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则徐传_杨国桢【完结】(17)

2019-03-10  作者|标签:杨国桢

  快要离开广州了。紧张激烈的禁烟抗英斗争,把林则徐的心身和广州的名字紧紧地联结在一起,他是多么留恋啊! 蒙受不白之冤, 林则徐感到莫大的耻rǔ,他抱着忠君的观念坐受惩罚,在行动上没有反抗,也不敢反抗。他没有因为国家民族争命遭致无过被黜而后悔,他的民族气节也不曾因红顶帽的丢失而点上瑕疵。

  第六章  革职流放忍冤屈

  1840年10月25日夜,林则徐接吏部下达道光帝决定革林则徐职,并“折回广东,以备查问差委”的公文,改变行程,连夜寻觅寓所。从这天起,林则徐便过着一个多月“羁滞羊城,听候查问”的生活。他毫无束手待“罪”之意,仍注意了解海上的敌情和广东的防务,观察着事势的变化,不时地向护理两广总督怡良提供建议,冀望怡良在议和的气氛中维持广东的抗战局面。

  怡良暂行代理两广总督,第一件要处理的公事,便是奉旨撤兵。他心感不妥,又不得不执行。整整考虑了10天,才草出复奏折稿,但仍空着撤兵数字。

  在琦善出面与英军议和的时候,浙江人民奋起对占领定海的英军展开英勇的斗争。16日早上,当地渔民1000余人,对抢夺一过路中国盐船的“风鸢”号英军“围而缚之 ”,活捉英军24人。定海青岭岙附近村民包祖才等,用锄头和渔叉伏击了上山测绘地形的英军上尉安突德一行,活捉安突德,解往宁波。

  义律亲自到镇海索俘,主持浙江事务的钦差大臣伊里布和琦善同乞相求,表示愿意以礼相待英俘。11月6日,伊里布与义律达成浙江停战协定,英军便起程南返广东。这样,广东局势就更加危急了。英舰“窝拉疑”号先行抵粤,几天内接连截去8只中国盐船,9日,水师的阳右六号米艇被掳劫,船上官兵因有令不准开放枪pào,不敢回击。20日,懿律率英军自定海返抵澳门海面,第二天派“女王”号前往虎门递送咨文,并通知说英方的谈判代表已到粤,被沙角pào台守军开pào轰跑,这件事,在广州军民中引起了极大的反响,希望再战, 怡良也气愤不已,“彼若果来犯,仍须开pào ”。而澳门新闻也报道英侵略者的战争叫嚣,说什么琦善之来, 不过是拖延之计,“非用武不能了事 ”。林则徐敏感到“逆夷惑于谎言,恐有先下手为qiáng之意 ”,提醒怡良:在琦善到来之前,和英军jiāo战,对抵抗派十分不利。“贸然开一二pào, 则来者转有所借口 ”,因此建议各路官兵,加意严防,但不先下手。这个时候,虎门口外,战云密布,从24日起,懿律带领英舰陈阵于穿鼻洋上,妄图以沙角pào台轰击送信船为借口,进行武装挑衅,叫嚷要攻打虎门,追究轰击“女王”号事件。

  在这种情势不,琦善于11月29日进入广州城。一到广州,琦就深怪官兵妄动,破坏议和气氛,派人前往“登舟服礼 ”, 又亲自起草文稿, 向英军声明“擅先开pào,原由兵丁错误 ”,无疑给爱国官兵当头泼下一盆冰水。义律正式提出议和的14项条件,包括讨还“烟价”、“兵费”、“引欠 ”,割地一处,开放口岸6处等等,叫嚷“如有一条不从,即攻打虎门、香山等处。

  为促使英军“早就范围 ”,琦善“一切力反前任所为 ”,撤去海防兵丁,遣散林则徐招募的数千壮勇,拔除横档前后的江底暗桩。义律见琦善撤防散勇,心中暗喜,便使出讹诈的惯技,“一启口而即言打仗”,吓唬琦善,又假惺惺地作出一些“让步 ”,如同意退回所掳师船、盐船,削减“烟价”数字,给琦善一点甜头,诱引他步步就范。经过讨价还价,双方在“烟价”问题上达成一致,从2000万逐次降为600万。通商一项,义律坚持要定海、上海二地,声称不满足要求便打仗,形势变得十分紧张。

