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书 作者:馨泊【完结】(11)

2019-03-31  作者|标签:馨泊 励志人生

  宁致想让霁夏补补课,预习一下高中课程,可霁夏坚持要买点高一的书和资料自己看,也就带她买了一摞,霁夏随身携带。她到了这里还是姐姐,她的这个小弟淘气的厉害,在游乐场玩,霁夏还在捧着书看。在家宁致有时会盯着霁夏走路,盯着她躺着,看书,想把她看进心里似的。偶尔也会和夏弟玩,就把轨道连接一地,放上了汽车满地的在“翻山越岭”,极不容易的到达终点。有时会盯着夏弟学习,看着他写作业可真是难了。但实际就是那样一天一天很快过去了,终于到了要分开的时刻了。

  早就知道这一天很快就会来了,但当到时,心中的难过,那种割舍无以言喻,宁致深深明白,霁夏一定过的很好,而且她此时的条件远胜于在宁致这儿,然而,那又怎么样呢?伤心丝毫不会因为任何条件、生活的优越而有减少些许,但宁致得忍着。宁致看见霁夏的眼泪吧嗒吧嗒往下掉,宁致假装冷淡地说“说好了,咱们谁也不哭,”说完赶忙看向了车窗外,宁致眼泪也凝结在眼底,不受控制的涌了出来。一到车站,宁致以最快的速度下车,头也不回地进了站。直到上了火车,宁致才失声痛哭了起来,就如此刻的霁夏也在家里悄悄落泪。

  宁致觉得七魂没了八窍,,仿佛那一刻失去了所有,抽离了灵魂的躯壳犹自动来荡去。宁致真不知该怎样让自己面对这样的选择,也不知伤在哪里了,只剩下了疼,体无完肤的疼。也不能思考了,仿佛思绪就落在了一个点上:霁夏是真的不在身边了,她是真的离开了,这次只剩下宁致一个人了。就那样,眼泪干了又湿,湿了又干,一次又一次地落下。

作者有话要说:  

  ☆、落实学校

  

  倦鸟归巢是霁夏最真实的生活,而宁致却陷入了无边的伤痛之中,一回家,角角落落都是霁夏的影子,总感觉她还在身边,从不曾远离。宁致根本没办法呆在家里,抬眼泪,低头泪的。把霁夏的衣服一件件地拿出来,还有她的学习用品,收拾好给她邮寄了以后,就失魂落魄地逃回了娘家。

  宁致妈劝她“就算霁夏留在你身边,也是三年而已,你还不让人考大学了?上了大学你也跟着啊?”宁致哭哭啼啼“三年也好啊,我就是不想她离开,”宁致妈“孩子大了,总要离开家的,那你们不也一个个的不在我身边么,我能留下你们哪个?”这句话倒是让宁致有想法了“要不我回来吧,霁夏一走,我就觉得没有家了,她在哪儿,我的家就在哪儿,她不在,我真不想呆在那儿了。”宁致妈“你回来霁夏也不在,那怎么办?”宁致仍然哭泣不已“可我觉得都回不了那个家了,哪儿哪儿都是霁夏。”宁致妈也不知说什么好了,也就只能坐着,看着宁致在那里口不择言,无理取闹。后来,宁致妈又采取了另一种劝说的方式“你也不想想,她在她爸那儿多好,你不说人家能找好学校,生活条件也好,你就不盼个孩子好吗?”宁致啥都明白,这个理她哪能不懂“再好我也看不见孩子了啊。”宁致妈“你这懒得啥似的,这回你可不用早起了,十多年了,你还没个够?”宁致止住了哭声“也是啊,怎么就没个够呢?”就这样,宁致妈天天和劝解员似的,宁致呢,一会儿哭,一会儿闹地折腾了好几天,渐渐地有所好转了。霁夏天天打电话报告行踪,语气兴奋喜悦,丝毫听不出伤感:今天哪儿也没去,乖乖在家预习功课呢,她说英语和以前大不一样了,还不知道其它科目呢,现在能看多少就尽量多看点,心里七上八下的,特别紧张,怕到时课程突变,应接不暇。宁致就说:“不行,你还是去提前补补课吧,这又不是小学,初中,肯定所学内容深了,有老师指导,会事半功倍的。”霁夏不同意,主要就是不想有条不紊的上课下课,在家多自由,还能随心所欲地玩,这才是她不想补课的真实理由。又说那天出去玩了会儿,还看了个电影之类的。半个月后,而最重要的学校终于落实了,不是广场边那个学校,而是去了一所实验高中,霁夏特意申明,也是一所省示范性高中,仍然是名校之列。真是兜兜转转、百转千回、峰回路转,五年后,霁夏又去了实验学校。好像从原来的实验小学一跃就直奔了实验高中,好像生活在和霁夏开了个玩笑,而更现实的是生活赐予了霁夏一份向往不已的未来。曾经她是那样的失落,她是那样不止一次的怀念着那所实验小学,霁夏说她爸刻意为她选的,说环境好,校风有口皆碑。宁致赶紧告诉了她妈:“都找好学校了,霁夏高兴的不得了,听说是一所名校。”宁致妈:“现在你还有啥不放心的,人家那也是当宝贝了,你以为就是你一个人的了。”宁致:“我有时真会那么认为,总把霁夏当成了私有宝藏。”

