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有我们能独乐独醒,我们才能成为大海型的人,在河流冲来的时候、在池塘满水的时候、在波làng推过的时候 ,我们都能包容,并且不损及自身的清净。纪伯伦如是说:
“你和朋友分手时,不要悲伤,因为你最爱的那些美质,他离开你时,你会觉得更明显,就好像爬山的人在平地上遥望高山,那山显得更清晰。”
大海与馨香
在《华严经》里有一位佛教青年善财童了,十分令人感动,他在出生地福城听文殊师利菩萨说法,而发了勇猛的菩提心,从此开始了他长远旅行示法的过程。
善财童子从发菩提心开始,一共参诣五十三位善知识,终于得以证入法界,这是有名的“善财童子五十三参”。在佛教经典里,华严经是大乘经典极重要的一部。在八十卷华严经里,后二十卷就是善财童子参访的故事,善财求访善 知识的重要可见一斑。
为什么《华严经》把这么多篇幅留给善财童子呢?那是由于善财童子的经验是个伟大的象征邮局是伟大的教化,说明了一个青年菩萨从发心一直到证果的过程。
善财童子也由于求法的至诚恳切,成为佛教里最为人知的童了,现在许多观世音菩萨像的左边都安有一位童子侍立,就是“善财童子”。一般把善财童子画得好像儿童似乎值得商榷,在佛经中,童子有三种含义,一是八岁以上未冠者。二是希望出家而寄侍于比丘僧团尚未剃度的青少年。二是年轻的菩萨,因为菩萨是如来的王子,所称为童子。如果从这三种含义推论,善财童子应该是青年,而不是幼童。
因为善财童子求法的成就,一直到现在地庙里的大法会,行道时走在最前面拿着火炬的小法师,也被称为“善财童子”。这是一具很好的象征,在《华严经》里,善财童子事实上像极了拿火炬引导后世修菩萨行青年前进。
开启智慧最重要
依照经典的记载,善财童子是累世福慧双修,才能有缘亲闻文殊菩萨说法,开启了法性智慧,但在文殊的教化里,我们知道智慧才是修行者最重要的东西,为了求得智慧,善财才开始不懈地追求。而他的成就也得自于善知识不断的传授与开启。
历来谈论善财童子求道的书册休止千万现在我们要谈的是他在参访善知识过程三个比较浅显而有趣的故事。
在说故事之前,我把读善财童子五十三参的笔记,简单地做一些说明,善财童子了实践告诉我们一启智慧 是菩萨的第一要务,没有比求智慧更重要的事了。另外,一位发心觉悟的人,必须一开始就发大心,善财童子就是发了大菩提心,才有博大宽容慈悲的大乘知见,有大乘知见的人就比较不会被迷转了。
善财童子求法的过程固然长久、复杂、难辛,但他无时无刻不惦记佛法,他的心也没有一刻离开过佛法,这种念念相续,使他不至于有一点点迟疑,使他一直受到佛菩萨的加护和悯念。也使他有慈悲柔和的心,非常容易受感动,时常有涕泗纵横不能自己的场面出现。
最值得注意的是,在这个世界上,到处都有善知识,善知识并且是边锁反应的,善财童子所参过的善知识包括比丘、比丘尼、优婆塞、优婆夷、国王、长者、外道、商人、女人、船师等等。这使我们悟到,菩萨的示现无边,不一定用什么面目出现,而且一个追求智慧的人,不管他从事任何行业,他都可以在其中得到智慧,甚至悟道。
因此,善财童子的旅程,应该鹿示我们,不要轻视世上的任何一个人,人人都是我们的善知识而且要珍惜每一分因缘,因为看起来普通的因缘对 我们都可能有深刻的教化。
有了这些基本理念,再来读善财童子的参访就会深刻得多。
好了,我们就一看看善财童子的几个故事吧!
大海开出莲花
善财童子参访的第三位善知识是海云比丘,海云比丘住在南方的海门国,这海门国顾名思议是在海边。
善财童子向他至心顶礼以后,就说明自己早已发了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即是志求无上正等正觉的心)希望能进入一切无上智慧之海,他问道 :
“未知菩萨云何能舍世俗家生如来家?云何能度生死海入佛智海?云何能离凡夫地入如来地?云何能断生死流入菩萨行流?云何能破生死轮成菩萨愿轮?云何能灭魔鬼界显佛境界?云何能竭爱欲海长大悲海?云何能闭众难恶趣门开诸大涅槃门?云何能出三界城入一切智城?云何能弃舍一切玩好之物,悉以饶益一切众生?”
这真是大哉问!也是一切处长行大乘法门菩萨共同的问题。海云比丘听了善财的问题没有立即回答他的问题,而先赞叹他能发大菩提心,说出了一段及菩提本质的动人的活,他说:
发菩提心者,所谓发大悲心,普救一切众生故。
发大慈心,等一切众生故。
发安乐心,令一切众生灭诸苦故。
发饶益心,令一切众生离恶法故。
发哀愍心,有怖畏者咸守护故。
发无碍心,舍离一切诸障碍故。
发广大心,一切法界咸偏满故。
发无边心,等虚空界无不往故。
发宽博心,悉见一切诸如来故。
发清净心,于三世法智无违故。
发智慧心,普入一切智慧海故。
当一个菩萨发了大菩提心时,心量上就应该包涵了这些物质,然后,才能进入修行,海云比丘随后就说出了自己修行的经过。
海云比丘已经在海门国住了十二年,他到了海门国以后,就时常以大海做为自己修行的境界,他思考到只有大海是广大无量的、是甚深难测的。思考到只有大海里隐藏了无量奇妙庄严的宝藏,里面又住了无数无量的众生。思考到只有大海有无量的水,而水色都不同。还能容受体躯最大的众生。思考到只有大海能容纳大云大雨而不增不减……
当海云比丘做这种思考的时候,他就起了念头:“世界上还有比这个大海更方博的吗?有比这大海更深的吗?有比这大海更特别的吗?”
正在他想的时候,大海里突然升起一朵大莲花,以无能胜因的陀罗尼罢为jīng,吠琉璃为藏,阎浮檀金为叶,沉水为台,玛瑙为须,整个盖满了大海,而由阿*罗王、龙王、迦楼罗王、罗刹王,夜叉王、乾闼婆王、天王、梵王、海神等等都来守护并且庄严这一朵莲花。
如此无尽光明照耀的大莲花,是由如来出世的善根所生起,当时,海参云比丘正在惊叹莲花比大海还大的时候,又看见在莲华上有一如来结跏趺坐,他的身体一直往上通而看不见顶。
如业随即伸手摩海云比丘的头顶,为他演说“普眼法门”,开示了一切如来境界,显发一切菩萨诸行,阐明一切诸佛妙法,一切法轮悉入其中,能净一切诸佛国土,能摧一切异道邪论,能灭一切众生诸根,随众生心悉令开悟。
海云比丘从如来那里受持了普眼法门,长达一千两百年,他对“变眼法门”有如此的赞叹:“假使有人以大海量墨,须弥聚笔,书写于此普眼法门,一品中一门,一门中一法,一法中一义,一义中一句,不得少分,何况能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