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次的报料,比说警方抓错人更加劲爆, 并且有图有真相。
放出来的照片,先是一栋被炸飞,烈火熊熊的建筑物;第二张则是火灭后, 从烧成灰烬的废墟里抬出一具具枯炭般的尸体;最后一张,却是孟衍一身笔挺西装,面无表情地目视前方——而他手里,则握着一个遥控器样的东西。
从照片的背景来看, 孟衍当时站的地方,应该就在那栋爆炸建筑物的附近。
网上诡异地沉寂了一秒, 接着评论以井喷式爆发。
“那不是6.11事件?前面两张照片当时新闻上就有,最后那张照片是谁?那个男人拿着的不会是遥控器吧,难道是凶手?”
“楼上别胡说,当年那件事根本就没有抓到凶手, 警方说是恐怖分子所为,这些来一直在追索,希望能抓到当时引发那起爆炸的凶手。”
“你们别瞎猜了,照片上的男人可能只是Cosplay, 别人家拿个砖头样的东西就当引爆器了好不好?一个个那么会异想天开,怎么不去当编剧啊?”
“楼上留言诡异,是真嘲讽还是真开脱,颇令人费解啊。”
……
种种言论,最后汇成一句话:
别只放三张图,有本事上能把人钉死的实锤啊。
报料者不负众望,果然在评论最激烈之时,又一个重磅炸弹放出——那是一段视频,有图像有声音的那种。虽然画面不甚清晰,可还是能轻易辨认出,视频里的男人,就是第三张照片里的男人。
“孟大组长,那两栋房子里的人命,可就交到你手里了啊。你要想清楚,按还是不按;按的话,又按哪一个好呢?”
话音刚落,画面转变,屏幕上分成两幅画面,分别是两个布置一样的房间。不同的是,其中一个房间是十几个孩子,全都四五岁的样子,有的似乎在睡觉,有的害怕的在哭泣;另外一个房间是七名成年人,有男有女,他们或坐或立,脸上满是焦躁和恐慌的表情。
“你有10秒钟时间思考,嗯,现在只有7秒了。别急呀,我一点没有催促你的意思。”
只闻其声不见其人,视频里除了孟衍之外没有第二个人,但观众能清楚听到另外那个人的声音——声音虽然作过处理,但语调听着格外欢快。
而从视频一开始,孟衍却没有说半个字,如果不是下面进度条在走,简单要让人以为这是张照片。
倒计时数到“5”时,孟衍开口说话了,声音听起来很平常,没有丝毫紧张在里面。
“不用数了,我想好了。”
他一边说,一边按下遥控器绿色的按钮。
画面再次一转,先前七名成人的房间被热浪冲击,屋顶掀飞,瞬间陷入一片火海。
单看照片的冲击远没有现场直播来得大,虽然那也只是瞬间,可隔着屏幕似乎都感受到了那股扑面而来的巨浪——不仅能焚烧一切,威力大到甚至可以直接将人炸成碎片。
网上大部分观众沉默了。而不知道这是当年6.11事件实播的人,还打出字来感叹:
“哇塞,这是什么电影特效,简直堪比好莱坞。”
画面最后定格在男人嘴唇抿成条直线,看不出任何情绪的脸上。
还有一段不知是幸灾乐祸还是感慨的话。
“哎呀呀,你动作这么快做什么,兴许最后一秒我改主意了呢。七条人命呐,在孟大组长这里居然连10秒种的思考犹豫都不值得——”语气陡然一转,兴奋地抬高尾音,“果然是做大事的人,我喜欢。”
视频到此结束,和前面的报料不同,这次除了放上视频,报料者没有附带任何文字说明。
显然这名报料者很了解网民们的特x_ing,也非常相信他们的能力和决心——强大的脑补能力,和伸张正义的决心。
6.11事件的相关细节很快被扒出来,照片上男人的身份也随之扒出。得知他是特别行为分析组组长,网上一些人对着他的照片花痴,一些则更加言论刻薄起来。
稍微理智一点的还能保持基本怀疑。
“只听到声音的那个人是谁?莫非是当年爆炸案真正的幕后黑手?他最后说的那句话是什么意思,10秒钟选择,是跟那个孟组长达成什么交易了吗?”
“所以说爆炸是那个姓孟的男人引爆的?是幕后黑手逼他选择炸两个房间其中的一个吗?”
