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们正在房内说着阿真,忽然王丰喊着“娘”,慌张地从外面进来。
王丰已经长大成年了,只见他身穿着梨黄色绵袍,脚蹬方头皂履。他身形高俊,方额圆脸,眉眼看去与他父亲十分相似。
“娘,不好了,爷爷又病倒了,他让我叫你过去。”
祺清她们忙站起身,来到前面老爷子的房间,就见老爷子躺在榻上气喘不已。
“爹!”
祺清走过去叫道,自从她们搬家到这里后,祺清就把王丰爷爷以“爹”相称。
丹娘也走到床榻边唤道:
“王伯!”
祺清转过身对王丰说:
“丰儿,快去请大夫!”
“唉!”王丰忙跑出去找郎中了。
王丰的爷爷看他跑出去了,喘了口气:
“祺清,丹娘,这些年多亏你们照顾我们爷孙两个,我老汉谢你们了!”
“王伯,你不要这样说,我们照顾您和丰儿是应该的!”
“爹,你躺好,别起来。”
王伯挣扎着坐起身,说:
“我这身子不中用了,三天两头得病。这丰儿如今长大成人了,他的婚事还是要托付给你们- cao -办了,我是看不到了,我唤你们过来,就是要向你们托付此事的。”
“爹,这事您放心,丰儿聪明懂事,给他说亲很容易的,我会尽力给他办好婚事。”
“要这样我也放心了……”
王丰把郎中找来了。郎中诊过病,开了一服药,出了门到外面对祺清他们说:
“这药吃不吃没多大效用,只是一时缓解下老爷子喘的症状,你们还是早备后事吧。”
王丰听了急得叫道:
“大夫,求求您,救救我爷爷!”
“病人岁数大,患这病的时间也长了,肺气已衰,我没有办法,你们要不再另请别人瞧瞧。”郎中说完出门走了。
王丰听了,伤心地来到老爷子榻边:
“爷爷!”
“丰儿,我的病爷爷自己清楚,你不要伤心了,以后要听你娘的话。”
祺清怕老爷子说话过劳会使他的病加重,把王丰叫出了房间,让他爷爷安静地休息。两天后,老人家便过世了。
王老爷子过世,对祺清他们是家里的一件大事,在这件事过去后另一件大事又来了。
这几日,祺清家里异常繁忙。王丰今年已二十一岁了,前些日子,给他说成了一门亲事,姑娘和他年龄相仿,家在城西,做事聪明能干。这门亲,双方家里老小都很满意,顶了日期,下了聘礼,专等这两日拜堂成亲。
祺清和孙妈将院里院外,堂上屋下收拾一新,又出出进进购置婚娶的酒席物品。丹娘赶着缝制新衣,在织机前起早贪黑,不离寸时。
将要做新郎的王丰也是东奔西跑,从丈人家跑到自己家,又从家里备了礼当到外面去请与他交往的同窗好友,还有四邻八舍。
一家人忙得不亦说乎,终于在热热闹闹中顺利办完了喜事。
给王丰成了亲后,王丰两口子相亲相爱,日子过得舒心又甜蜜。祺清他们一家人的生活,能说得上是其乐融融。
因王丰他们家与他丈人家离得不远,王丰的岳母江氏会时不时过来看望她女儿。这岳母江氏是个非常随和、和善的人,王丰也不回避她,对她也像自己的长辈祺清、丹娘她们一样很尊敬。可有时候,这岳母也会劝自己的女婿王丰早取功名。
王丰成亲已经两个多月了,岳母江氏又来探望女儿女婿了。祺清一家备下四菜一汤热情地招待亲家母。吃罢饭岳母也没急着回家,留下来陪女儿。
第二日清早,祺清和平日一样,照例早起后在房前院中练剑。在王老爷子去世后,她们仍住在后院,王丰和新媳妇住在前院。这后院的院地是宽敞的,足以使她伸开手脚,不受拘束。她几十年如一日每天早起后就去练剑,这一成了她保持不变的习惯,住到这大通坊的宅子,她也没有丝毫懈怠。
她的那件旧衣因穿的时间长了,都有些发糙,今早在她习武时,不小心在肩头处被绷开了一条缝,但要不细看也不明显,她也不在意,习完武后又去忙别的了。可是在她闲下来回到房后,丹娘却看到了她衣服上开裂的缝,丹娘就让她把旧衣脱下换上新的。
祺清看了看自己身上的衣服,说:
“这衣服还可以再穿几天,扔了可惜。”
见她舍不得丢弃这衣服,丹娘便拿了针线拉她到窗前,站着给她缝补那裂缝。
望着丹娘在眼前认真缝补的神情,祺清心中一动,伸头过去,在丹娘前额上轻轻吻了一下。丹娘瞅她一眼,微笑着推她站好,说:
“别乱动!”
祺清便也不再乱动。两人的动作,对她们来说本是很平常的一个举动,却不想被刚进到这后院来的亲家母看到了。
平常祺清为了与王丰夫妻他们彼此的方便,省去了许多她和儿子儿媳间的规矩俗礼,所以,一般这时候王丰他们是不到这儿来的。
而这位亲家母却是个很随意的人,她到后面祺清她们院里来,既没有敲门,也没有先给她们给个声,她从自己昨晚睡的房子中出来,想和祺清她们聊天就直接进来了。
而以前,王丰来找祺清时,总是先在院门口唤一声——这是祺清给他自小教的规矩,然后才进屋来。也许,祺清和丹娘已经习惯了这样,所以今日有点儿大意。
王丰的岳母来到屋前恰巧从窗口望见了她们的举动,她很是惊疑。她是上了年纪的人,听过的事多,见过的世面也广。前几次来祺清家,她就赞叹她们姐妹情深,如今再看到这二人的眼神及神态,怎能是姐妹之情可比的。这岳母踌躇了一下,就悄悄退走了。
祺清在转头时,从窗内望到了亲家母的背影:
“那不是亲家母吗?她怎么没进门就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