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琅琊榜蔺靖同人)诗一行 作者:阿不【完结】(113)

2019-06-14  作者|标签:阿不

他的心在哪里,他就往哪里走。那个人在哪里,哪里就是他的归处。

客栈老板见他满面春风,便问他:客官您终于在琅琊阁上找到差事了?

他笑了:是啊,找到了个适合的职位。

然后他便一路脚步轻快上了琅琊山,准备去寻孟掌柜帮他签个入阁帖。

这样,入阁的事情就算办好了。

一路上青山如黛白云环绕绿竹苍翠溪水潺潺。

十里杏花林,宛如一道素色锦帛铺陈开去,开得一片粉云缭乱,竟是比初樱和春桃还要好看。

没想到快到琅琊阁的时候,却远远看见飞流正坐在阁前的山阶上打盹。

春风素软,春阳暖绵,飞流抱着剑坐在那里,睡得个天昏地暗。

萧景琰推推他:“飞流,你怎么在这儿睡?”

“水牛,你来了。”飞流揉了揉惺忪的眼睛,“我等你呢。”

“等我?”

“是啊,”飞流道,“孟掌柜说琅琊阁里已经不缺司书童了,叫你不用去他那里了。”

萧景琰颇为诧异:“昨日我明明和蔺晨说好了的。”

“就是蔺晨哥哥跟孟掌柜说的,”飞流道,“他说司书童的职位已经满了,但是这个职位还缺着,正好给你。你今天到了,立刻就可以走马上任。”

飞流把怀里揣着的入阁帖递给萧景琰。

萧景琰不解地接过来,展开一看,然后忍不住笑出了声。

是蔺晨的字迹,飞扬跋扈地写着“诚招”:

——这天底下最最好看的人。

【两心誓并辔行】完

《诗一行》全文完

【后记】:一行诗,千万言

古人说的好:“我不识君面,因诗得其详。”因为喜欢这个故事我们相遇,相聚,又因为这个故事生出很多欢喜。真好。——题记

2016年3月20日开坑,2016年6月7日完坑,《诗一行》到此终于有了始终。

开坑的日子3月20日我记得很清楚,因为《诗一行》序章开头写的那个时间就是我开坑的时间。两个多月,30多万字,洋洋洒洒。临到结束,既是成就感满满,又有些不舍。就好像谈了两个多月的美好恋爱,突然失恋了的感觉。可是就像故事里说的,人间欢宴,终有散席时候。结束也是开始,到达终点也是重新出发。总归是快乐多于遗憾,欢喜多于不舍。想要说点什么,但是千言万语,话短情长,也不知道该说什么好,那么就跟大家随便聊聊这个故事的各种因果缘由j-i毛蒜皮吧。

关于“蔺靖”

我是先看《伪装者》再看《琅琊榜》的,因此时间顺序上来说,我是先接受了“楼诚”。所以我想我对“蔺靖”的接受,大部分还是受了“楼诚”的影响。但是我对“蔺靖”的喜欢,却是因为他们之间那种矛盾、冲撞直至统一的可能x_ing,以及在这个过程中散发出来的无限的火花四s_h_è 。这种可能x_ing和火花想想就让我沉醉,于是无法控制体内洪荒之力的我终于动笔了。《诗一行》就此诞生。

可是虽然源自“楼诚”,我对“蔺靖”的解读,却和“楼诚”并不一样。他们不是“楼诚”version2.0。我在写这个故事的时候,几乎完全没想起楼诚来。故事里的人物就是萧景琰和蔺晨,而《诗一行》这个故事就是他们两人之间的故事。

我很少在故事之外解释故事里的人物和人物关系,我觉得没有必要。因为故事本身就是我的背书。我对这两个人物的理解,我对两人关系的理解,我对他们的喜爱,我对他们的希冀,都写在我的故事中。至于大家怎么看我的故事,怎么看故事里的人物和人物关系,全凭大家自由解读。如果大家读完之后,愿意给我点个赞和推荐,或者写评给我,热烈欢迎,长短都好,几句话都行,我都会读得很开心的。

关于“结局”

首先谢谢大家陪我一路走来,这中间也有很多人一直在追问我结局到底是HE还是BE。我写故事的原则之一就是“不剧透”,所以请原谅我一直没有回答这类问题。因为我希望我的故事是未知的,快乐也好,悲伤也好,每一次都能给大家惊喜,或者惊吓哈哈。就这么一字字一页页看下去,陪着故事里的人物慢慢走去结局,也在纸页尽头找到每个人各自心中的答案。

不过虽然一直没有剧透,很多小伙伴还是猜到了结局,没办法,毕竟个人爱好无法改变。我依然是那个爱看大团圆结局的俗气girl,喜欢置之死地而后生,淋漓地痛过,安静地圆满。

关于“万丈红尘三杯酒,千秋大业一壶茶”

