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时明月同人)为皇+番外 作者:掠过明月【完结】(12)

2019-04-03  作者|标签:掠过明月

  静等暖风来:哈哈哈哈还有明代异端思想家李贽的一句:始皇出世,李斯相之,是圣是魔掀翻一个世界未可轻议。摊手,总觉得秦被汉黑惨了。

  纪明月:我也这么觉得,鲁迅先生不有句话嘛,大致意思是说新主子一上台奴才们为了讨好就把旧主子批判的一无是处。

  Athena007:无所谓,秦始皇的功绩但凡学过历史的便不能抹杀,而且也越来越多的人客观去对待了。

  凉髁:三皇之皇,五帝之帝,因他奠定了中国两千余年政治制度的基本格局,就这一点就让人佩服了。

  凌九宸:脑残粉才不管这么多,不管不管,我就是喜欢他!他是我一辈子的男神!

  薄萝:可怕的脑残粉……

  若瑜:呦呦呦,你不是?笑。

  薄萝:……

  浅时: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一样一样的啊。

  ……

  ——你为什么不死?

  ——该死的是你!

  不恨却不代表不记得那些过往,原来他不是被人人厌恨的啊。

作者有话要说:  我有毒,真的,我……又想去写另外的了QAQ

  ☆、永为利器

  恍然一梦。

  睁开眼只见天幕深蓝,悬着皎皎明月,微风C_ào动,倒颇有些静谧平和。

  年轻的将军立刻看了过来:“陛……”又及时改口道:“先生。”目中多是关忧。

  蒙恬出身名将世家,其祖父蒙骜、父亲蒙武均为秦国名将,蒙恬的祖先是齐国人。他的祖父蒙骜从齐国来到秦国侍奉昭襄先王,官至上卿。庄襄先王时蒙骜作为秦国将领,伐韩,取成皋、荥yá-ng,建立三川郡,二年,蒙骜又一气攻取了三十七座城池。

  蒙恬的父亲曾学狱法为狱官,负责掌管有关文件和狱讼档案。

  祖祖辈辈、统一天下的大业中,蒙氏一族为秦国攻城略地,出生入死;为秦国疆土的开拓,天下的统一立下汗马功劳。

  不管那一世,蒙恬及蒙氏一族尽忠于他、于帝国,普天之下最得帝王信任的便是蒙氏一族。

  ——大秦的城墙没有你的立足之地。

  以及那封书信:海月小筑及ch.unr.ì大祭,兄防卫社稷,御敌杜微,可谓公告,令人敬拜。

  皇帝陛下奉先烈之业,平六国之乱,创不世之国,乃天下之幸。

  然,帝国江山如画,久有窥探之辈,欲图染指。

  公子至北古军中,却中奇毒,处境凶险,可见帝国重器,内忧外患。闻公子扶苏言戍边督军之际,曾得兄警言,蒙恬于千里之外,尤感兄一片赤诚,故斗胆相告,万望慎察。

  帝国之忧,外有狼族肆虐,尚非心腹之患。而朝内隐疾,却更凶险,鱼目混杂,忠j-ian莫辨。

  蒙家世代深受皇恩,虽肝脑涂地无以为报,自当在边关外御强敌,力保公子安危。乞请将军务必为皇帝陛下分忧,亦不枉吾等卑贱之躯今生以帝国军卒之名立于天地之间。

  弟蒙恬顿首。

  如何不信?从一开始便将赤忱热血献给他、先祖及帝国的将军、家族。

  即便是白衣素袍也染了高高在上的沉寂遥远。

  当他沉寂无言,天地万物也随之静籁,一群人不觉停了所有动作。

  蒙恬目光渐渐放柔,他的祖父从齐国来到秦国,蒙家世代深得帝王重视,他自幼的教导最重要的便是忠君爱国。

  蒙家世代、永生永世是帝国的利器,帝王所指纵然十死无生亦一往无前。

  十三岁那年他跟在父亲身后于垂首时偷偷看那生长在赵国终于回到秦国的少年,清瘦到了羸弱,薄薄的嘴唇微微有些苍白。

  他站在那里,目光平静渊定,似乎包容了整个天下。

  在那一瞬间有一个声音响在心底:忠于他。

  成王成帝,他看着帝王一步步走来,六世之基,他成就了帝国至整个天下。

  种种艰难,也只有他们记得清楚。

  嬴政从恍惚中回过神,抬眸便见一群人个个小心望着他,像是怕惊扰他一般停了所有动作。

  ……这是在做什么。

  大概是夜色太好,竟觉得这样的神情动作分外有趣。

作者有话要说:  蒙恬将军不是秦时明月颜值很高的角色,太过坚毅的面容,但我超喜欢他!2333然后喜欢扶苏是因为那句:休伤我父王。

绝对父控啊2333

喜欢一切对陛下忠心的人。

在我的理解中陛下应该是一心只有帝国天下的人,因为我想到他就只有他和他的帝国,父母妻子儿子……似乎是可有可无的,在某些方面他是孤独的,但是他不会觉得难以接受,因为他只是为了帝国。然后宽容很懂得放手,没有那么多兔死狗烹的心思,很懂用人之道。

