总算熬到了他们吃完,武后从上面一阶一阶的慢慢走下来,云鬓端庄,姿仪高贵,风华冠唐。
多年以后,我总在婉儿身上看到故去的武后,从某些方面说,她们的确相同。或许婉儿是武后最优秀的继承人,继承了这个红妆时代最后的风华。
无论是我,还是平儿,都不能与之相较。我们身上流着的血,是我们高贵的象征。她们背后走过的路,是她们高贵的征程。从低微走到万人之上,远比我和平儿承受的艰辛痛苦多,也注定了她们比我们与安稳绝决的彻底。
“璧儿,陪母后出去走走,国政繁忙,好久没能再赏太液风光。”崔璧斐立刻站起来扶住武后,偷偷朝我做个无奈的表情,跟着武后离开了。
高宗闭目养神,宦官们将食案一一撤下,识趣的全部退下关上了殿门。听到门关上的声音,高宗才缓缓睁开眼睛。
我双腿已经由发麻到了毫无知觉,“父皇。”我小心翼翼的叫了一声。
“嗯。”他只是应了一声,再无后话。我等待了片刻,明白他是要我先说。
“请父皇饶恕上官婉儿。”我用尽我所能表达出的恳切,求高宗收回成命。
“你为她这般兴师动众,朕更要杀她。”病弱的皇帝其实并不弱。“此时不要再提,朕恕你今日之罪,准备些日子,随李敬玄出征。”
“请父皇留下婉儿- xing -命,儿臣定当在沙场上不惜- xing -命,杀敌报国。”我自己都觉得不可思议,我连杀鸡的先例都没有,却许下了杀人的诺言。
“愚顽,朕何时让你舍命征战了?王道驭众,将道守忠。兵卒黔首,身赴国难。”高宗有恨铁不成钢之意。
“儿臣守得住大唐江山,也请父皇让儿臣守住所爱的女子。”我抬起头,不躲不闪对上高宗的目光,
高宗轻蔑一笑,“你不该爱她,天下才貌出众女子不止是上官家有,他- ri -你会遇上更可心的。”
“那父皇该爱贺兰姐姐吗?可心的人多,父皇为何还郁郁寡欢?尽日思量不能忘怀。”对于我这种人,逼急的时候,是什么都能说得出口的。
“放肆。”高宗怒瞪着我,过分的生气让他咳嗽连连,再说不出完整的话来。他索- xing -抄起茶盏,向我掷来。薄玉茶盏碎在我面前的地方,茶汤渗在红毯之上变为深红。
“滚….滚…”高宗喘息着,弯身捂着胸口背在一边,一指指着我发颤。
我开始还是惊慌,想上前却发现完全没知觉站不起来。既然如此,不如继续说下去。“父皇若执意要杀婉儿,儿臣便守着她的坟冢,青灯古佛了却余生。”
高宗闻言,竖目横我一眼,渐渐呼吸平复下来,长笑之声响彻大殿,定神细看,笑声中却见他眼中寒泪闪闪。“哈哈,好啊,真好。真是朕的儿子,和朕是一个德行。”我不知他是在气我,还是在自嘲。
“你可知道?薄情不过帝王家,即是深情,最后也变成了绝情。”他的语气,似同病相怜的怜悯。
“不试过,怎么知道自己不是那个特例?”我反问。
“罢了。”高宗挥挥手。“随你去吧。”等我体会到高宗眼中那种无奈和无助,已经是三十年之后了。
“父皇答应儿臣不杀婉儿了吗?”我大喜,再确认一遍。
“朕留她- xing -命。”高宗答道。
“谢父皇。”我高兴的抑制不住笑容,高宗也随我笑了笑。
“那儿臣是不是可以去接婉儿出来?我忙问。
“朕自有安排,你回去吧。多和崔大人交谈学习,安心长进些,过些日子再入宫请安。”
作者有话要说: 下次见大家又是下个周末了,做个下章预告吧?婉儿和临月好事多磨,自然不能这么轻易的就过关。崔璧斐那边,也慢慢动了心思。
再见,我们下周见!
第35章 第三十四章【改错字】
和崔璧斐一起回去,她到似乎很体谅我的心情,朝我撇撇嘴,默默坐在马车内自己望着外面,时不时回头看看我,我都回以微笑,起码在今天,她在我心里不光是个刁蛮的大小姐。
离崔府还有一段距离的时候,崔璧斐忽然叫停了车夫。“王爷有兴致一起走回去吗?”
看崔璧斐一脸的期待,我也不好再说什么,就应了下来。春日的太阳不至于太毒,走在阳光下感受温热,心里却还是觉得- yin -冷,也不知她何时才能走到阳光下来和我并肩?
“王爷很喜欢上官姑娘吗?”崔璧斐的声音很清脆,这也许是在一个无暇的世界里成长所特有的吧,拥有这样的幸运让人羡慕,可惜却在最好的年华里遇见了我这个最大不幸。
起码在所有人眼里,即便不是喜欢,婉儿也是我的人,可我自己的心里呢?我从来没想过,却在这一天全部爆发。我嗯了一声。
她点了点头,拉长了声音哦了一声,背着双手蹦跳着前行。这个时间街上是没什么人的,虽然仅有的几个路过的人总把目光停在我们身上很久,但看崔璧斐一个古人都不在意,我又干嘛去想。
回崔府后才得知太平来过,因为成亲那夜分明是男人们的宴席,即便风气开放,太平也不好来凑这个热闹。我出宫前她就去了曲江池附近的一处别院小住,我也有些日子没再见她了。
回去之后,崔夫人早在大堂等着我们,见我们进来,忙问有没有吃过午饭?我客气的回应了几句,就找个理由要回房去,崔璧斐本想和我一起走,却被母亲留下了。
我想了想,还是去了书房,依旧喜气洋洋的卧房实在有些让人不舒服。这间书房要比我那时宫里的雅致得多,书不是那么多,但也满满两层,精雕细琢过的书架透着古朴厚重,一副字挂在正面的空墙上,苍劲有力的写着“心远地偏,喧嚣罔闻”,应该是崔知温的亲笔。推开后窗,便是一处小园,此时才刚显绿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