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对待臣子上,文帝也十分宽容,认为百官的过错,应当由自己一人承担责任。大臣中如张武等人接受别人贿赂的金钱,事情被发觉,文帝就从皇宫仓库中取出金钱赐给他们,用这种办法使他们内心羞愧,而不下jiāo给执法官吏处理。吴王刘濞谎称有病不来朝见,文帝就趁此机会赐给他木几和手杖,以表示关怀他年纪大,可以免去進京朝觐之礼。
在位23年的文帝,常常自省。有一年几次发生了日食,文帝自责说:“我听说天生万民,为他们设置君主,来抚育治理他们。如果君主不贤德,施政不公平,那么上天就显示出灾异现象,告诫他治理得不好。十一月最后一天发生日食,上天的谴责在天象上表现出了灾异现象,有什么比这更大的呢!我能够事奉宗庙,以这微小之躯依托于万民和诸侯之上,天下的治与乱,责任在我一个人,你们众位执掌国政的大臣好比是我的左膀右臂。我对下不能很好的治理抚育众生,对上又牵累了日、月、星辰的光辉,以致发生日蚀,我的无德实在太严重了。接到诏令后,你们都要认真想想我的过失,以及你们知道的、见到的、想到的我做得不够的地方,恳请你们告诉我。还要推举贤良方正,能直言進谏的人,来补正我的疏漏。”
公元前159年,天下gān旱,发生蝗灾。文帝施恩于民:诏令诸侯不要向朝廷進贡,解除民众开发山林湖泊的禁令,减少宫中各种服饰、车驾和狗马,裁减朝廷官吏的人数,打开粮仓救济贫苦百性,允许民间买卖爵位。
文帝一心致力于用仁德感化臣民,无为而治,因此天下富足,礼义兴盛。
后元七年六月己亥日,文帝在未央宫去世。遗诏上说:“诏令全国官吏和百姓,诏令到达后,哭吊三日就除去丧服。不要禁止娶妻、嫁女、祭祀、饮酒、吃肉。应当参加丧事、服丧哭祭的人,都不要赤脚。服丧的麻带宽度不要超过三寸,不要陈列车驾和兵器,不要动员民间男女到宫殿来哭祭。宫中应当哭祭的人,都在早上和晚上各哭十五声,行礼完毕就停止。不是早上和晚上哭祭的时间,不准擅自哭泣。下葬以后,按丧服制度应服丧九个月的大功只服十五日,应服丧五个月的小功只服十四日,应服丧三个月的缌麻只服七日,期满就脱去丧服。其它不在此令中的事宜,都参照此令办理。要把这道诏令通告天下,使天下人都明白地知道我的心意。葬我的霸陵周围山水要保留其原来的样子,不要有所改变。后宫夫人以下直至少使,全都让他们回娘家。”
乙巳日,文帝葬在霸陵,群臣叩首至地,奉上谥号,尊称为孝文皇帝。
我们不妨引用景帝的话来概括文帝的一生。孝景皇帝元年(前156)十月,下诏给御史:“我听说古代帝王,有取天下之功的称为‘祖’,有治天下之德的称为‘宗 ’,制定礼仪音乐各有其根据。还听说歌是用来颂扬德行的,舞是用来显扬功绩的。在高庙献酒祭祀,演奏《武德》、《文始》、《五行》等歌舞。在孝惠庙献酒祭祀,演奏《文始》、《五行》等歌舞。孝文皇帝治理天下,开放了关卡桥梁,处处畅通无阻,边远地区也是一样;废除了诽谤有罪的法令,取消肉刑,赏赐老人,收养抚恤少无父母和老而无子的贫苦人,以此来养育天下众生;他杜绝各种嗜好,不受臣下進献的贡品,不求一己之私利;处治罪犯不株连家属,不诛罚无罪之人。废除宫刑,放出后宫美人,对使人断绝后代的事看得很重。我不聪敏,不能认识孝文皇帝的一切。这些都是古代帝王做不到的,而孝文皇帝亲自实行了。他的功德显赫,比得上天地;恩惠广施,遍及四海,没有哪个人不曾得到他的好处。他的光辉如同日月,而祭祀时所用的歌舞却不相称,对此我心中非常不安。应当为孝文皇帝庙制作《昭德》舞,以显扬他的美德。” 其对文帝褒扬之言丝毫不为过也。
