崔乾佑,相对而言,战绩就比较突出了,他曾经大败封常清,使高、封二将手下的乌合之众几乎无还手之力。攻打潼关,也是崔乾佑出面,不管唐军怎么被动,崔乾佑能取得胜利,实在是令叛军鼓舞的事情。他的潼关一战,无论是战术还是谋略用的都很到位,只怕唐军就算不是乌合之众,也未必占到什么便宜。后来安禄山又派他北上攻取河东诸郡,崔乾佑也依命拿下。可以说,叛军初期的胜仗几乎都是他打下来的,是少数几个指到哪能打到哪的将军,冲这一点就不可小看。但他遇上了真正的对手了,当郭子仪进攻河东时,崔乾佑由于没有准备,再加上又是里应外合,崔乾佑措手不及,只好翻墙逃走,虽然集结士兵反击,但那也没用。于是败军的崔乾佑只好回投安庆绪,在唐军收复两京的时候一同逃往邺郡,后来代替蔡希德总揽叛军兵马。崔乾佑虽然能打,但是他刚愎而好杀,不如蔡希德得人心。他的意思感觉有点李光弼,很能打,但由于治军严,所以并不受爱戴。也许两人都是一个性子,但记法就不同了,李光弼就是治军严厉,崔乾佑就是刚愎好杀。其实郝廷玉说李光弼有不服将令者便斩,也可以说是刚愎好杀,但是那种情况下就得严厉一些。崔乾佑也不至于平时怎么爱杀人,若是两军jiāo战的时候这样做,也是有情可原。可惜崔乾佑再也没有展示他才能的机会了,史思明在杀安庆绪的时候,把这位大将也顺便杀了。个人还是很同情他的,如果他要活到后来,相信会给唐军制造不小的麻烦。
至于尹子奇,我想熟悉睢阳保卫战的人一下子就能想起他来,因为和张巡在睢阳城下相持数月的人就是他,而且还被张巡用计she瞎了一只眼睛。但最后,尹子奇终于攻下了睢阳,只是不久,在安庆绪大败逃时,被陈留人合伙杀掉了。
田乾真,是很受安禄山器重的一名将军,他小名阿浩,不知大家还有没有印象,就是安禄山在潼关前抓狂之际,大骂高尚、严庄等人,当时就是田乾真解劝的。所以安禄山高兴的说:“阿浩真能体谅我。”随后,他与崔乾佑在潼关大败哥舒翰,后来哥舒翰的部下挟持他投降了田乾真,田乾真把他们都送往洛阳。不过田乾真也属于不走运的,崔光远逃出长安后,他继任成为京兆尹,可是长安附近义军四起,令他也是疲于应付。后来田乾真受命攻取安邑,刚围好城,没想到后方在陕郡的叛将杨务钦打算投降唐军,田乾真没办好,只好解围而去。在郭子仪率众收复长安的过程中,他与其他几位叛将一起抵御,当然是被打的大败,幸好当时的广平王李俶没有乘胜追赶他们,令他们平安的逃出了长安。可是田将军之后如何了呢?居然连记都没记,也由此可见史书对于叛军的记载是多么的含糊。唐将几乎都有始有终,而叛将往往要满处去找才能勉qiáng拼成生平事迹,可惜田乾真的结局只好留个空白了,凭君想象,说他逃跑从此成为方外之人也好,说他悲惨的死于战乱中也好,总之,这样的结局最适宜作为小说的题材,但相信对田乾真产生兴趣的小说家也没几个。 至于阿史那承庆,他曾去攻打过颍川,后来被安庆绪派往史思明那里谋杀他,被抓后居然没事,后来随着一起降唐,在李光弼让乌承恩暗中杀掉史思明的时候,他也是参与了的。按说这几件事史思明都有理由杀他,可是居然都都
第十一章 寡助与灭亡
安史之乱最后一位统帅死了,而他“手下”的几名节度使归顺了朝廷。此时,无论是叛军,还是唐朝,都无力再打下去,所以如此结束未尝不是一件好事。但这样的结束无疑是不彻底的,给唐朝后来造成了很大的麻烦。此时无力再战,将来更无力平定。藩镇的祸根就此埋下……
