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安忆短篇小说和散文集_王安忆【完结】(39)

2019-03-10  作者|标签:王安忆


这副扑克牌是事先就准备好的,是一副旧牌。纸牌的边上,都起了毛,但一张也不缺损。我们只会打一种牌,抽乌guī。这副牌,在我们手里抽来抽去,不知道抽了有几百遍,就是这么抽毛的。“抽乌guī”的玩法,是这样的:先要剔去大怪和小怪,这两张不成对的牌。再在桌底下抽走一张牌,倒压着,谁也不许看。如此,牌里就有了一张落单的牌,这就是“乌guī”。然后,发牌,各自理牌,成双的牌都扔掉,只剩单的。这样,游戏就开始了。打牌的人依时针方向,从对方牌中抽牌。抽到的牌倘若能与手中的某张牌对上,便扔掉,反之,则留下。周而复始,最终就剩下那张落单的牌。握住此牌的人,就做了乌guī。这是一种完全凭运气来决定胜负的游戏,可正因为此,就很刺激。我们一打上手,就打个没够。而且,越打越认真。
大人们也先后洗了澡,两个保姆再接着洗。她们很神秘地,把卧室通向外屋的门关上。于是,无论洗澡间里的水声,还是她们的私语声,全都听不见了。大人们的谈话也进入一个比较平静的阶段,轻声细语的。总之,这时候,房间里很静。中间来过一次服务员,送来开水,还问需要不需要什么别的。然后轻轻带上门走了。就这样,他们大人在那半张桌上说话,我们小孩子在这半张桌上抽乌guī。我们三个,每人都做过几轮乌guī。牌局渐渐有些紧张,便也沉默了。
现在,我姐姐又脱手了。比较起来,她当乌guī更少一些。也可能只是看起来这样,她比较不那么在乎当不当乌guī,就显得比我们轻松。她甩出最后一对牌,就走开去,又吃又喝,不再关心结局。于是,就剩我和男孩较着劲。我们一来一去地抽着牌,这时候,“乌guī”不是在他手上,就是在我手上。可是,这一回,我的运气很好,抽到的总是成双成对的牌。看起来,“乌guī”很可能在他手上。很快,事情就要见分晓了。轮到我抽牌了。我手上只剩下一张牌,他呢,有两张。谁做乌guī,就看这一抽了!两位保姆已经出了浴室,卧室的门重又打开。她们穿戴整齐,洗好的头发重又紧紧地盘了髻,双手相jiāo地放在膝上,坐着,就像两个淑女。除了脸色更加红润,就和洗澡以前没什么两样。
这个男孩是个多病的家伙,他奇怪地对一切事物过敏。有一回,他吃了几口酒酿,竟也醉倒了,身体软得像面条。而我宁可相信这是他在装疯,因为他也是很会来事的。可是这时候,他变得严肃了。像他这样一个机敏的人,总是有办法化险为夷。这一次,却难说来了。事情就在眼前,也不由他做主,只能听凭命运的摆布。他的两只手握着这两张牌,毕恭毕正地端坐着,等着我抽牌。他全神贯注地看着牌,尽可能做到面无表情,让我很难猜测到左边的这张是乌guī,还是右边的那张是。这对我也是一个困难的时刻,非此即彼,我必须做出决定。大人们在柔声细语地说话,保姆们竖起耳朵听着,也不管听懂还是不懂。姐姐悠闲地坐在椅上。她的坐姿很不好,上半身完全瘫在椅面上,好像不是用屁股坐,而是用腰坐。可是没有人去管教她。
我的手伸向他去,试探地摸着其中的一张。这时候,他抬起眼睛看了我一眼。简直是神至心灵,我捏住那张牌就抽。可是,却抽不动,他双手紧紧地握住牌。我再抽,他还不放。他的眼睛始终看着牌,脸上做出若无其事的表情,可就是不松手。他握牌的手指关节微微发白。谁也没有看见这一幕,都在忙自己的事。我们相持了很久,这张牌终于禁不住了,拦腰断成两截。一截在他手里,一截在我手里。我“哇”一声大哭起来,惊动了大人。他们围拢过来,看见的是两截断牌,便以为我是因为犯过失才内疚和害怕地大哭。他们纷纷安慰我,没关系,不要紧,不怪你,诸如此类的话。而我又怎么能说得清个中原委?无尽的冤屈哽得我气也喘不上来,只有更大声地哭,踢腿,蹬脚。几个大人上来一起按我。而我竟还能透过泪眼,注意到就在这一片混乱之中,男孩将手中剩下的那张“乌guī”混入牌中,一下子无影无踪。
这一个晚上,是在睡眠中结束的。是场大哭之后,聚会达到高xdxcháo。洗澡,受热,疯玩,笑和哭,耗尽了最后一点力气。于是,我立即睡熟了,终于没能坚持到底。后来,他们又玩了些什么,玩到什么时候,又是如何回家,一概不知。至于那张牌,因为没有人提起,我便也没有机会辩解,事情不了了之。那时候,有很多次这样的聚会,都是在不知觉中结束了。
1999年8月2日上海

