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民间故事经典_蔚家麟【完结】(30)

2019-03-10  作者|标签:蔚家麟

  姐妹们一听,全愣住了。可不是吗?小huáng龙再来洗个澡,宝坪村就又要遭一场大灾难呵!

  大家正焦急不安,忽听得人群里发出一串响亮的哈哈声。姐妹们回头一看,原来是“老寿星”。他捋捋那花白胡子,对昭君说:“老话说,‘青龙住水井,吉祥降宝坪’。只要请来九天青龙下凡长住井底,那huáng龙就会被降服,不敢再来。再说,有了青龙,就莫愁井水不清,泉水不甜啦!”

  昭君一听,喜得眉开眼笑,忙问:“那——如何请得青龙下凡呢?”

  “老寿星”不住地跺着拐杖,说道:“莫着急,莫着急,只要有一位相貌俊美,心地虔诚的姑娘,肯上纱帽山向九天拜请七夜,那九天青龙准会飞出天界,降下井来。”

  姐妹们叽叽喳喳议论开了。有的说:“哎呀,相貌最美,心地最虔诚的只有昭君啦!”

  也有的说:“夜里山上有野shòu伤人,那可不行呵!要去,我们姐妹们都去。”

  “老寿星”说:“人多了不行,天神要厌烦的!”

  昭君说:“姐妹们不用担心,只要能请来青龙,保住水井,我什么野物都不怕!”

  就这样,昭寺劝阻了众姐妹,当天夜里独自上了纱帽山顶。

  第一天,不见动静;第二天,第三天,不见动静;第四天,第五第六天,还是不见动静;倒了第七天夜里,昭君正在拜请,忽然月亮边积起了一堆乌云。霎时间,风声骤起,一道青光刺破天空,把昭君的全身照得明明亮亮。接着只听见青光里一声:“来了!”一条青黝黝、金闪闪的长龙,左摆右转,翻腾起舞,从九天直奔宝坪。

  眼看着青龙下凡,昭君、“老寿星”和姑娘们一起拥到井边。

  “老寿星”说:“好喽!好喽!‘青龙住水井,吉祥降宝坪。’huáng龙再也莫想来捣乱了!”

  这时,天亮了,姐妹们拥着昭君,在井边一起下拜,愿青龙长住井中,为民造福。这时,乡亲们也来了,看井里的泉水清灵灵,明晃晃,跟昭君的心一样。有人便把这井叫做昭君井,也有的叫它做青龙井。从此,乡亲们再也不用到山下的溪河里去背水了。

  有一天,昭君急匆匆地跑来找姐妹们,说昨夜里她做了一个梦,梦见井里的青龙要回到天上去了。这一去,怕再不回来了。

  姐妹们急坏了,赶忙跑去找“老寿星”。

  “青龙要走了,怎么办呢?”

  “小huáng龙说不定又要来捣乱啦!”

  姐妹们叽叽喳喳,把“老寿星”的头都快吵昏了。

  “莫着急,莫着急,让我想想……”“老寿星”捻着银须,沉思了半天,才开口,“嗯!办法是有的呀,可难办啦!”

  昭君赶紧问:“快说,什么办法?”

  “早闻蜀国峨眉山出产一种楠木宝树。这树身高十几丈,腰围六七人合抱。纹细木坚,清香四溢,千年不腐。这宝树可以定龙拦虎。”

  姐妹们忙问:“‘老寿星’爷爷,蜀国峨眉山离宝坪远吗?”

  “远啦!远在天边,怕无人去采呀!”

  昭君说:“你看我能去吗?”

  “你?!……”“老寿星”眨眨眼打量着昭君,半天没有作声。

  姐妹们急了:“昭君姐去,那怎么行呢?”

