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轻易就给自己戳了个一辈子的公章。
但人们往往对于一件事,并不是忘记了,而是被转移了注意。
那人当年那不伦不类的木框眼镜终于换成了银边的,戴在鼻梁上无足轻重,整张脸反倒更面无表情了。他穿着白大褂的样子,终于再没有“给别人做跟班”的感觉,身上绕着一股浓厚的学者气息,将年少轻狂的活力压得密不透风。
他照片里的和记忆里的那个惯于撒娇的路琢,突然就不见了。
总是有那么多故事讲那许许多多男男女女分分合合事,有些是弃旧迎新,有些是碎玉重圆。可是在不知道结局之前,谁知道故事到底是哪个类型呢?为什么偏偏是这样或那样呢?
为什么弃旧迎新的,就真能弃开;为什么碎玉重圆的,就真能圆上?
所以,他们到底是哪类故事呢?
他和路琢,都只是彼此生命里的一段同行者罢了。对于以后的旅途,真的没有什么命中注定,没有什么非卿不可。
杨子湄向来是淡定的,他近来又神叨叨的相信什么“造化之功”,实在是被这玩意儿坑的太惨,就把原来奉为金科玉律的“事在人为”,与狗皮倒灶的“听天由命”,由七三开换成了对开。
他在自己心里细细的搜刮了一圈,想抓住任何一丝“再续前缘”的缱绻,却拖泥带水的惊起了尘封的苦痛,缠住了一把“物也非,人也非”的冰凉。
路琢其人其事就如同一场旧梦,那前尘似电似幻,似烟云。
他简单粗暴的把自己以前的一切都归于侥幸,而他也再不相信他的生命里还能出现任何侥幸。他认认真真的过着眼下的日子,竟很少去想到将来。
手下正有条不紊的把买来的生板栗开好刀口,点点突然把脑袋凑过来,大眼睛眨啊眨,十分可爱:“大哥,我们明天可以去动物园吗?我想去看猫猫。”
杨子湄条件反射一样往后一退,把刀子撇老远,悠哉道:“行啊,怎么不行?那明天的团子没了,不给做。”
点点嘟嘴,哼唧:“不去不去了。”
杨子湄依然忘不了第一次带点点去动物园的场景。
点点没上过学,这小屁孩儿生下来的前三年只负责生病,后两年负责边生病边听他大哥讲些有的没的。同龄小孩子知道的比点点要多得多,杨子湄也不急,他抱着一种“没有明天”的决绝态度,点点问他就讲,点点该知道的,他就挑着讲,他觉得点点没必要知道的,他就瞎编。
点点曾经问过他:“爸爸是什么?妈妈是什么?”
杨子湄就胡诌:“爸爸是点点的铲屎官,妈妈是点点和爸爸的铲屎官。呐,我们点点就是大哥的爸爸和妈妈。”
点点被他糊弄的蒙圈,不理他了,折起小胳膊小腿往边上一蹲,学他大哥平时那模样,嘴里瞎嘀咕:“叫什么~叫大哥~吃什么~吃随便~画什么~画点点~”
杨子湄:“……”总结的还挺全。
进了动物园,点点真是什么都不知道。小屁孩儿大字也不识几个,跟他哥一样整天大门不出二门不迈,他哥说的他都信。
杨子湄指着笼子里那些蠢笨的动物,无视周围人的鄙视,更无视动物们被贬低身价而愤怒的眼神,十分缺德的说:“这些畜生,比你大的就是猫猫,比你小的都叫跳蚤。”
于是公园里的家长都十分崩溃的看着一个蠢萌的小孩儿,其人裹得像个熊猫,一路喊得贼起劲儿:“猫猫、跳蚤、猫猫、猫猫……”那小孩儿背后的大眼睛男人,一只手插在裤兜里,一只手捂着嘴,笑的肩膀抖动不止,却那样好看。
他把开好刀口的生板栗送进烤箱,又给点点削了只梨——其间还十分不称职的削破了自己手指,总觉得心底有些蠢蠢欲动想要画些什么东西的冲动,画……谁?
待到信马由缰的自由发挥后,纸上是……半扇徐徐开启的电梯门。
第54章:走吧
张白毕业后就留在医大里做行政工作,眼明手快会来事儿,加上张如意在背后给他儿子各处疏通,混得很是如鱼得水,十分得意。
眼下年关将至,他清闲的要命,饱汉不知饿汉饥的在朋友圈里发了一条状态,要腊月二十五的同学聚会能来的点个赞。结果一统计,好家伙,全班除了两广那边的来不了,其余的人都在评论里表示就是爬也得爬来。
估计都想看看当年卯着劲儿做实验的、搞大创的,还有转行的,眼下都混成了什么熊样儿。
其中没有路琢。
这海归狗忙得连口饭都吃不上,一天那手术就跟流水线似的不停气儿,最坑爹的是主刀还不是他,他那主任爹只叫他在一旁看上一个月。毕竟国内和国外的手术室各有一套规矩。
路琢成天一身手术服,在手术室一待一整天,时常饿得眼睛发绿。等好容易闭上了眼睛,来来回回都是胸腔上打那三个眼儿和满屏幕的肉粉色。
张白不干了,到了聚会那一天,那逼崽子还就真没来。他把远道而来的大伙在石器时代里安顿好了,亲自开车跑三院连吼带踹的把路琢当“祖宗”一样供了出来。
张白唾沫横飞:“人家四川、湖南大老远的都来了,你倒好,你住三院呢你不来,你脸可真大。”
路琢把羽绒服拉链一下子拉到顶,滑稽的把肩膀端起来,把下巴缩到大领子里,顶着俩可笑的黑眼圈,恹恹道:“所以有只蠢猪现在来接我了啊。我家里那新车还没摇号呢,人懒呐,我在国外除了上厕所不开车,其余时候都开车,习惯了,懒得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