如我这样出生于五十年代的人,世纪末正是悲观主义生长的中年,情绪难免是低沉的,所以要以“接近世纪初”作题目,是为了激励自己,好去看见结束之后的开始,破坏之后的建设。
然而,目下是悲观的,不幸的感受总是更加尖锐,甚至盖住了希望。并且,悲观的理由也都准备充分了。这是一个痛苦的认识阶段,有些像瓜熟蒂落的秋收季节,摘下来的果实死亡了,枝叶藤蔓作了来年的肥料,留下荒凉的即将冬眠的土地。
世纪末就在这时节来临了。
于是,便看见了最为破碎的表情。这真是一个不幸的遭遇,不仅不能互添光色,还互减了期望。
一切都是明了的,理解的,却无法释然,唯一的出路就是陈述理由。当所有的理由都陈述完毕,相反的理由或许能够绝处逢生,现在却是未可知的。这就像掘地,穿过熟土,再穿过生土,底下是什么在等着我们呢?一个巨大的悬念,说悬念是太轻松了。
就像方才说的瓜熟蒂落,所有的理由都基于此。在这世纪的下半叶里,一些事物飞快地成熟着,从开始走向终局。还有一些事物在经历了漫长的道路之后,却在这下半叶里突然加快了节奏,进入全速奔跑。似乎是,长距离和短距离的跋涉在这一时期里,都接近了它们的目标,问题都有了答案。
这是个生产力格外发达的世纪,也是在经过漫长的起跑以后进入全速的状态。我说的生产力不仅指物质的生产力,还指思想的生产力。那是因为生产关系终于达到了最合理和最协调,于是,性能良好地发动了,效率是惊人的。
对了,这是个极有效率的世纪。当地里的庄稼都在催长素的刺激下飞快地成熟,将自然的规律抛在一边,思想这样人性的产物,便也逃不脱催熟的命运了。思想就像暖房里的蔬菜,缩短了季节。
于是,物质和思想便堆积成山,人们只能以挥霍的方式享用它们,不至辜负它们的生产者。消耗也是飞快的,消耗过后的垃圾便跟着堆积起来。
我们已经走向了我们的目标,昔日里抽象的王国终于变为具体的景象。接下来的是什么呢?
就好像一个坚硬的核,被无坚不催的二十世纪敲破,四散落地。
事情是向人们的心愿接近,抵达之后则走上了背离的路途,似乎都是不由己的,煞不住脚。创造力在完成任务之后,依着惯性变成了破坏的力量。而破坏是比创造更见成效,更触目惊心。因力量已经度过了积累的阶段,量变到了质变。就这样,我们看见了破坏。
在我悲观主义的视野里,本世纪几乎是以破坏为结局的。这个破坏是以取消为方式实现,取消差别和界限,科学和思想的武器都非常qiáng大,攻无不克,隔绝的藩蓠拆除了,踩在脚下,余下的是什么呢?

加入书架    阅读记录

 39/69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