  昭君道:“怕什么!远在天边,不也有边吗?我飞峡江,上蜀国,登上峨眉山,定能采来楠木宝树!”说完,打点行装,就要启程。

  “老寿星”见昭君这样勇敢、善良,万分感动,忙对昭君说:“既然如此,我实话告诉你们,我是仙翁下凡,这回让我亲自给你们跑一趟吧,姑娘们且等着!”说完,驾起青云一朵,直奔西天而去。

  不到一个时辰,这仙翁扛着一根长长的紫红楠木,从云中冉冉降下,到了井边,用羽扇轻轻一扇,那楠木顿时变成了一根有棱有角的大木梁。接着,乡亲们七手八脚,费尽九牛二虎之力,把它放在井底中间。那楠木泡在泉水里,长年不腐,吐放清香,山泉水变得更加清净,更加甜美了。

  井内的青龙被楠木一压,再也不能出来了。井水碧绿澄清,长年不断。连那旁边的核桃树也长得枝繁叶茂,果实累累。从此,宝坪村的乡亲们又把青龙井叫做楠木井。

  一些老人说,用楠木井的水做饭,饭格外香;用楠木井里的水做汤,汤格外鲜;用楠木井的水做酒,酒格外醇;用楠木井的水泡茶,茶格外酽。千百年来,乡亲们喝着楠木井的清泉水,深深地怀念着美丽善良的王昭君。

  啸海符号搜集整理

  第27章 诸葛亮的故事(傣族)

  很久很久以前,勤劳勇敢的傣族人就在澜沧江边定居下来。他们捕鱼打猎、唱歌跳舞,生活得像孔雀一样自在,像菠萝蜜一样的甜。可是掌管着那一带地方的汉官,是一个残bào的坏家伙。他像一头贪婪的豹子,看见什么都眼馋。为了满足他那永远也满足不了的欲望,定下了许多苛刻的法令:傣人捕了鱼,要把鱼身子jiāo给官府,自己只能吃鱼头和鱼尾;傣人打来野shòu,要把肉jiāo给官府,自己只能吃骨头和肠肚;shòu皮分三等,官府的大官要第一等,小官要第二等,最差的留给猎人;傣家的姑娘必须先到官府服役三年才准出嫁,如果谁不服从法令,轻者赶出坝子,重者杀头。从那以后,傣家人的生活就苦起来了,再也听不到小伙子的口弦,姑娘的歌声,就连孔雀都不敢到江边来了。时间长了,傣家人实在无法忍受贪官的压榨,纷纷离开了美丽的澜沧江,逃出了坝子,在高高的悠乐山上,莽莽的密林中,过起“野果充饥天当房,抱着火种串大山”的凄惨生活。

  过了许多年之后,诸葛亮带兵来到这里,在茫茫的大森林里迷了路。正当这时,他们遇见了傣家最勇敢的猎手岩肯。诸葛亮把岩肯喊到面前对他说:“你如果能把军队引出迷途,我会重重地奖赏你。”起初,岩肯看到这些汉人心里又恨又怕,他装聋作哑,说什么也不给汉人带路。诸葛亮一眼就看出了岩肯的心事,他不发火,也不生气,热情地请岩肯住进军营,好酒好肉地款待着他。几天之后,岩肯慢慢发现这个身穿画着圆圈圈大袍子(后来他才知道那是“八卦衣”),头戴像用几块木板拼起来的、见棱见角的帽子,手里摇看鹅毛扇的汉官和蔼可亲,并不像澜沧江边的那个贪婪的大官。他的心开始有些活动了。于是,他又细细观察了几天,确实证明了这位汉官是好人之后,岩肯终于把诸葛亮的军队引出了迷途。

  诸葛亮是个说话算话的人,当他们走出迷途之后,一定要奖赏岩肯。岩肯推辞不过,只好说:“汉官老爷,我们傣人不爱金,不爱银,只想在美丽的澜沧江边,靠自己的双手,换来菠萝蜜一样甜美的生活。可是,掌管那里的汉官却把我们bī得……”说到这里,岩肯心酸地哭了。

  诸葛亮听罢岩肯的话,闭起眼睛,用鹅毛扇敲敲帽子,然后对岩肯说:“你去把傣人都喊到坝子里去吧,我自有办法让你们安生。”


加入书架    阅读记录

 30/93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