  是的,宁致尽管伤心甚至连肺也伤了,但霁夏却是充实的。她能有个好高中上比什么都重要,这也是宁致最大的心愿。理智是有的,眼泪也从地上转入了地下。霁夏得偿所愿,宁致就感同身受。

作者有话要说:  

  ☆、军训

  军训对于霁夏有着极大的诱惑,有的孩子们上初中时就有过军训的经历,当时霁夏就羡慕的不得了,这一次,终于自己可以亲身经历了。

  起初,她兴奋的无以言表,把身着一身迷彩、英姿飒爽的照片炫耀似的发给了宁致,那种无比渴望的、激动的神色一览无遗。一个星期后,就有了切身的体会了。“妈呀,我可不想再有第二次了,你是想不到我有多累,那简直是太恐怖了。”宁致“说说,到底是什么把你满腔的热情浇灭了。”霁夏一五一十的在电话那头诉说“我跟你说呀,那个部队说起来还是挺美的,特别的宽阔,满场的石子夹杂着绿油油的小草。咱还是说那教官吧,刚开始,我挺喜欢他们的,挺温和,挺友善的。可一到训练马上就变身了,一下子从凡人变成了超人,那直挺挺的站姿实在是折磨人了。要求我们站那儿动也不许动,谁动教官就严厉地训斥:动啥动,想动就打报告,要不罚你们站一小时。跑步就更不用提了,好多同学都晕倒了。”宁致打断“那你呢?没事儿吧?”霁夏很自豪“你姑娘我至于吗?我一直是坚持到底的。”宁致不大相信“要说你也够缺乏锻炼的,可见,你们现在的孩子们都养尊处优的,这一下就都趴下了吧?”霁夏赞同“可不,我现在才知道我还算体质好的呢,你说这也就罢了,累的都快倒下了,饿的都前心贴后心了,想吃个饭那才叫难了。教官一声令下,我们拿着个饭盆左拥右挤的下楼了,教官一看时间:太慢了,重来。天哪,这一次两次也就算了,可我们重复了五六次才算勉强过关,从来不知道吃一顿饭会如此不易。当我们打到饭时,个个都热泪盈眶了。哎呀,我觉得那个教官就是铁石心肠,真能下得了黑手。”宁致“现在知道,家里多舒服了吧。”霁夏立马回应道:“是啊,我那时就想着快点回家呢,那地方可真不能呆。不过,我们走时,连教官眼圈都红了,真觉得挺舍不得的。”宁致“我觉得,你们这军训也就是对你们的一次超强训练而已,那他们平时每天都过着那样的生活呢,哪里有需要哪里就有军人的身影,现在,是不是有一种感觉:佩服军人。”霁夏“是啊,绝对有。他们太不容易了,不论严寒酷暑,都会坚持训练,我觉得军人的职业是个崇高的职业。”宁致有感而发“军人是一个国家的脊梁,有个自然灾害啥的他们那是首当其冲的。国家每年都不断有纪念先烈的活动,像现在属于和平年代,那战争年代他们可是英雄。冲锋陷阵,抛头颅,洒热血,保家,卫国,倍受爱戴。”霁夏及时阻止“你又想给我上课了,妈妈,英雄真的不好做啊。”宁致:“我又没要求你去做个英雄,你能懂得和平的来之不易就不错了。”

  霁夏由最初的万分期待而到了“血泪控诉”,宁致就想,这开学前的军训也是对她们的意志的一次磨练吧,让她们学会在身心极度疲惫之时仍然能奋勇向前,激发了她们的潜能,同时,更加珍惜今天和平幸福的生活。

作者有话要说:  

  ☆、泪水伴随奇迹

  

  如愿以偿,顺水顺风的进了霁夏理想中的学校,霁夏不住的向宁致夸耀她的学校:我们学校可大了,教学楼也漂亮,我们教室里有大电脑,寝室的条件没的说,操场宽阔而清新,总之,一切都是霁夏希望的校园设施,一应俱全,属于心满意足的达到了她的要求。

