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时候的崔襄安,虽然很讨女孩子喜欢,可还没到公开出柜那种地步,一切都很朦胧、美好。只是好像在美好中,又少了些什么。
直到转世后,如玉才弄清楚少的那一部分是什么。
“啊,好了!”崔襄安被奔涌而来的奶、水惊了一下,然后赶忙起身说道,如玉这才清醒过来,两人看着孩子那“咕咚咕咚”的样子,忍不住相视而笑。
“小时候的记忆都不太清楚了,反正你的是甜甜的!”崔襄安也不知道哪根筋搭错了,突然冒了这么一句。
如玉的脸一下子就红了,她真的发觉,自己前世跟崔襄安认识之后,她脸红的次数真的超过了以往所有年华的总和,这恐怕就是她的小冤家吧。
“别闹,夜深了!”
作者有话要说: 本故事预计于二十七章处结尾~~~希望大家看的开心~
第16章 第十六章 童年
“池塘边的榕树上,知了在声声叫着夏天……”这样的歌词,这样的童年,曾经伴随着崔襄安和如玉两人的童年,很久很久!
与此同时,古人的童年也并非全然无趣的。
崔襄安喜欢上了木刻、木雕、木版画,平日里也跟着如玉一起刻刻画画,崔襄安还偷空给如玉刻了一个她们俩的木雕,样子竟然还是前世的打扮,很精致,像是一种怀念,可以看得出雕刻的时候,崔襄安很动情,很用心。
与此同时,出了月子的如玉,也跟着崔襄安在各大店铺转了转,准备跟崔襄安一起担起经营的担子,为小手机的未来做些打算。两人一边照顾着小手机,一边带着她到处走动,小孩子心- xing -好动跟着父母从小便到处走动,也长了不少见识,虽然不会言语,但是那小模样是精明的很。
崔襄安给小手机刻了许多小玩具,如玉也在练习刺绣之余,给小手机亲手缝制了许多小玩具,还带着他看崔襄安写字画画,希望能够通过这样的方式从小熏陶。
两人时常在一起讨论如何教育孩子的问题,她们是转世过来的人,观念跟古人不同,她们不打算将小手机送到私学读书,她们打算将教书先生请进家来,然后在找一个跟小手机同龄的孩子陪他伴读,最好这个孩子是需要照顾的孤苦儿童,这样也是一举两得。
崔襄安和如玉,希望小手机的童年是充满快乐和童趣的,她们凭着记忆将自己那个时代的小玩具制作出来,让小手机玩耍,崔襄安后来,还常常调侃自己,“我觉得自己都可以做发明家了,还原度太高了!哈哈!”
冬去春来,小手机一点点长大,两人来到这个世界已有几年时间了,她们心底对前世的回忆依然浓厚,不过,心中充满的是豁达的情绪,而不是盲目的悲观,因为崔襄安不离不弃的陪伴,如玉的心也安定了下来,她也不在担心,不会在杞人忧天。
想起,她们的童年,崔襄安知道如玉对童年是有些- yin -影的,许多孩子都是一样的,遇到过凶恶的大人,长者,通过各种各样的方式给幼小的心灵留下不可磨灭的创伤,如玉就有过这样的经历,也一度让她有些困惑、难过、甚至是自闭。
而崔襄安则是跟大多数孩子一样,童年玩的很疯,读书时代甚至很野,有过许多同龄人都有过的往事,因此,那时候的她身上多了一丝豪爽的气质,不似其他女孩子那般的文弱忸怩,也因此格外的受大家欢迎。
回想起两人自己的童年,在看着眼前的小手机,她们希望可以努力让他自由成长,长成参天大树,不仅要在文化修养上下功夫,更要在人生观、价值观上下功夫,生在这样一个时代,她们最希望自己的孩子能够找到自己喜欢的生活方式,并且学会保护自己,这样就够了。
转眼,小手机快要学会说话了,家里的人都视他为心肝儿宝贝一般的呵护着。
“这孩子抓周的时候,我还以为他要抓算盘,给我吓了一跳!”崔襄安看着熟睡的小手机对一旁的如玉说道。
“我也是呢,我真的不希望她抓算盘!幸好他抓的是毛笔!”如玉一脸欣慰的说道,“看来咱们的用心没有白费呢!”
“是啊,生意也做的很顺利,虽然有些波折,但都能应付,给他积累了足够的财富,这样咱们就能放心了!”崔襄安抱着如玉说道。
“现在就差一个伴儿了!”如玉喃喃的道,崔襄安听到这里,下意识的问道,“要不咱们在生一个?”
“啊?!”
作者有话要说: 小手机的童年~~
第17章 第十七章 二胎大作战
无论古今,传宗接代的观念都是根深蒂固。许多时候,在长辈的眼里,婚姻似乎成了生产的工具,陷入婚姻生活中的崔襄安和如玉也不得不面对这样的问题。
自从小手机出世,两人便会努力的为他谋划未来,甚至想到了生一个二胎来减轻小手机一个人的寂寞,让他可以多一个兄弟姐妹陪伴在身边。为此,崔襄安和如玉不得不开始了二胎大作战。
“今儿是- yin -历多少?快把你做的那个日历给我拿来!”窗外的雨滴滴答答的拍打着窗棂,如玉突然想到自己的月信似乎是迟了几日吧,她赶忙叫崔襄安去给她把那个特制的日历拿来。
“我看看啊,今儿是- yin -历十七。”崔襄安看了下日历之后,缓缓说道。
“都十七了?!”那不是晚了,一、二、三……整整七天了嘛?!如玉呆呆的端着日历靠在软榻上,崔襄安见状莫名其妙的问道,“这是怎么了?”她凑近去下意识的摸了摸如玉的脑门。
“天啊,怕是真的有了!”如玉面无表情的说道,她不是不欢迎孩子的到来,是真的心里一点心里准备都没有。
原本之前两人还有在计划,甚至如玉都跟着崔襄安去翻找那本《黄帝内经》来看,两人整天整天的躲在书房里研读,好不容易读明白了,便开始食补,算日子,前前后后折腾了很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