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争就是这么回事儿:袁腾飞讲战争史_袁腾飞【三册完结】(186)

2019-03-10  作者|标签:袁腾飞

  8月18日,“自由法国”组织巴黎总部发往伦敦的电报,叙述了巴黎的紧张局势:“任何抵抗组织的轻举妄动,都足以导致严重后果,德军似已决定并集中力量进行血腥报复……您有必要向盟军jiāo涉,要求盟军迅速攻占巴黎,并通过英国广播公司以最尖锐最明确的语言,警告居民避免华沙事件重演。”但就在这一天,在一个法国共产党控制的秘密会议上,qiáng行通过决议,决定第二天举行起义。而且他们制订的起义计划中有非常重要的一点:把“自由法国”的领导人蒙在鼓里,使他们无法阻止起义。

  在起义已经无法阻止的情况下,获知起义计划的“自由法国”组织,也只好决定在8月19日发动起义。这场应该避免的起义,终于爆发了。

  起义一开始,似乎进展顺利,很快蔓延整个巴黎。然而巴黎是希特勒一定要守住的城市。德军负责防守巴黎的是冯·肖尔蒂茨将军,此人身材矮小,其貌不扬,却屡立战功。希特勒给了他一道命令,让他死守巴黎,守不住就将巴黎夷为平地。

  巴黎唯一的希望

  然而,这座城市的命运至关重要,一向执行命令不打折扣的肖尔蒂茨在这个时候也变得犹豫不决。他不得不考虑自己能不能承担起毁灭巴黎的罪责,最终实行暂时停火。由德军主动提出的暂时停火,对于“自由法国”组织来说是一个拯救巴黎的意外机会,于是,他们竭尽全力争取在全市实行停火。但不惜代价发动起义的法国共产党谴责停火是叛国行为,他们采取一切措施破坏停火——虽然这一政治行动的代价,可能是20万条性命和巴黎的毁灭。

  尽管这样,巴黎还是维持了两天的停火。这宝贵的两天,给各方都提供了避免最不幸局面出现的时间。“自由法国”组织和肖尔蒂茨利用这个喘息机会秘密接触,想要避免或推迟不可挽回的冲突。与此同时,巴黎抵抗运动各派都在向盟军呼吁援助。戴高乐派呼吁盟军火速开进巴黎;法国共产党也呼吁盟军支援,但不是要盟军开进巴黎,而是要求盟军在全城大规模空投武器。

  与此同时,希特勒派来埋设地雷和炸药的爆破专家已经到了巴黎;肖尔蒂茨收到的希特勒的命令一个比一个坚决,已经到了不得不执行的地步;镇压起义军的德军增援部队即将开进巴黎……

  巴黎似乎已经很难逃脱华沙的命运,唯一的希望是盟军立即进攻巴黎。

  在此危急关头,戴高乐亲自出马要求艾森豪威尔向巴黎进军,但他失败了。艾森豪威尔关心的是整个西线战事,他拒绝为政治需要而改变计划。

  法国共产党派往盟军总部要武器的使者,清楚武器救不了巴黎,也请求盟军进军巴黎,可是在巴顿将军那里碰了壁。猛将巴顿的回答很gān脆:盟军的任务是歼灭德军,而不是收复法国首都,抵抗运动擅自发动起义,现在要自食其果。

  8月22日,在巴黎就要重蹈华沙覆辙的时候,艾森豪威尔更改了军事计划,决定让盟军进军巴黎。美军将领也非常注意保护这种世界名城,布莱德利对装甲师师长提出“巴黎决不许有任何重大战斗”的要求,“不希望在该市进行任何轰炸或pào击”,甚至有的进军巴黎的部队都把pào兵留下了。

  23日早晨,巴黎城内的战斗全面恢复。如果盟军一两天内不能赶到,巴黎的毁灭在所难免。就在起义军苦苦支撑之时,盟军已经日夜兼程向巴黎进发。24日,当几个执行毁灭巴黎的任务的德国党卫军师开赴巴黎时,法军第二装甲师和美军第四步兵师先后到达了巴黎。巴黎终于得救了。