  然而,接踵而至的就是最重要的学业了。霁夏又一次面临了巨大的挑战,那就是再次面对转校而带来的困境。这一次真的是一次极大的,而难以短时突破的极度困顿。霁夏的总结是:妈妈,我好像以前没念过书一样,似乎和初中的课本都没有任何的联系。尤其是数学,我一句也听不懂,我真不知老师在讲啥了。下课一看见那一张一张的数学卷子,脑袋都涨裂了,一道也不会做。就算课上有的似乎是听进去了,但没有会做的题,我好像进入了另一个星球。宁致没有太大的反应:没事儿,你刚转到那里,可不得适应一段时间,小学你还得花时间去赶呢,更别说是高中了。慢慢你就听得懂了,心里不要有压力,你是谁啊,是超人霁夏啊,我相信你。宁致在电话中鼓励霁夏,也确实是宁致的心里话,因为霁夏所经历的转校绝对是为数不多的、像她这样的辗转吧,如果以前的每一次转校霁夏都能应对,而这一次也一定能渡过。

  事实并不如宁致想的那么完美,简单。起初霁夏只是不停地诉说着她的难以应付的学习,后来,每次都是哭着开始,哭着结束,因为一本数学书转眼就讲完了,她依然没有丝毫的进展。这次的月考数学她是倒数第一,从正数第一落入了倒数第一的境地,霁夏无论如何也无法接受。霁夏动摇了,她想换班,她觉得她们数学老师的授课方法不适合她,她绝对不能毁在这个老师手里。可惜,夏爸极力反对,说是当初可是给她找的好老师,绝对不能换。霁夏真有些伤心欲绝了,幸好其它科目还算能跟得上。高一上半学期的期中考试,霁夏排在了全校137名,宁致觉得这也很不错啊,这也属于好学生行列么,就不停地夸霁夏,偶尔提到数学,宁致也会疑惑:真不知为什么会这样。

  这高一的上半学期伴随着霁夏的眼泪,宁致的揪心,虽然如此短暂的时光,却觉得漫长而难熬。其实不止一个孩子这样说:从初中到高中真像是一个跳跃式的过渡,何况霁夏还得有一个省市的跨越,其艰难不言而喻。

  奇迹在霁夏的字典里有了淋漓尽致的释义。数学书的第二本一开讲,霁夏就听懂了。她说她像往常一样听课,但就是一下子会了,而且一点一点,逐渐把第一本数学书所学的知识也拾了起来。这对霁夏而言觉得真是一件不可思议的事,她几近颓废的心再一次被激活。电话那头又传来了霁夏热情洋溢的话语,宁致自然是喜不自胜了。宁致不止一次责备自己,如果孩子不经历这样的转校或许就不会有如此的伤心、绝望,如今,这突如其来的喜讯,太震撼宁致了。两个人都沉浸在喜悦中,喋喋不休地诉说着这一段时间彼此的彷徨、无助。

  而到了高一上学期期末时,霁夏给宁致发来了成绩单,全校排名10,宁致就开始埋怨霁夏:这孩子,发个信息也能少个零,唉,这还能干个啥。迫不及待地想训斥霁夏一顿。拨通电话后,就质问“你确信那信息没什么问题吗?你也太不把我当回事了,就是随随便便的打发一下了事了。”霁夏大惑不解“怎么了,妈妈,我哪儿惹你了?”宁致指责霁夏“你再察看一下信息,你居然能少发一个零,你说,是不是又在糊弄我了?”霁夏呵呵乐了“妈妈,你的想象力未免太丰富了吧,我很确定地告诉你,我发的信息:就那成绩单一字不差,你也太小看你姑娘了吧。”宁致由不满转为了不信、惊讶“你是说考进了全校的第10名?而不是第100名?”霁夏认真回答“妈呀,是10,你别想多了。”宁致简直要激动地跳起来了,说实话,就算霁夏考了第100名,那也是大有进步啊,这从137名一跃就进了前10名,宁致“别人坐飞机就够快了,你这是坐火箭了呀?我真不敢相信。”霁夏不置可否“那是,我呀,坐神舟了。”如果霁夏在身边的话,宁致绝对抱起她转几圈,太难以置信了。宁致又在那讨教绝招了“这是怎么回事呢?你倒是说说,”此时霁夏倒是显得颇为冷静了“妈妈,其实我还是按部就班的随着老师的步伐走的,但蓦然间就全懂了,我也很惊讶,主要就是数学,我真差一点就被它给击败了,还有你那叹息声也不止一次让我流泪。”宁致确实在霁夏哭诉的电话中叹息了无数次。霁夏的控诉让宁致明白了,孩子在困境中不需要叹息,也不需要更多的语言,也许,只需要一句:相信自己,会好的。或者就默默地听她倾诉,默默地陪伴就好。


加入书架    阅读记录

 11/25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