文景之治─承前启后的孝景帝
孝景皇帝刘启继承皇位后,基本遵循文帝时治理天下的政策,使西汉经济达到了空前繁荣,史家将文帝和景帝时期并称“文景之治”。这为随后武帝的向外扩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景帝时期,在经济方面,他鼓励生产,继续提倡让农民修养生息的政策。他即位之初,就下令赐给民众每户户主爵位一级。还下诏减去一半田租。景帝二年(前 155),又把秦时十七岁入籍给公家服徭役的制度改为二十岁。公元前149年,再次赐给民众每户户主爵位一级。公元前142年正月,诏令内史和各郡不准用粮食喂马,违者将其马匹收归官府。规定罪犯和奴隶穿很粗糙的七布衣服。禁止用马舂米。因为这一年粮食歉收,景帝诏令全国节约用粮,严禁不到收获时节就把口粮吃完。
在政治上,一如文帝时期,景帝采取了“除禁锢”的宽松政策和“省列侯遣之国”等节俭措施,并废除不准商人、入赘女婿做官和不准犯过罪的官吏重新做官的法令。他还進一步减轻了刑罚,即减轻了笞刑。此外,他还果断的平定了吴楚七国之乱。
汉兴以来,孝文皇帝广施恩德,天下安宁。到了景帝时代,不再担心异姓诸侯王的反叛了,但是同姓诸侯王中仍有存在反心的,因而御史大夫晁错建议景帝大力削夺同姓诸侯王的封地。公元前154年吴、楚七国一同起兵反叛,联合向西進攻朝延。景帝为了安抚反叛的诸侯王而杀了晁错,并派遣袁盎通告七国,但他们仍不肯罢兵,继续西進,包围了梁国。景帝于是派了大将军窦婴、太尉周亚夫率军讨伐,最终平定了叛乱。这次叛乱的出现主要是由于诸侯势力太qiáng大,而晁错又没有采取逐步削减的办法,景帝则审时不明,谋划不周。直到后来武帝接受了主父偃提出的准许诸侯王分封自己的子弟为侯的建议,才使诸侯王的势力弱了下来,天下才终于安定。
在对外关系上,景帝则主要采取与入侵的匈奴定约和亲的办法,使边疆暂时处于和平。
七年(前150)丁巳日,景帝立胶东王为太子,名叫彻。
公元前140年,景帝去世。遗诏赐给诸侯王以下至平民应该继承父业的人每人爵位一级,全国每户一百钱。把后宫宫人遣散回家,并免除其终身的赋税。太子即位,这就是孝武皇帝。
“文景之治”的直接结果是农业迅速得到了恢复。农业的发展使粮价大大降低。文帝初年,粟每石十余钱至数十钱。据《汉书?食货志》记载,汉初至武帝即位的七十年间,由于国内政治安定,只要不遇水旱之灾,百姓总是人给家足,郡国的仓廪堆满了粮食。太仓里的粮食由于逐年累积,致腐烂而不可食用,政府的库房有余财,京师的钱财有千百万,连串钱的绳子都朽断了。这是对文景之治十分形象的描述。经济的发展,也使人口迅速增长。西汉初年,大侯封国不过万家,小的五六百户;到了文景之世,流民还归田园,列侯封国大者至三四万户,小的也户口倍增,而且比过去富实得多。
武帝
景帝去世后,武帝即位。在西汉王朝,除了高祖刘邦,最有名的就是武帝刘彻(公元前140—前87年)。 但就成就而言,武帝又超过了刘邦。西汉在武帝时达到了鼎盛时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