拣尽寒枝 作者:沉佥(上)【完结】(42)

2019-05-26  作者|标签:沉佥 情有独钟 复仇虐渣 穿书

  话说到这个份上,再推拒或否认,其实都没有什么意义了。

  原本便是算计好的。

  甄贤没有办法,只得喟然应声:“陆老板消息灵通,但甄贤只是个微不足道的小人物,不值得陆老板如此费心。”

  “甄公子这话可就不对了。你若是个小人物,陆某又哪里敢和你谈大事情?”陆澜笑意愈浓。他仔细盯着甄贤,不肯放过任何可以捕捉的神色变化,不紧不慢继续开口:“一晃这么多年过去了,公子可曾想过当年那桩旧案究竟是怎么回事?”

  “陈年旧事,何必再提。”眼看话题已无可避免奔着并不想重提的方向而去,甄贤当即拒绝。

  陆澜却挑眉,含笑时语声里暗藏的刺已不动声色冒出尖来,“可甄公子如今想要我做的事,与那‘陈年旧事’可是庶几相似啊,莫非公子以为陆某人不惜命吗?”

  遽然心悸,甄贤毫无意识地攥紧了双拳,连冷汗也全冒出来。

  所谓“陈年旧事”,无外乎是他甄家一夕之间满门尽斩的事。纵然当时年幼,依就犹在眼前。

  那是他并不想回首的惨痛过往。

  光y-in荏苒,白驹过隙。他当然也曾无数次无法自控地回想,苦苦思索,为何他的家人突然就从当朝权贵变作阶下死囚?为何他上一刻还在与殿下一起翻书习字,下一刻就能被投下大牢流徙千里,人生如此轻而易举就被颠覆?

  但始终不得头绪。

  他根本不知道当年究竟发生了什么。

  所谓伴君如伴虎,当今皇帝一怒杀死的人不计其数,唯有这一桩旧案,鲜少有人愿意说起。他只依稀听说,大约是父亲顶撞了皇帝陛下,惹得陛下盛怒,所以非杀不可。

  因言获罪,古之常有。

  他也无从知道,父亲当年究竟说了什么不得了的话,甚至让陛下动了杀心。但他一直记得,他被押解岭南以前,父亲轻抚着他的头对他说的最后一句话。

  人生一世,只要问心无愧,便可无所畏惧。

  这么多年了,他一直把这句话放在心里,告诫自己不可辜负父亲的教诲。

  陆澜问他的问题,他没法回答。

  为何要说“庶几相似”呢?

  他逝去的家人,难道还能与如今江南织造局这桩不可说的公案有什么关联或相似之处吗?

  甄贤几乎就要出声追问了。

  但他死死咬住了嘴唇。

  也许只是虚张声势,只是一个狡诈的商人企图在博弈中动摇对手以夺取主导权。他不能继续被牵人着鼻子走。

  他也实在一点都不想和陆澜说起家人与过往。

  心深里绝不肯与旁人碰触的禁地,便是在靖王殿下面前,恐怕也很难启齿,又如何肯允一个陌生人冒然探究。

  何况他如今,还有求于这个陌生人。

  甄贤再三深深吐息,努力使自己镇静下来,重新坐稳下来缓缓开口:“陆老板在浙江经营多年,不乏赈济灾民之义举,近年浙江倭患不断,陆老板更捐出不少米粮军用,桩桩件件……尽是爱国爱民心。”

  陆澜却似早已料知这些说辞,轻巧一声笑,眉眼间全是自嘲之色。

  “公子你不是信我。”他垂着眼,笑看着面前澄澈的茶汤,伸出一只手指,仿佛与香炉上盘旋的袅袅烟气追逐缠绕,薄唇一开一合,静静作下结论:“你只是觉得,陆澜一人的x_ing命,不敌天下人。”

  分明是x_ing命攸关之事,却说得如此轻松淡然。

  分明是难以琢磨之人,却在这一刻如此通透。

  无言自明,从前不相识,日后不相知,都无关紧要。哪怕是要故意做此以一人白身阻天下洪流的局,请君入瓮,也叫人不得不入。

  心下陡然一阵悸震,有个声音明明白白告诉他,他今日或可以拿到他需要的东西,但这局棋,他已然是输了。

  甄贤情不自禁咬紧了牙关,默然无言。

  反观陆澜依旧风轻云淡,丝毫没有共计生死的凝重。他只静了片刻,屈指在案上轻敲两下,笑语时嗓音柔和,“但陆某是个商人,在商言商,只要价码足够,什么都可以谈。”

  甄贤哑声问道:“陆老板想要什么?”

  陆澜浅笑,“织造局的卢公公最近在找一个人,若是谁能把此人交给卢公公,必是头功一件。这个人,我相信靖王殿下一定也在找。”

  甄贤问:“陆老板可知此人是谁,又是谁所指派?”