  巴黎从起义到解放,总共6天,中间还有两三天的停火,城市基本完好无损,没有大的人员伤亡。到25日晨,德军最后一个据点投降,共有20000德军被俘,伤亡3200人。

  04.“女武神”行动

  谁敢刺杀希特勒

  盟军在诺曼底登陆成功后,德国陷入了被东西两面夹击的láng狈境地。一战的历史已经证明,德军两线作战是支撑不了多久的,失败的结局已经注定。战争形势的恶化,促使德国内部出现了企图推翻纳粹统治、成立新政府与美英议和的组织,这个组织结构松散,成员复杂,没有形成核心领导层。他们当中的许多人都曾是德国发动战争的积极参与者,有的甚至战功卓著。但是,当希特勒把捆绑着整个德国的战车驶向悬崖时,他们决定联手阻止,不让德国的血流gān。

  要想阻止这场战争,就必须除掉握有国家行政大权的独裁者,而做这件事的只能是军人。于是,这群头脑清醒的军人,开始行动了,行动代号是“女武神”。

  最终,独眼上校参谋长施陶芬贝格被选中担当刺杀希特勒的任务。德国军人做这种事并不容易,因为他们都是对着军旗,在上帝面前宣誓效忠希特勒的。德国人遵守誓言,对军人的背叛更是感到可耻。这一点,施陶芬贝格也非常清楚,他在行动前曾说:“现在是做点儿什么的时候了。但是敢于行动的人必遭清除,他可能被视为叛徒载入德国历史。但如果他放弃行动,他又会被自己人视为叛徒。”可以说,施陶芬贝格是一位愿以生命和荣誉为代价拯救德国的斗士。

  1944年7月20日早晨7时,施陶芬贝格带着自己的副官哈夫登中尉从柏林附近的伦格斯道夫机场飞往东普鲁士的“lángxué”。他在公文包里放了3样东西:两枚炸弹、一个定时引爆装置和一件衬衫。11时,施陶芬贝格准时到达“lángxué”。

  中午12时过后,施陶芬贝格走进最高统帅部长官凯特尔的办公室。凯特尔告诉他,因为下午2时半墨索里尼要来,元首的第一次每日汇报会从下午1时提前到12时半举行。已经没多少时间了,左眼失明、左手只有3个手指的施陶芬贝格匆忙躲进厕所,开始组装炸弹。盛夏的高温加上过分紧张,使施陶芬贝格的动作变得迟缓。他只好把原定的两枚炸弹减为一枚,定时装置设为12分钟。

  会议已经开始了。希特勒正坐在桌子的一边中央,背对着门,一边听着陆军副总参谋长兼作战处长豪辛格将军的汇报,一边摆弄着他的放大镜。桌子四周还站着二十来个军官。当施陶芬贝格踏进会议室时,希特勒抬起头来看了他一眼,并回答了他的问候。施陶芬贝格站到桌子旁边,把皮包放在了桌子下面那个坚实橡木底座的靠里一边,离希特勒的腿约两米远。此时是12时37分,再有5分钟,皮包里的炸弹就要爆炸了。

  豪辛格在继续讲着,不时指着摊在桌上的作战地图。希特勒和军官们俯身在地图上仔细看着。施陶芬贝格趁机偷偷溜了出去。刚刚在施陶芬贝格旁边的勃兰特,俯身到桌子上去,想更清楚地看看地图,发现施陶芬贝格那只鼓鼓囊囊的皮包碍事,就把它拣起来,放到桌子那个厚厚底座的靠外一边。这样一来,在炸弹和希特勒之间就隔着一个厚厚的底座了。就是这个看似无足轻重的举动,救了希特勒一命,让施陶芬贝格的行动功亏一篑。

  在矛盾中走向死亡

  12时42分,炸弹准时爆炸。一声巨响后,24名与会者中有4人当场死亡。刺杀的目标希特勒却逃过一劫,仅烧伤了大腿、烧焦了头发、震坏了耳膜。


加入书架    阅读记录

 186/211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