序云:“会稽土产,日铸茶,破塘笋,谢橘,杨梅,他方罕比,东坡有言,
无事而受此诸事之备,惭愧惭愧,因和渊明《归鸟》韵,作诗颂之。”鸽峰
草堂周氏抄本《陶庵诗集》中,有咏方物五律三十七首,得此四章,可以增
补。诗集中有四言《述史》十四章,与此本不同,又五言《和贫士》七章,
《和述酒》《和有会而作》《和挽歌辞》三章,此本均无之,盖因东坡已和,
故不重复收入欤。
以上各本中惟章石卿陶心云仿苏本有故实可考,陶筠厂抄本与张宗子评
本各有意见,又希见可贵,而恰巧都是会稽山yīn人,亦颇妙也。鄙人固是真
心爱好陶公诗文,此处所言乃似出于乡曲之见,诚哉我犹未免为乡人也,但
此亦正是不妨,因其为事实耳。
□1944年
1月刊《古今》39期,署名知堂
□收入《苦口甘口》
两种祭规
案头放着两部书,草草一看似乎是很无聊的东西,但是我却觉得很有意
思,翻阅了几回之后,决心来写一篇小文,作为介绍。
这是两种祭规。其一,萧山汪氏的《大宗祠祭规》,嘉庆七年刊,为汪
辉祖所订定,有序文。其二,山yīn平氏的《瀔祭值年祭簿》,约在光绪十六
年,为平步青所订定,手写稿本。祭规本来只是宗祠或房派的祭祀规则,想
来多是呆板单调的,没有什么可看,但是祭祀是民俗之一重要部分,这祭规
正也是其中的一种重要资料,况且汪平二氏都是绍兴大家,又经过两位名人
的手定,其文献上的价值自然更是确实无疑的了。
在宗祠或房派之祭祀,除夕与元旦都是同样重要,平常轮值jiāo代大抵在
冬至之后,新值年房份便从年末的祭祀办理起头。现在便从汪氏《大宗祠祭
规》中值祭条款,将除夕元旦两项抄录于下:
除夕:三日前值祭家至祠,洒扫拂尘,堂室神道等处整理牌位,务
使洁净。除夕下午设案菜一桌,内用特杀jī,共十二味,酒饭杯箸十二
副,中座及左右两边并袝祀所各用宵烛一对,大纸一块,足锭三百,爆
竹十枚。值祭五房俱至礼拜。
元旦:中座用半通烛一对,线香一股,两边及袝祀所各用门宵一对,
线香三枝,以后早晚俱用二枝,至初五日晚止。
平氏祭簿所记如下:
除夕悬像。像前用高香,大门宵烛一对,二两,横溪纸一块,即顶
长,大库锭四百个,供菜十大碗,八荤两素,内用特jī,酒四杯,胡太
君茹素,供开水一杯,饭五碗,筷五副,莲子高茶五盅,供果五寸盘五
盘,年糕,粽子,水果三色,攒盒一个,供至新正初五日收。各房子孙
随到随拜,值年房备茶,不散胙。
元旦像前供汤圆五碗,早晚点香烛,至初五日止。黎明至宗祠,备
二两烛一对同点。
这里或者要稍加说明,上文所云宵烛门宵即是二两烛,半通即八两烛,
一斤者名斤通,意谓可点通夜,故宵烛或者亦指时间,谓可点至定更也。huáng
纸相对互切,抖之则拖垂如索,与银锭同焚,俗云以作钱串,名曰烧纸,大
块狭长者名横溪,本是造纸地名,大纸亦即指此。煮莲子加糖,名莲子茶,
以供宾客,若供祖则用高茶,剪圆纸板上糊红纸,以浆糊粘生莲子成圈,数
枚叠置,以次渐小,成圆锥形,装茶盅上,高可三寸,故名,或以生莲子散
置盅内,则名懒惰茶,不常用,嫌不敬也。
家祭重二至,祠祭则重二分。《大宗祠祭规》中关于二分祭日所记甚详,
今节录之:
大宗祠于二分之祭最重。祭先五日,写帖数张,粘示通衢数处,知
会统族。祭日黎明鸣锣邀集,至再至三,迟者听其自误,与祭不到,不
准饮酒。
大厅中堂祭品祭器式:汤猪全体,蒸羊二腔,熟鹅二只,肥jī二只,
鲜鱼二尾,馒首二盘,秋分加月饼一盘,减馒首一盘,五事全副,供花
一对,桌围三张,面架一座,手巾一条,铜盆三面,水果五碗。高尺三,
半通一对,huáng香一两,方桌二张,蒲墩拜垫。
神座前祭筵式:水果五碗,高一尺,案菜两桌,陈酒两壶,宵蚀一
对,大纸两块,足锭一千,祭文一通,三献每三,酒羹饭,汤饭杯箸廿
四副。
饮福式:每桌十味,五人合席,各人给馒首二枚,猪羊等肉俱照分
量,以熟为度。酒用真陈,司酒者当堂开坛,每桌先给酒签两支,酒有
定提,不得增减,违者公同议罚。猪肉熟一斤,白切。羊肉熟十两,拌
杂。藕,肠肝,装鹅熟八两,鲜鱼生一斤,羊杂,装jī六两,芽豆,血
汤。
案祭桌用香炉一,烛台二,插供花之瓶二,通称五事,如天花瓶则称三
事,多以锡为之,间有用古铜者。水果高尺三或一尺者曰高果,与高茶相似,
大抵用竹签穿金橘荸荠等,数本直立,插huáng土墩上,置特制锡碗中,但以饰
观瞻,不中吃也。饮酒每席五人,桌一面悬桌帏,对面一座,由房份长老分
占之,上下四座则后辈杂坐矣。
chūn秋分日祠祭照例有祭文,汪氏祭规所记秋祭祝文较为简明,录之以为
一例。文曰:
维年月日,主祭裔孙某率各支大小等,谨以刚鬣柔毛,清酌时馐之
仪,致祭于始祖考云云,以暨阖堂先灵之神座前曰,祭以时举,孝思是
将。懿惟祖德,源远流长,十世百世,勿愆勿忘。豳歌其获,早稼登场,
我稻可荐,我酒可觞。敬修祀事,济济跄跄,我祖顾之,庶几乐康,式
饮式食,降福穰穰。尚飨。
平氏祭簿不曾记有冬夏二至祭祀成式,惟诞讳祭祀时却用祝文,今录其
一:
维年月日,孝宗孙某等,谨以清酌庶羞之奠,致祭于几世祖考某某
府君之神位前曰,呜呼,岁序流易,诞日复临,追远感时,不胜永慕。
薄具牲醴,用申奠献,谨奉几世祖妣某太君配享。尚飨。
簿中所记诞讳日期共有十六,祭文则只此一篇,惟改换人名及诞讳字样
而已。诞讳祭祀俗称做忌日,用祝文者似不多见,而用法简便,亦复特别,
岁序流易等四句朴实可喜,文词简易而意思充足,非凡手所能作,或出于平
景孙之手乎。
祭簿中记录最详的是清明扫墓成规,原有娄公、花径、璜山三处,大同
小异,今录娄公一篇,取其最完备也。
座船两只,(小注云,向例岁内冬至宗祠内汇齐,写定船票,清明
前后为期,每只约船钱银三钱几分不等,临时给船米七升五合,酒十五
钓、鱼二尾、jī蛋二个,折午饭九四钱百文,点心等俱无。后改一切俱
包,回城上岸时每只给掸舱酒一升壶。)今改大三掉船一只,酒饭船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