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陈若冰却是一个做事有计划的人,在既定轨道上按部就班地走。她也是一个理智的人,觉得没有结果的事情不如不做,所以她在第一时间先跟家里人坦白了。
后来她的母亲对她说,人生还很长,别这么早做决定。你受得了一辈子被人指指点点么,受得了老了无依无靠么。陈若冰说不结婚也可以有孩子。她的母亲说,你忍心看孩子没爹么?
这些都是后来陈若冰跟我说的。那天我和她去西门外的烧烤店吃烧烤,聊到很晚。她说她说不过她妈。她妈说的对。可她也没做错什么。她不知道是谁错了。
我能感觉到陈若冰的痛苦。她排解痛苦的方式就是把自己扔进无穷无尽的专业书里,反正她们那个专业,学起来也是没有边的。
随着专业课和各种实验的来临,陈若冰忙得昏天黑地,见面的时间就少之又少。
虽然知道她也许是有意让自己这么忙,但我终究没有勇气要求她怎样。
能怎样呢?要求她和我多吃一顿饭吗?还是多聊一会儿?
能说的话都已经说了好几个来回,日子总要一天一天过,现实的每一天其实都是单调的,没什么诗和远方。
那时候我在想,喜欢一个人,该做什么呢?真能把一个人据为己有么?天天在一起就是据为己有么?相爱的两个人,最终是一种什么样的相处模式呢?
二十岁的我,怎么也想不出答案。
后来陈若冰在我面前再也不提她的父母,估计在她父母那里也会对我闭口不提。
大三开始,大家要考虑出路了。出国的开始考G考托,下学期考研的也要开始复习。系里有很少的保研名额和读博的名额,都被尖子生霸占了。
陈若冰建议我出国的时候,我很久都没有说话。
后来我和她大吵了一架,那是我们第一次吵架。
她说:“你的成绩不错,专业又是纯理科,好好复习英语,出国深造吧。”
“那你怎么不出国?”我反问她。
“我就是想当医生。你不是不知道做什么么?出去多见见世面多好。”
我有点急了,说:“那我们就要分开了。”
“分开不意味着什么。”陈若冰冷静地说,“过两年想回来就回来啊。再说,马上大四了,先考虑前途的事。”
我听了她说这些,气得说不出话,胸口里翻腾了好久才说:“异地意味着什么你不知道?”
等了一会儿,没见她说话,我的声音控制不住地在发抖:“我们的感情,在你那里,算什么?什么都不是么?”
“我不知道。我情愿自己是个冷血动物,什么人也不要喜欢,每次喜欢一个人,不是要受伤,就是要承受这么多压力。”陈若冰盯着我,她的眼睛里布着血丝,眼角也是红的,“沙玉,别人用那种眼光看你的时候,你真的能无视么?一辈子这样,真的行么?”
一辈子。我的大脑一瞬间被这个词击穿了。
当时我的所见所想,所有生活经历,都无法掌控这个词。
什么东西上升到一辈子,都变的沉甸甸了。乌云一样地压过来,无边无际。
那时候是我第一次迫切地希望自己变强大,强到可以支撑自己,并且对陈若冰说:“一辈子就这样,可以的。”
可那时候我连一辈子的边都没有看到呢。
16
因为我们系就业压力大,大三下开始小半个班的人都在准备考研换专业,剩下的都在准备出国的英语考试。父母也极力劝我出国。那段时间我十分焦虑,学业和感情都无所适从,人生处在一个最关键的十字路口上。
那时候多多少少跟陈若冰生着气,恨她太理智冷酷,可又无可奈何。
之后我开始了繁重的考托考G之路,晚上去上辅导班,半天背单词刷题。开始的时候还去找陈若冰,后来也没时间了,就在手机上跟她联系。
后来有一次,舍友无意中问我,怎么不见你同学来咱学校找你呢?
我一下子不知道该怎么回答。可以说我从来没想过这个问题。
舍友问完,又和其他几个人聊起来,我却躺在床上失眠了。
那时候的我,说到底也是第一次真正意义上的恋爱,没有任何可以参考的先例,更不能像其他女孩子一样讨论交流,心里的疑惑、恋爱中的负面情绪,一样也不会少。
我想了一个晚上,觉得陈若冰对我的爱没有那么多而已。我试着不给她发消息,果然她没有主动联系我。那时候看过的那些个毒鸡汤里的话都冒出来了,什么爱一个人只能爱七八分剩下的要留给自己,什么要自己强大才能在爱里有主动权。
于是我经历了大学以来最疯狂的学习期,白天单词背得头昏眼花,晚上回到宿舍,就在日记本子上把所有的负面情绪都写上去,之后睡觉,周而复始。
那时候,我的日记已经写了三四个厚本子,里面大部分的日子,都有陈若冰出现。因为初衷就是想写下我和她的故事,开始的时候全是她,后来开始有了我其他的生活,再后来,她的篇幅就慢慢少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