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传(四)
穆染天大惊!“这个不行!!”
想要收手,已是来不及。熔月一把夺过晨曦剑,一挥臂,那一个“天”字就再也了无踪迹。
“你……”小皇子的心终于再也翻不起一丝涟漪。话卡在喉咙里,然后就是无尽沉默。
原来他竟然犯了这样严重的错误。两人自此,恐怕连朋友也称不上了。
想,两年多前,在皇宫擂台与他第二次见面。没有了第一次见面时的单纯好玩,只一场比剑就结下了友谊。那时的惊艳,慢慢化为如今的爱恋。这晨曦剑上的刻字便是那时友谊的象征。
“我刻一个‘月’字,送给你。”
“那我就刻一个‘天’好了。”
然后,晨曦剑上,便有他亲手刻下的,自己的名字。
所有的一切,就这样,不复存在了吗……
熔月并没有停下动作,他拿起晨曦剑,显然,那一个穆染天刻下的“月”字他也不打算留。
穆染天双眼无神,手却死死握住剑刃,鲜血直流。
“求你……求你……留下……”
熔月眼光颤抖几下,终是松手。
许是小皇子的执着打动了他,许是他本就不舍得。月晏剑上的刻字就这样留了下来。
齐熔月很少生气,一旦生气,便是毁天灭地。乐阳府小世子的脾气,穆染天多少了解一些。不敢再奢求原谅,只要那个字还在,就够了……
或者说,他此刻已是身伤、心更殇。只感觉压抑许久的爱意爆发出来,然后就陷入了再也无法前进一步的尴尬境地。
最后,竟然连曾经的情谊,也都输光赔净。
如此便结束了吧……
他再也没有理由绑走面前这个人,阻挠联姻。这一切,都与他无关了。
齐熔月收剑。走到篝火旁,将衣服穿好。转头对穆染天说,“如今已经试过了。便是这样的结果。所以,真的不行!”
穆染天双目无神,点点头。
然后二人一齐往回走。没了来时的兴致盎然,两人一路无言。
行至长河岸边,先前袭击他们的人想来是没有在小舟附近寻到尸体,竟是没走。
这一点,齐熔月没有想到!
而穆染天此刻,已经心无所恋,对一切都毫不在意。竟然连有人袭击,都不曾发觉。
齐熔月一人抵抗着不断射来的箭雨,大喊,“穆染天!”
这一声,喊回了小皇子的一点神智,他拿起剑下意识保护着身侧的人,然后挂彩而归。
看着受伤的人,齐熔月的心一点点沉了下去。他怎么也不没想到,小皇子的感情不是生便是死,根本没有“无”这样一个中间状态。
心殇过后不是无情,而是心死。
如果是这样,那他走了,这人岂不是就要寻死?那他一切的努力不都白费了……
拉起一只不复温热、有些冰冷、满是血迹的手,齐熔月踮起脚尖,轻轻凑上穆染天的耳边,说。
“如果你能陪我同观一次龙舟庆典,我便原谅你。答应你今日所言。”
“如果你能陪我同观一次龙舟庆典,我便原谅你。答应你今日所言。”
“我便原谅你。”
“我便原谅你……”
“答应你今日所言。”
答应你今日所言!
一瞬间,一道强光刺穿死寂的心!天上地下,都是一片耀眼的白!
穆染天的眼中燃起熠熠发光的神采。
他惊喜地侧头,却发现说话之人已经走远。墨黑的战马上,那一抹月白,那样令他心醉。
“如果你能陪我同观一次龙舟庆典,我便原谅你。答应你今日所言。”痴痴默念这一句。
然后若有所悟。
“那就是说,你肯定还会回来了。”
“龙舟庆典,那是要一统天下之时方才能够做到的事吧。”
“原来,你要我一统天下。”
乐阳府的小世子,向来一诺千金!
穆染天再看一眼远处的背影,带着傲然天地、气贯山河的决心,转身。
齐熔月,我穆染天已经决定了!
我要以江山为聘!
这一生,定要让你嫁给我!
然而,他不知道,小世子也有说荤话的时候。
这一个转身,竟是……经年……
旧历,大夏秉天三十一年,五月初六。
这一日清晨,一顶花轿在犬戎和乐阳郡众士兵的簇拥下,悄悄离开了。
齐熔月代姐出嫁,踏上去往戎都犬封的征途。
途中有人故意走漏了消息。
五月初九。
长河以南传遍了乐阳府与犬戎联姻的消息。而乐阳府就在京都以西三十里!也就是说,戎王很快就可以拿下京都,大夏便会真的灭亡!
这个消息一出,纷乱的皇族惊恐地聚集在一起,誓死抵抗强敌。
皇七子穆染天回到京都,共谋大业。开始了,他通往帝王的漫漫长路。
五月二十。
得知被戏耍了的戎王狄裘命人将乐阳府郡主齐宝月吊在犬封城楼之上。
然而大夏局势已变,皇族联手,势不可挡。犬戎再如何也是难以攻破京都了。就连已经攻下的十九郡也是岌岌可危。
那一日,被吊在城楼上的齐熔月,面朝南方,浅笑淡然。
他一人,换穆氏皇族短暂联手,共抗戎兵百万铁骑。当真值得!
然而,他放弃刺杀戎王狄裘,生生错过报仇的大好机会。又真的悔恨终身……
六月初三。
大夏皇七子穆染天率轻骑五千,从边关邺城一路攻入戎都犬封。
他的一把晨曦剑嗜血如修罗,遇佛杀佛遇鬼杀鬼,无人能挡!
到达城楼之下时,已是孑然一身,当枪匹马。
这一战晨曦剑方才有了修罗刃的别称。这一战,更是穆染天真正进入天下人眼里的一战。
相传,这一日,他以一人之力为锋,杀戎兵近万,将大夏的军旗插上了戎都犬封的城楼。
无人知晓,那一日,十五岁的少年在城楼之上对着天上的月亮,放声大哭!
那一日,他救下的是真正的齐宝月,而不是他的熔月……
再然后,便是七年。
旧历,大夏秉天三十三年,新帝十七岁,退戎兵以邺城关外,尽收长河以北十九郡失地。
旧历,大夏秉天三十六年,新帝二十岁,稳关中内乱,平长河以南各方叛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