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吧,麦子箫被自己这矫情又小文艺的想法给恶心到了。
抖抖身上的鸡皮疙瘩,转身去忙正事。还是早点把洪水治理好,早点打掉湘王,早日回去接丛笙才最要紧。
第69章 069
湘军举兵直袭皇城, 皇帝派出十万禁军, 提前驻扎西落, 打算于西落迎击湘军。
被西北军击败的镇南军接连的重创和失利令士气大减, 镇南军渐渐失去威信, 不得不退回南边境休养。
朝内所有官员都在传,镇南王和湘王大势已去, 麦子箫的两次胜仗打得太漂亮,若不是被洪水所阻,镇南王肯定会在渡江前被麦子箫斩杀。
现在镇南军退回了南边镜,镇南王在军内的威望已失, 想要再攻西北,几乎不可能。
湘王和镇南王最终能不能胜利, 全看湘王能不能攻进皇城。
从兵力上来看, 湘王只有十万人,而皇帝手上掌着二十万禁军,兵力相差悬殊,湘王是没有胜算的。
可是打仗这种事情, 不是人多就一定能赢, 看镇南军和西北军的交战结果就知道了。
再加上皇城所在之地毫无地利可言, 极难防守。除去临海的东面有天然屏障外, 其余三面都需分派重兵把守,这便分散了禁军的力量。
皇帝调兵西落也是考虑到皇城不易防守,怕被湘军声东击西,才打算在西落迎击湘军。
从湘军的行军路线来考虑, 若是想绕过西落直攻皇城,那便要绕远路,湘军绕远的时间足够禁军提前转移到任何一个方向去占据有利之地。
西落虽没有护城河,但也是大府之都,有坚固的城墙,坐落于交通要道,能及时截断湘军的行进路线。城内物资充足,短时间的驻军不成问题。
湘王起兵的消息传出后,大钱全面陷入恐慌状态,一边是禁军和湘军即将打响的战事,另一边是被洪涝困扰的天灾。
对于远在西北边境的麦子箫来说,在禁湘两军交战前,洪涝才是眼下最让她忧心的。
洪水一来,农作物的收成又要大减,再加上前段时间为打仗而征收的税赋,等到水灾退去,肯定是一片民不聊生怨声载道的荒景。
不要说是百姓,就是她的军队也面临着断粮的危机。
手底下的几名副将建议她不要为灾民设置安置点,在没有朝廷援助的情况下,军队的粮草能省则省。
麦子箫犹豫了很久,最后还是决定在阳城设置一个安置点,每日为灾民发放少量食物,助他们度过眼下危机。
不是不担心军队粮草跟不上,而是她知道,真正困难的不是现在,而是洪涝退去之后,到那时,她即便是想帮也无能为力了。
持续了十几天的- yin -雨之后,天气终于有了好转,并且很快放晴了。
洪水来得快去得也很快,几天的时间,从土黄色的汪洋中开始一点一点显露出大地原本的轮廓。
被淹过的山丘、房屋、农田、道路,像被泼了一层染料般,一片土黄色,看着萧条极了。
麦子箫让人去收集受灾情况,并遣散安置点的难民,让其各自回家去整顿。
安置点撤下后,行军总管来报,说军队粮草已告急,用不了几天就要断粮,问她该怎么办。
麦子箫暗暗叹气,她能怎么办?她又不是神仙,能给军队变出粮食来。
召集众将领集体议事,问众人可有建议,对于筹集粮草的事情她其实不太在行,毕竟她也没当几年兵,以往行军打仗有朝廷支援,她只要省着点用就好,这次不行了,全要靠她自己,她还真有点束手无策,没粮食了,她难不成要去抢?
众人你看我我看你,谁都没有说话,这情况有多糟糕,他们都清楚得很。
接连的天灾人祸,要不是有麦子箫统领着,他们怕是早就散成一盘沙了。西北军能在恶劣的条件下有条不紊地坚持到现在,全靠着麦子箫的统筹力,现在麦子箫没有计策,他们就更加没有了。
“怎么?没有一个人有办法?”麦子箫靠在椅子上,冷冷睨着下面这群人。
几个副将面面相觑,最后一军副将犹豫着道:“将军,若是以往,还能靠预交税赋之策来筹集,可现如今,接连的天灾已让百姓无力再拿出多余的粮食了。”
麦子箫沉默,她比谁都清楚眼下情况有多紧急,两度遭到天灾重创,百姓已经连勉强度日都称不上,几乎是奄奄一息,这个时候就是去抢,也搜剐不出多少粮食。
“将军……”二军副将也犹豫着开口,却欲言又止。
麦子箫抬眼看他:“说。”
“要不……现在举兵攻南边?镇南军虽兵败,但一定有粮草存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