一、黎明前的黑暗
史朝义虽然取得了帝位,但是他面前的道路并不是一帆风顺的。他刚上台,就遭遇了几场大败。
上元二年(公元761年)四月二十一日,唐将青密节度使尚衡击败了史朝义的军队,杀死五千多人。过了两天,兖郓节度使能元皓(这位就是叛将的叛将)也打败了他。五月十四日,史朝义的范阳部队又被平卢节度使侯希逸击败。紧接着六月初一,能元皓又击败了史朝义的部将李元遇。十月的时候,卫伯玉攻克了永宁、渑池、福昌、长水等县。后来侯希逸由于与范阳的李怀仙相持多年,救援断绝,又有奚人侵扰,便率领全军二万多人全力出击攻打李怀仙,得胜后率军南归。史朝义这边几乎就是节节败退了。但如果单纯是失败,只要大家心齐,也还是有救的,可是这么连败状态下,这很难保证啊。就在史朝义连败的同时,原来在史思明时期就想投降唐军的令狐彰,在将叛军薛岌击败后,跟随杨万定入朝,正式投降。
第二年,宝应元年,史朝义的颓势依旧不减,首先是此时已辞去副元帅之职的李光弼攻克了许州,抓住了叛军太守李chūn。史朝义派史参前去支援,可史参又哪里是李光弼的对手,在许州城下被打的大败。
一月二十八日,率兵南归的侯希逸由青州北面渡过huáng河,与兖州的田神功和能元皓会合。二月十八日,唐军的淮西节度使王仲升与叛将谢钦让在申州城下jiāo战,不料这一次唐军却是失败了,而王仲升也被俘虏,此事震动了淮西。可是史朝义好容易有了场胜利,运气却着实不妙,恰逢此时侯希逸、田神功、能元皓进攻汴州,史朝义便命令谢钦让放下淮西,前去救援汴州。四月初一,泽州刺史李抱玉也击败史朝义的军队。
这是肃宗时期最后的jiāo战结果,因为四月份唐朝最高权力也进行了jiāo替,此时代宗上台,于四月二十五日,任命自己的长子奉节王李适为天下兵马元帅。这其实也是为了确立将来下一任太子的地位,就和当初肃宗任命代宗为元帅的道理一样。随后马上升奉节王为鲁王,后改为雍王。
由于代宗刚继位,所以暂时停止了对史朝义的攻击,史朝义终于有了喘息的机会。可惜前面的连连胜仗啊,虽然不白打,但势头却是被煞住了。不过唐军内部此时也不太平,李国贞、邓景山就是在这期间被杀掉的,所以唐军略停一下进行调整,也是有必要的。
那么这一段时间,史朝义那边忙着喘粗气,而代宗这里,又做了哪些准备工作呢?
代宗首先是要稳定政局,可是李辅国由于自恃是拥立代宗的功臣,越发的肆无忌惮了,他公然对代宗说:“大家但居禁中,外事听老奴处分。”代宗内心忿忿不平,估计气的直翻白眼,可是也是没有办法,表面上仍然对李辅国很尊重。四月二十六日,代宗尊称李辅国为“尚父”,而不直呼其名,事无巨细都征询他的意见,大臣们出入宫中也都要先去拜见李辅国,然后,代宗又任李辅国司空兼中书令,李辅国对所有这些都安然接受。同时,代宗任命程元振为左监门卫将军。代宗此时着手拉拢程元振,也是为后来对付李辅国做准备,他不动声色的便找了个助手,而高官厚禄则遮蔽了李辅国的眼睛。然后代宗封自己的几个儿子为王。这算是把人安稳下来了,然后代宗又宣布乾元通宝仍然以一当一,使百姓也安稳了下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