  陆澜微微摇头,“他是个宦官。”

  甄贤略一屏息。

  正如所料。

  张思远果然也来找过陆澜,不仅找过,恐怕此时人还正在陆澜手中。

  但陆澜不信任张思远。

  这也怪不得陆澜。张思远虽是皇帝陛下暗中下过密旨的人,明面上却还是隶属东厂。而只要是东厂的人,就绕不开司礼监。陆澜不过是一个民间商人,不敢贸然判断其中的势力角逐是常情。

  倘若陆澜死心塌地替卢世全办事,此刻早已将张思远交出去献给卢世全表忠心了。但陆澜却并未如此。或许是对与靖王殿下联手一搏有所想法。也或许只是在观望局势。要让甄贤来说,他觉得该是前者多一些。否则,他就不会也不能走到今时此刻这一步。

  心中略略思定,甄贤不由沉下嗓音:“靖王殿下想要的,不止此人而已。”

  陆澜点点头,并不立刻接话,反而像是闲谈一般,兀自说道:“公子前日在下山的路上,是否遇见几个东厂番子,还险些起了冲突?那些个番子是不敢对上峰有所隐瞒的,一旦瞒了定没有活路,所以这件事卢公公定已知道了。老狐狸精明狠辣疑心甚重,迟早会有所动作。靖王殿下虽是皇子,但毕竟头一遭来浙江。在苏州地界,能助王爷和公子一臂之力者,不多。”

  他忽然把话头转到这件事上,甄贤眉心一拧,不自觉绷直了后背。

  他和苏哥八剌下山来这件事卢世全用不了多久便会知道,他原本也并没指望能够瞒天过海,不过是赛跑罢了。

  但陆澜这样的说法,却是在倒逼。

  不止这一件事,打从陆澜接下他通过曾道伦送去的那枚翡玉到现在,一步步试探、观察,一点点释放信息,亮出自己的筹码,不断施加压力,都是在倒逼他退让。

  陆澜很清楚他想要什么,靖王殿下想要什么。

  而他却探不出陆澜究竟想要什么。他大概是可以猜测得到的,但猜测终究只是猜测。

  “陆老板,靖王殿下是个仁义明理的人,你……”

  到嘴边的话又消失在冗长的沉默里,甄贤颇为疲惫地按住阵阵刺痛的太阳x_u_e。

  陆澜静静盯着他看了片刻,叹息。

  “公子别误会,我不是在向王爷讨价还价。我是在求你。”

  他给自己续添一杯热茶,缓缓饮了一口,语声里渗出一丝苦涩。

  “我们这些商贾之人,皆是末流,许多事身不由己。织造局的差使,不在其中者以为是齐天的洪福,真正身在其中,才晓得所谓福分,不是可以为所欲为,而是可以‘不为其所不愿为’。公子来向陆某讨的那样东西,是陆某保命的身家,一旦交了出去,十有八九不得善终。唯愿公子能在靖王殿下面前保我,或许还有一线生机。”说到此处,他顿下来,又望住甄贤良久,终是自嘲苦笑,“为大义故,陆澜可以不畏死,但陆澜并不想死。”

  瞬间,如有热流灌入胸口,砸在心鼓上,激起澎湃的回响。

  这句话太真实,太坦白。甄贤当然知道人皆有求生之心,也料到陆澜不是求死之人,定会竭尽全力为自己的x_ing命留一条退路。他也见过慷慨赴死的铮铮铁骨。但他怎么也没料到,会有一个人,如斯质朴地在眼前对他说:我已准备好去死了,尽管我还想活着。

  无论经历过多少,无论无论过去多久,他大概永远也做不到看淡生死。并非畏惧,而是因为珍贵。因为其珍贵,所以勇烈。

  眼眶s-hi热得几乎要涌出泪来。甄贤平举双手,向陆澜郑重一礼,“陆老板太高看甄贤了。但甄贤……定竭尽全力。”

第21章 二十、不可为(1)

  卢世全要死死守住的,其实并不是他靖王嘉斐和安康郡王嘉钰,而是那个主动凑上来的绣娘萧蘅芜。

  萧蘅芜是人证,没有活口,无论她向皇子们说了什么,都是死无对证。他早已不是当初幼稚无知的少年,不会拿些不得实证的“莫须有”去父皇那里给自己找麻烦。

  所以,如今困住他的其实也算不上卢世全,说是这个萧蘅芜也未尝不可。

  想他身为皇子,堂堂靖王,竟然就在这里被几个宦官、婢女绊住了手脚,这司礼监之威,竟已要遮天蔽日了,简直可笑。

  可他又不能把萧蘅芜交给卢世全。

  区区一个绣娘,他并非在意她的生死,甚至并不在意能不能留住这个活口。证据没有了可以再去找更好的,仅凭一个萧蘅芜也根本动不了织造局,更动不了司礼监和东厂。但这个萧绣娘已经沾上了嘉钰,倘若放给卢世全,难免变成那些阉人构陷嘉钰以反掣他的棋子。

  这个女人,留下麻烦,放走也麻烦,怕是已没有别的选择可做。

  只是这样做,被小贤知道了,难免又要和他大大生一场气。

  一眨眼,小贤已走了两日有余,也不知现在是什么情形,好还是不好……

  卢世全不是吃素的,更不是个瞎子聋子,再耽搁下去,怕是就不好办了。

  嘉斐负手站在大殿中央,闭着眼。


加入书架    阅读记录

 42/84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