这句诗是有一天我被朋友拉去喝茶,偶然在茶馆门口的招牌上看到的,觉得特别有趣就记住了。回来查了查,原来是国学大师翟鸿燊写的。对于这行诗的意思,怎么解读的都有。对我来说,读诗的乐趣就在于半知半解,让那种朦胧的意象的美感萦绕在你的舌尖,如茶香一般久久不去。所以对于这句诗大家也请自由理解吧。

关于“庙堂”

《诗一行》里的“庙堂”,对我来说,代表着“那个时代”。

那是一个皇族争斗,大国倾轧,流离乱世,桎梏加身的时代。

人们在种种的不自由中煎熬——不只是普通的平头百姓,贵族甚至皇子亦如是。

在这个故事里我创造了很多“不自由”的配角。

他们是为了推动主角的故事而诞生的,但是然后他们被投入了那个时代的巨轮之中,有了自己的故事。这是这些人的故事,也是这个时代的故事。

我不想让他们成为背景板,他们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爱,自己的恨。自己的善,自己的恶。自己的因,自己的果。自己的始,自己的终。

他们的x_ing格、执着和命运,是这个故事的血r_ou_。

他们的选择,是故事奔涌翻卷着向前发展的巨大推力,也是和主角的选择的巨大比照。

我忘了是在哪里看到过,对于一个作者来说,首先学会写一个故事,然后学会写一个世界。

我很高兴,在《诗一行》里,我把我想倾诉的故事和想创造的世界都展现在了大家面前。

关于“江湖”

我一直在考虑,江湖,特别是《诗一行》里的江湖对我来说到底意味着什么。

我想,在这里江湖代表着一种理想。它是乌托邦,也是桃花源。

它是那个最不自由的时代里,最自由的地方。

所以即便在我连这个故事到底要写什么也没有想好的时候,我却已经想好了,在故事最后的最后,我要让景琰终于可以放下一切,到蔺晨的身边去,到江湖去,在那个自由的地方,做一对自由的人。从此行遍千尺江湖,踏遍万里青山,识遍天下英雄,偿尽平生夙愿。

多么快意,多么逍遥。

关于“侠”

对于“侠”这个字,已有各种名家解读。我想补充我的一点理解。

我把“侠”看做是一种“乐观的人生体验主义”。

侠客们行走江湖,总是遇见新的人新的事,看见新的风景,听到新的故事,得到新的兵器,学到新的秘籍。

而我愿意成为这样的“侠”。去走,去看,去经历,去学习,永远充满好奇和热情,永远保持乐观的人生态度。我愿意这样自由而快乐地生活,然后把我的这种快乐倾倒进江湖里,分享给我的朋友们,我爱和爱我的人们。

关于“推理”成分

我之前从未写过推理x_ing质的故事,但是我觉得写文的乐趣之一也在于此。尝试,就算失败了也好。反正它不附带惩罚条款,失败了也无所谓。在《殊途同归》里我第一次写抗战背景。而在《诗一行》我决定写点推理成分试试。当然,另外一方面原因,是因为我不想让蔺晨真的成为一个谋士。他是一个自在人,比起苦心孤诣的谋士,我感觉侦探更适合他的样子。

脑洞有限,推理的bug肯定存在。再加上写文我不喜欢列大纲,文章相对来说也会不够缜密。这不是某种自负,只是我的个人写作习惯。因为就算让我列了大纲,我也不觉得我会写得比没大纲更好。我不喜欢让大纲限制我的思路,我喜欢就一字字一章章这么写下去,让我自己跟读者一样对人物的未来一无所知充满期待。所以若有bug,还请大家多多谅解。

关于“喜欢”

最初挖坑的时候,我就说过,虽然有家国天下,但这个故事主要还是一个儿女情长的故事。

一行诗,千万言,洋洋洒洒,庙堂江湖,爱恨情仇,说的主要也是喜欢二字。

喜欢二字,到底何解?

——从心而已。

关于“缘来则聚”

大家看我的围脖也好,lof也好,我的介绍都是“缘来则聚”。这句话如果说完整了,是“缘来则聚,无缘各自去”。我不觉得我写得有多么好,但你读了我的故事,你喜欢我的故事,说明这个故事里有什么打动了你,就像它有什么打动了我,所以我想要把它写出来。

在这个故事的写作过程中,我也收到大家的一些意见,挑错别字和小bug之类的意见我很欢迎,但是“这个人物应该是这样的”,“这里应该这么写”这种指导我写作的意见我是不接受的。我很少因为读者意见改变我的写作想法,因为我觉得这是我的行文自由,同时也是我的个人坚持。你不可能满足每一个读者的爱好,你只能满足你自己的爱好。改来改去,总觉得失了最初的心境,也失了写文的乐趣。与其特别做什么去讨好读者,我觉得倒不如快快乐乐随心所欲地写你的故事。那么当缘分到来的时候,总会有喜欢你的故事的人慢慢聚集到你的身边,和你一起分享这种快乐。谢谢你们,你们是和我一起分享快乐的人!这份喜爱无以回报,如果有灵感的话,我会继续贡献脑洞的。


加入书架    阅读记录

 113/114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