以上言论只占极少部分,绝大多数已经激愤难言,一副恨不能去刨人祖坟的架势了。
“我c.ao,这也太特么丧心病狂了点,眼睛都不眨下,直接爆掉七条人命。”
“这人是警察吧,有没有脑子,别人叫做什么就去做什么,那让他去死他去不去啊?居然真的听话地按下遥控器了,七条人命,眼睛都没眨一下。”
“这样冷血的人怎么配做警察,天呐,6.11事件的真正凶手原来在警方,怪不得当年没有公报任何细节,被问到也只模糊过去。”
“杀人偿命,难道因为他是警察就不用给受害者偿命了吗?这样的杀人凶手,竟然还让他好好地多活了两年,真是令人震惊。”
……
网上的言辞越来越激烈,连之前真假凶手的争辩都被抛到一边——后来传出那个多重人格凶手是孟衍抓到的,替罪羊的说辞就更显得理直气壮起来,对孟衍的攻击也更厉害了。
似乎是在一夜之间,所有的矛头都对准孟衍。
许解守着电脑跟进一个通宵,犹对事件发展始料不及,除了震惊茫然外,他找不出其他更适合的表情。
6.11事件许解是看过案卷的。
前年的时候,有歹徒劫持一辆幼儿园校车,他们把司机和老师赶下车,带着车上的十五名儿童一起失踪。
随后这十五名孩童的家长一一接到电话,让他们拿自己来换孩子,如果报警的话,就让他们见不到自己孩子。
当时有五个孩子家长报了警,另外十个孩子家长按电话所说到了指定地点。他们在那里没有看到自己孩子,只有一辆车,并十只注s_h_è 器。这些家长被告知,如果想见孩子,就自己打一针,然后乖乖上车去。
最后有七名家长按歹徒说的做了。
值得一提的是,十个孩子家长去了十五名,有五对夫妻。最后决定上车的,分别是两对夫妻中的一名丈夫和一名妻子。
歹徒将七名家长和十五名儿童分别关在两栋房子里,并在里面装了足够炸飞屋子的炸药。警方找到歹徒关押人质的地点时,当场有两名警察被炸伤,其中一名送医院途中抢救无效死亡。
原来歹徒还在屋子周围埋了炸药,把屋子弄成雷区。营救人员误踩炸伤自己还是小事,如果不小心引起连爆,两栋屋子都会被炸翻天。
警方无法,只得跟歹徒谈判。
传到网上的视线只有很小一部分,许解看过完整视频。
——事件结束后,警方收到一封信,里面正是当时录制的完整视频。
当连通电话时,一个经过特殊处理的声音在所有人耳边响起。许解觉得,自己永远不会忘记那个仿佛孩子找到玩伴玩游戏时的欢快语调。
“既然人生这么无聊,不如我们来玩游戏吧。”
“游戏的名字叫作——扫呀扫呀扫地雷。”
对于怎么玩这个游戏,歹徒给出两条选择。
第一条选择,让十名警员进雷区排雷,只要顺利走到两栋建筑前,就算营救人质成功;
第二条选择,给出一些信息让警方分析哪里有地雷,两栋建筑分别关着哪些人质,结构是怎样的,炸弹装在哪些地方等等。分析完之后,再作出选择——炸哪一栋的选择。
当然也可以不选,那样歹徒会自己按下引爆器,将两栋屋子全部炸飞天。
单看两条选择,好像只能选第一条,毕竟那最有可能解救所有人质。而第二条不仅不救人,还要让他们自己动手炸掉其中一栋,怎么看都像是疯子才会做出的事情。
可惜,那人确实是个彻头彻尾的疯子。
他劫持孩子,不为得到任何金钱物质方面的赎金,就单只是为了好玩高兴。
当时孟衍是特别行为分析组组长,也是那次营救行动的指挥,他几乎没有怎么考虑的选择了第二条。
两条路,歹徒给出的时间都只有十分钟。当孟衍拿起遥控器时,歹徒很热情地告诉他,可以多给十秒钟考虑。
孟衍没有多做理会,直接按下按钮,有大人的那栋房子被炸飞掉,孩子们被平安营救出来。
事后孟衍给上级交待的只有一句话:
“那两个都不是他真正想玩的游戏,他真实的意图,是引诱我们做出错误选择,把包括营救人员在内的所有人全都埋葬在那片雷区。”
炸弹专家对现场进行过分析,发现即便是专业人员也无法在十分钟内排除屋外那些炸弹。而一旦不小心引爆其中一枚,两栋建筑都会被涉及,届时不说那十名排雷人员,至少屋子里的所有人都不能幸免。
而如果引爆的是关孩子的那栋屋子,依然会引起连锁反应,导致现场化为一片火海。
也就是说,在当时那种情形下,孟衍做出的是风险最小的那个选择。
然而,事情已成定局,分析却只是分析。
万一有人能成功排雷,在不触发任何地雷的情况下将所有人质救出来呢?
万一凶手只是吓唬他们,就算到最后一秒不做选择,也不会真的按下两个按钮呢?
上面有种种疑问的不在少数,对孟衍的处理也分成两个极端,闹得很大。如果不是顾忌到孟衍背后的身份,他最后或许就不是以休养为名离职那么简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