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正的宗教体验把人超拔出俗世琐事,倘若一个人一生中从来没有过类似的体验,他的jīng神视野就未免狭隘。尤其是对于一个思想家来说,这肯定是一种jīng神上的缺陷。一个恰当的例子是弗洛伊德。在与他的通信中,罗曼?罗兰指出:宗教感情的真正来源是“对永恒的一种感动,也就是一种无边无际的大洋似的感觉”。弗洛伊德承认他毫无此种体验,而按照他的解释,所谓与世界合为一体的感觉仅是一种逃避现实的自欺,犹如婴儿在母怀中寻求安全感一样,属于jīng神退化现象。这位目光锐利的医生总是习惯于把一切jīng神现象还原成心理现象,所以,他诚然是一位心理分析大师,却终究不是真正意义上的大思想家。
五
在斯托尔的书中,孤独的最后一种价值好像是留给人生的最后一个阶段的。他写道:“虽然疾病和伤残使老年人在肉体上必须依赖他人,但是感情上的依赖却逐渐减少。老年人对人际关系经常不大感兴趣,较喜欢独处,而且渐渐地较专注于自己的内心。”作者显然是赞赏这一变化的,因为它有助于老年人摆脱对人世的依恋,为死亡做好准备。
中国的读者也许会提出异议。我们目睹的事实是,今天中国的老年人比年轻人更喜欢集体活动,他们聚在一起扭秧歌,跳jiāo谊舞,活得十分热闹,成为中国街头一大景观。然而,凡是到过欧美的人都知道,斯托尔的描述至少对于西方人是准确的,那里的老年人都很安静,绝无扎堆喧闹的癖好。他们或老夫老妻作伴,或单独一人,坐在公园里晒太阳,或者作为旅游者去看某处的自然风光。当然,我们不必在中西养老方式之间进行褒贬。老年人害怕孤独或许是情有可原的,孤独使他们清醒地面对死亡的前景,而热闹则可使他们获得暂时的忘却和逃避。问题在于,死亡终究不可逃避,而有尊严地正视死亡是人生最后的一项光荣。所以,我个人比较欣赏西方人那种平静度过晚年的方式。
对于jīng神创造者来说,如果他们能够活到老年,老年的孤独心境就不但有助于他们与死亡和解,而且会使他们的创作进入一个新的境界。斯托尔举了贝多芬、李斯特、巴赫、勃拉姆斯等一系列作曲家的例子,证明他们的晚年作品都具有更加深入自己的jīng神领域、不太关心听众的接受的特点。一般而言,天才晚年的作品是更空灵、更超脱、更形而上的,那时候他们的灵魂已经抵达天国的门口,人间的好恶和批评与他们无关了。歌德从三十八岁开始创作《浮士德》,直到临死前夕即他八十二岁时才完成,应该不是偶然的。
表达你心中的爱和善意
你心中不但要有爱和善意,而且要及时地、公开地表达你心中的爱和善意。这个道理似乎简单,却常常被我们忽视。
我们活在世上,人人都有对爱和善意的需要。今天你出门,不必有奇遇,只要一路遇到的是友好的微笑,你就会觉得这一天十分美好。如果你知道世上有许多人喜欢你,肯定你,善待你,你就会觉得人生十分美好,这个世界十分美好。即使你是一个内心很独立的人,情形仍是如此,没有人独立到了不需要来自同类的爱和善意的地步。
那么,我们就应该经常想到,我们的亲人、朋友、同学、同事,他们都有这同样的需要。这赋予了我们一种责任:对于我们周围的人来说,这个世界是否美好,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我们是否爱他们、善待他们。我们每一个人都有责任给世界增添爱和善意,如同本书的主人公所说,藉此“把世界变成一个更好的、值得留恋的地方”。
应该相信,世上绝大多数人是善良的,而在每一个善良的人心中,爱和善意原是最自然的情感。可是,在许多时候,我们宁愿把这种情感埋在心里,不向相关的人表达出来。有时候我们是顾不上表达,忙于做自己的事,似乎缺乏表达的机会。有时候我们是羞于表达,碍于一种反向的面子,似乎怕对方不在乎自己的表达甚至会感到唐突。我们中国人在这方面尤其有心理障碍,其根源也许可追溯到讲究老幼尊卑的传统文化,从小生活在连最亲的亲人――父母与子女――之间也缺乏情感语言jiāo流的环境中,使得我们始终不习惯用语言表达情感。
当然,最重要的事情是爱和善意本身,而不是表达。当然,表达有种种方式,不限于语言。然而,不可低估语言的作用。有一个人,也许他正在苦闷中,甚至患了忧郁症,认为自己已被世上一切人抛弃,你的一次充满爱心的谈话就能救他,但你没有救他,他终于自杀了。其实,这样的事经常在发生。当亲友中的某个人去世时,我们往往会后悔,有些一直想对他说的话再也没有机会说了。事实上,每一个人都在不可避免地走向死亡,我们随时面临着太迟的可能性。一切真诚的爱和善意,在本质上都是给予,并不求回报,因此没有什么可羞于启齿的。那是你心中的财富,你本应该及时把它呈献出来,让那个与它相关的人共享。
今天的时代有种种弊病,包括人们过于看重功利,由此导致人情冷漠。我不主张对少年人隐瞒社会的实情,让他们把一切都想象得非常美好,这会使他们失去免疫力,或者陷入幻灭的痛苦。但是,我更反对那种一味引导他们适应社会消极面的实用主义教育。在一定意义上,少年人今天的jīng神面貌决定了社会明天的面貌。我期望今天的少年人成为珍惜jīng神价值的一代,珍惜爱和善意的价值的一代。
不敢善良
这些年来,诸如群众袖手旁观歹徒作恶、路遇事故见死不救一类的现象屡见报道,关于国人道德水平急剧下降的叹息亦不绝于耳。一个普遍的印象是,如今是民风浇漓,善良之心式微,好人越来越少了。我自己也常常发此类悲观论调。可是,仔细想想,在我认识的人里,善良的人仍是大多数,而且他们对于现在的社会风气也是很不满意的。推己及人,我相信别人同样会发现自己所认识的人里好人占多数。那么,合在一起,好人怎么就越来越少了呢?
一个判断:大多数人仍然是善良的,但是,他们的善良只敢对自己了解的人表现出来,一旦置身于自己不了解的人群中就不敢善良了。
我的这个判断是有经验上的根据的。如今,在各个城市的街道上,我们都会经常遇见以种种借口、装出种种可怜相而索求帮助的人,倘若我们心软,几乎百分之百要上当。至于见义勇为者反遭不测的事情,也并不罕见。其中,有歹徒设下苦肉计的圈套而诱你上钩的,有被救者或其家属怕惹麻烦而翻脸不认人甚至诬陷恩人的,还有在英勇受伤以后得不到治疗含冤而死的。由此可见,虽然恶人是少数,而且永远是少数,但是由于这少数恶人及其恶行为未受到有力的遏制和惩罚,便使大多数善良的人们失去了安全感。人们不敢善良,因为人们怕善会招祸,怕善有恶报。当不敢善良成为一种普遍的心态时,表现出来的便是普遍的冷漠。这是真正可怕的,在这种普遍的冷漠中,恶势力就愈加猖獗,善良的人们就愈加失去了安全感,形成了恶性循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