233我都不敢写,我没本事写出陛下的风姿,揉脸,剧情文笔我自己都不忍直视,但是……既然开坑了总要写完,2333对待男神简直一万个小心,不敢写啊

  ☆、以刑止刑

  虽然未笑但眉目却罕见有了平和,他是太过深沉遥远的人,这样教人看清的神色变化对他而言,寥寥可数。

  这样的疑问从一开始就有了,不管是刚刚回到秦国还是成为秦王,都不像是那个年龄所有的表现。

  即便是天生的帝王也该需要时间成长,但这个人似乎用不着,冷静理智的更像是高效j.īng_确、永不停歇的机器。

  他是为了帝国而存在的机器。

  是有人这么说的,那是这世间唯一离帝王最近的人。

  如果说前世今生的变化,不过是政策上的更改。

  前世他做了许多和如今一样的事,律法、集权、定礼……有的事之前看不清,重来以旁观者的身份细细看过却是一目了然。

  从政局到人心。

  而这样的结局他始终铭记在心:胡亥继位后赵高独揽大权,厉行督责术,继而暴/乱之风席卷了整个帝国。

  手执耕具的百姓换了刀剑兵刃,在血色朦胧中新的朝代来临。

  这一次要改变的除了前世耗费了太多时间兵力走了许多弯路的行策军事——那些弯路浪费了他太多时间,于是到了最后不甘、不怨。

  扶苏还没有足够的能力继承帝位,还有太多事没有完成,他怎么能倒下?入了魔障,求取长生。

  长生一事太过虚无缥缈,即便有也不可得,那么快些完成一切,一刻时间都浪费不得。

  十三为王,而后六国之战,七年扫平六国,十年稳民定国。

  除了这些,还有将匈奴的威胁彻底消失,他怎么容许这些游牧民族觊觎这如画江山。

  而那些叛逆分子所形成的墨家、儒家、兵家……头悬利器会让他们更清醒些。

  百家相互制约、相互平衡,各有各的用处。

  以刑止刑、以杀止杀——这是法家重刑,并非帝王之道。

  何况若尽杀了难免又要出现叛逆分子,他们也许会说着大义天下,但实际不过是为了个人的爱恨情仇。倒不如留下他们,不管是那一方,唯有抓在手心,得适留白。

  扶苏既已为帝,如今又有许多更改不同想来那样的结局不会再有。

  这天下从不是如此之大。

  开疆扩土是扶苏的责任。

  六代先王分别为天下的统一打好了底子,因为诸位先王才有了如今的天下一统,他也希望留给扶苏的是最好的帝国。

  最坚固的盾用来保家卫国、最锋利的剑用来扫平四夷。

  嬴政微微抬头,望向了深蓝的天幕,目光深远。

  章邯虽是兵家人却不在战场历经杀戮,而是混迹于江湖,磨砺兵道。

  出现在秦王面前还是在李斯的引荐之下。

  最弱为韩,最强为秦。

  人人知道。

  那时正是天清地阔,他第一次看到秦王,那个时候他已听到了很多传闻,有几分夸大,但也的确是真实的事迹。

  残忍无亲。

  意外的是很英俊漂亮的青年,那双漆黑的眼睛如同深渊,是映不出万物的寂静也同时是包容了整个天下的平和。

  蒙恬对外军事、蒙毅谋划国内政事,他则成为影密卫的头领,虽无官职却直接接受帝王的命令。

  他和影密卫是为了保护帝王而存在。

  是至高无上的荣耀。

  下一刻嬴政收回目光看向深林某处,而在此刻蒙恬、章邯以及六位影密卫皆伸手握住了自己的武器。

  在看清来人的那刻,又松了神情,面容英俊,沉寂寡言,整个人带着近乎烟灰般的死寂晦暗。

  韩信。

  他为什么会在这里?

  这才注意到对方眼里也有着意外,对方行礼作揖:“先生。”

  韩信、张良、萧何并称三杰,韩信更是被称赞为国士无双,这样的人若为帝国效力自然再好不过。

  只是张良韩信似乎对朝堂并不感兴趣,于是一个在小圣贤庄闲云野鹤一般,一个行走于江湖以影密卫的身份游走于以农家为首的百家之间。

  潜龙在渊,韩信不如说是为了等待更好的时机,而张良说是闲云野鹤怕是不太正确,他毕竟是韩国人。


加入书架    阅读记录

 12/34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