了,他还说给谁听呢?于是父亲这时就想起一个人来,那个人就是曾和他出生入死几十年的警卫员小伍子。在孤独的时候,父亲异常思念小伍子。

  后来母亲就去世了。母亲死之前,拉着父亲的手说:老石呀,我比你小十几岁,原以为比你能活,没想到却要比你早走了。以后就没人听你讲古了......

  父亲含着泪拉着母亲的手,欲说还休的样子。母亲又说:老石呀,我不在了,让孩子们回来吧,对你也有个照应。

  父亲没说什么,两滴泪水落在母亲苍老的手上,两滴泪水似对母亲一生的总结。母亲终于闭上了眼睛,父亲站起身挥挥手,擦gāngān眼泪,该gān啥还gān啥。

  父亲并没有遵循母亲的遗嘱,孩子们几次要求调到父亲身边来,都被父亲拒绝了。父亲同时也拒绝了gān休所领导对他的关心,父亲这个级别的领导,离休后是可以配炊事员、通讯员、司机的,父亲一个也没要。母亲去世后,gān休所领导考虑到父亲一个人生活不方便,打算给父亲配一名炊事员,买个菜做个饭,打扫个卫生什么的,也被父亲拒绝了。父亲提出了唯一的一个请求,那就是要求到gān休所食堂入伙。没成家的gān部战士都在食堂就餐,父亲对这个食堂已羡慕好久了,现在机会终于来了。从此以后,只要听到一声哨响,那是gān休所食堂开饭时间,人们就会准时地看到父亲端着碗、向食堂匆匆走去的身影。

  刚开始,gān休所领导考虑到父亲的级别和年龄,单独给他开设了一个雅间,每顿饭都是四菜一汤,营养搭配合理。父亲却不愿意,硬要和gān部战士们一起吃。每顿都是两个菜,是大锅炖出来的,父亲却吃得香甜无比,他舔着嘴唇说:俺老石就爱吃这样的汤菜。样子也是喜笑颜开的,看他那样子,盼望这样的生活已经好久了。母亲的去世在父亲身上看不到一丝一毫的yīn影,相反,这种无拘无束的生活似乎给他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快乐。

  父亲仍玩刀弄枪,脸色红润,腰板笔直,走起路来虎虎生风,那时父亲毕竟还算年轻。现在父亲终于老了,人们再也看不到他那生龙活虎的身影了。父亲的脸上时常写满了悲哀,站在自家的院门口,期盼着一个人,有时也回想起当年那些风光的岁月。父亲想起这些时,往事历历在目,恍若发生在昨天,这时会看到父亲的嘴角挂着一缕微笑。

  父亲十三岁那一年放下了放牛的鞭子,参加了革命。那天下午是决定父亲命运的时刻,如果不是遇上了革命队伍,遇到其他队伍,他也会毫不犹豫地随队伍走去。那天父亲给东家放牛,两只发情的公牛为争夺一头母牛,顶了一中午架,摔死在了山沟里。父亲知道无论如何没法向东家jiāo差了,他就开始哭泣,无助地哭泣,只有牛听得见父亲的哭声。

  这时山下正过队伍,无路可去的父亲,只好扔了放牛的鞭子,一耸一耸地随着队伍走了。就在这支队伍过去不到一个时辰,另外一支队伍也途经于此,那是一支国民党的部队,所以说父亲的机遇在一个时辰间就发生了天翻地覆的改变。

  十三岁那一年,父亲还没有枪高,胡连长把一杆长枪掼在父亲怀里时,那杆枪差点把父亲压趴下。胡连长就笑了,摸着父亲的头说:打仗还差点,当我的通讯员吧。父亲就成为了胡连长的通讯员。父亲当通讯员时,没有武器,只有一把砍山刀。说是砍山刀,只比砍柴刀大上一号,共 产 党的部队有逢山开道、遇河搭桥的优良传统,砍山刀,就是遇山开道的那一种刀。于是十三岁的父亲,扛着砍山刀,不分昼夜地去营里领通知,汇报敌情,山闻小路,田头地边都留下过父亲一耸一耸的身影,成为了当时部队一道新奇的风景。

  单说那一次,父亲的连队被鬼子包围了。连长让父亲去营里搬救兵,那时部队都化整为零。和鬼子开展游击战。那是个月黑风高的夜晚,远处有零星的枪声在身后时续时断,那时鬼子还没弄清我方的兵力,双方只是冷不丁地打冷枪,相互试探着。

  父亲爬过一座山,面对一条河时,发现了蹲守在那里的几只láng,láng是饿láng,红了眼睛,它们原本发现了一个猎物,不料那猎物就在它们眼皮子底下消失了。几只láng正在那里气急败坏地运气,这时,它们就发现了父亲。头láng嗥叫一声,群láng立刻抖擞jīng神朝父亲围了过来。父亲以前并不怕láng,以前放牛时,也见到过láng,那时是白天,牛群哞吼一阵,他也会虚张声势地扔几块石头,láng就吓跑了。这次不同,没有牛群助阵,又是晚上,遇到的又是群láng,父亲就手足无措了。他刚开始并没觉得有多么恐惧,连队被鬼子包围了,几十个人的性命系在他一个人身上,如果天亮前搬不回救兵,几十个人说不定就让鬼子包肉馅了。父亲一急,就不那么害怕了。他弯下腰,学着吓唬狗的样子拣起了一块石头,向láng群扔去,láng群不仅没有被吓跑,反而更近地包围了他。星光下,前后左右足有六七只láng,团团将父亲包围住了。父亲看到了láng绿森森的眼睛,甚至闻到了láng们呼出的腥臊臭气。父亲害怕了,冷汗颗着脊梁沟嗖嗖地冒了出来,汗浸了前胸后背。此时的父亲一副不知如何是好的样子,他蹲在地上,冲着láng群哭了起来,他一边哭一边骂:狗 日的láng,咋这时候挡我的道呀!


加入书架    阅读记录

 33/56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