  1840年12月26日,义律不满琦善在通商地点上的固执和拒绝面谈,发出qiáng硬照会,限琦善28日零时以前对议和条件作出圆满答复,否则“藉兵法办行 ”。恰好这一天,琦善发出复照,诉说他的苦衷,说明“自古君尊臣卑,中外一理 ”,“身为臣下,断不敢稍自专擅 ”,答允给予二处贸易码头。义律改变立即打仗的主意,于29日照会琦善,坚持“予给外洋寄居一所,俾得英人竖旗自治 ”,并约他到澳门相晤,1841年1月2日,琦善复照,表示不能赴澳面谈,给地寄居向无此例。

  1月5日,义律对琦善推托大为不满,立即照会,宣布“相战之后”“再商讲和 ”, 英军总司令伯麦也同时下了战书,并限于7日前作出答复。琦善慌了手脚,7日上午8时,义律、伯麦没有接到回文,遂对虎门发起进攻。英军兵分三路,袭击虎门第一户——沙角和大角pào台。8时半,英军陆战队从鼻湾蜂拥而上,英舰向大角、沙角pào台猛烈pào轰。攻破大角后,合力猛攻沙角pào台,清兵终因寡不敌众和武器陈旧,抵挡不住英军攻势,被迫登上山顶,占据后山,守台官兵大批阵亡,陈连升身先士卒,慷慨捐躯。其子陈长鹏惨遭破腹,含恨阵亡。经过近一天血战,沙角pào台终于陷落敌手!

  1月8日,义律、伯麦提出□兵条件五款,要求“寄寓”沙角等等,9日,英军围困虎门镇远、威远、清远等pào台,义律带来口信:打平pào台,即赴省城,再与琦善商议。 战争一触即发。 11日,琦善答应“给口外外洋寄居一所 ”,更换沙角,其余悉照原议,另行说定。义律当即回文, 提出外洋“寄居”(即割让)地点为尖沙咀、红坎即香港等处。 13日,琦善要求义律在缴还定海后始恢复广州通商,14日,义律同意通知定海英军撤兵,退还沙角、大角二地,换取琦善将尖沙咀、香港等处“让给英国主治,为寄居贸易之所 ”。15日,琦善表示除尖沙咀、香港两处“止择一处地方寄寓泊船”外,一切照办。16日,义律答应放弃尖沙咀,“以香港一岛接收 ”。 并提议将历次议妥条款,“汇写盟约一纸, 以俾两国和好永久 ”。至此,一切条件均已谈妥,只差正式手续尚未办理。

  英国侵略者和中国主和派都在欢庆自己的“胜利”,然而,他们全都高兴得太早了。首先挨到当头棒的是琦善。21日清晨,他被人从甜蜜的梦境中唤醒,跪接一道皇上严厉批斥议和的谕旨:

  逆夷要求过甚,情形桀骜,既非情理可谕,即当大申挞伐。所请厦门、福州两处通商及给还烟价银两,均不准行。递夷再或投递字帖,亦不准收受,并不准遣人再向该夷理谕。现已飞调湖南、四川、贵州兵4000名,驰赴广东,听候调度。著琦善督同林则徐、邓廷桢妥为办理,如奋勉出力,即行据实具奏。并著琦善整饬兵威,严申纪律,傥逆夷驶近口岸,即行相机剿办。朕志已定,断无游移!

  道光帝突然又倾向主战,削职听候发落的林则徐、邓廷桢被请出来“协办夷务”了。

  琦善接旨后,不得不请林则徐、邓廷桢出来会商。林则徐悲喜jiāo集,百感丛生,喜的是终于有了报效的机会,悲的是两年来苦心经营的抗英设施被琦善破坏了,怕的是琦善当道,自己虽有“协办”之名,而无上奏之权,“倘以阻挠军情密劾,又安敢尝试乎 ?”而且道光帝虽表示“朕志已定,断无游移 ”,然后之果否游移,仍属难料。这使他不由感到矛盾、苦闷、□徨。22日,是旧历岁暮,除夕欢宴,没有给他带来欢乐,他一气吟赋了四首五言律诗来表达苦闷、压抑的心情:


加入书架    阅读记录

 17/27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