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星空到心灵_于丹/易中天【完结】(11)

2019-03-10  作者|标签:于丹 易中天

  就拿四季来说,夏天时,外面热得要死,屋子里有冷气,要长衣长裤;冬天时屋子里有暖气,外面冰天雪地,屋子里可以穿衬衣。物质的发达,让我们可以轻而易举地去享受简易的生活;借助高科技,可以让我们的生活更加舒服。但另一方面,正是由于这样的一种改变,让我们失去了感受chūn花秋月的能力,古人所谓“临秋云,神飞扬;沐chūn风,思浩dàng”那样的一种四时穿越,在寒暑之间,用生命去感知,那样的一种心灵敏锐,我们还有吗?我们过去的中国文化,比如说古人弹琴,他要在山川之间,扶琴动操,欲令众山皆晓;古人画画,用石涛的话说,要“吾写此纸时,心入chūn江水;江花随我开,江水随我起”。

  而今天,物质也造成了人的异化呀!物质的发达,让我们的愉悦享受变得廉价,让我们心灵飞扬的力量受到削减。所以我觉得去重新阅读经典,不要把圣贤当做高高在上、用以顶礼膜拜的偶像,要把经典当做我们身边最朴素、天真、恒久、温暖的生活方式。我们去触摸它,其实丰富的是自己的感知和生命,这就是我对经典和圣贤的态度,敬而不畏,真正的道理都是道不远人的。

  兴之所至,随处可及(1)

  道家jīng神有三个jīng神层面:道,法,术。相比较来说,我更喜欢心灵沟通的层面。其实我是一个反技巧主义者,我从来不信任任何的“术”。我觉得我们今天这个社会的一种悲哀,是运用脑子过的生活太多,用心过的生活太少,我们过于信任外在的规则和技巧,而忽略了一种诚意的自然表达。语言是什么?无非是一种思想的载体,只要你的生命有着一种真诚的热情,你的语言,它不一定是澎湃的、华丽的,即使它是木讷的、简约的,它也能流露出真实的意思。所以,在道家层次中,我最喜欢的也是它作为哲学的层面,对生命的阐发,而不是作为宗教的层面。

  儒与道也一样,不仅是道教,儒也曾经和道、和释一样,庙堂之高;也曾经作为“罢黜百家”之后的儒术被放在统治术里;也曾经作为儒学,让历朝历代书生为之皓首穷经。所有的这些,今天的大多数人都不会感兴趣,对于普通人来说,抛开学理,抛开学术研究,只在大众文化权利的分享层面上,以生命的名义去触及,就足够了。人在接触自己热爱的事物之前,不能带有太多的礼赞,这种尊敬之心,有的时候也是过犹不及的,你敬到了无法去触摸、心中产生障碍的时候,对自己也是一种约束。

  在今天这个社会,我们有太多太多可以依靠、依凭的商品,我们可以借助高科技放大自身的力量,其实我们同样需要放大自我的能量,放大心灵的力量,也就是说,“兴之所至,随处可及”。

  我觉得对经典的阅读,不见得非得是系统性的,也不一定要具备什么资格,只要你有这种觉悟就足够了。读一本书,看一回电影,和一个人讲话,瞬间心有所感,醍醐灌顶,那是一个“觉”;我们自己终其一身的历练,自己内心慢慢地参透,那是一个“悟”。我们很多人就是有“觉”而无“悟”,听别人讲的时候,看一本书的时候觉得很对,而过去了就丢掉了。其实,建立在我心澄净这样一个基础上的、终其一身的参悟,才是最重要的,古圣先贤、山川万物、世间造化,都能够终得心源,变成自己的人生经验。

  在讲完《〈论语〉心得》和《〈庄子〉心得》以后,我自己也在回过头去想,我和经典共生共长,去揣摩、研读,这是一个多长久的关系!其实说到儒与道,中国哲学这两大源头,在我最初接触的时候,是处于一种孩提的蒙昧状态,并没有一个很明确的意识要去读,要去记忆。

  我自己出身和成长的年代正好是文化大革命的后期,我是独生女,我的爸爸妈妈是知识分子,被下放到不同的农村,我是跟着外婆长大的,我们家三进的院子里就我们一户人家。我小的时候连幼儿园都没有上过,因为他们不放心我出去,所以一个老太太和一个小女孩就锁在这个大院子里。gān什么呢?就读诗词啊,写毛笔字呀,临帖呀。但我很庆幸的是,我的家长从来都没有以一种qiáng制的方法来教育我。

  我最早接触《论语》里面的一些道理,大概是在四五岁的时候,现在想起来,我父亲从一开始就没有要求我死记硬背,却经常带我去叔叔、阿姨家参加聚会,有很多人在一起的时候,爸爸就悄悄地跟我说,你看,这里有这么多人,孔子说过一句话叫“三人行,必有我师焉”,这么些人里头,肯定有能当你老师的人,你去看看,你觉得他们谁对人特别有礼貌,谁特别博学,谁做事做得特别麻利,你去看看谁能当你的老师?小孩子嘛,我就这样跑来跑去看,有的时候看到有些行为是好的,也有的时候看到的是不好的,就会跑回来问爸爸,说你看,有一个叔叔他随地吐痰了,有一个阿姨她高门大嗓地抢别人话了,这个人肯定不是老师吧。然后我爸爸会告诉我说,这也是老师啊,因为孔子说“见贤思齐,见不贤则内自省”。你看到比你好的人,你要跟他一样好,这是老师;但是见到不好的人,你就要反省一下,你会不会跟他一样不好,所以他也是你的老师,因为可以让你反躬内省。

  兴之所至,随处可及(2)

  有些朋友经常问我,说你到底是什么时候整个背诵下来《论语》的?我可以诚实地说,到现在我也不能背诵全部《论语》。因为我对《论语》的介入一直都是这样只言片语化进生活的,所以我从来没有觉得《论语》是艰深的、远离现实的,需要我去敬畏、去费很大的力气琢磨的,我总觉得它对我来讲是笃定的、真实的、亲切的、温暖的。

  所以我特别想和大家分享一个经验,小孩子对形式感一旦产生逆反,那么内容就再也不能进入他的生活。其实任何一种健康的文化,都有助于生命的成长,所以尊重成长本初的规律,让孩子在游戏中自然而然地进入,这才是我们家在我小时候给我的最好的教育。

  用仁心温暖世道(1)

  曾经有人跟我说,日本当局在研究我的那两本“心得”,说要从中看出中国未来的政治走向,我当时吓了一跳。日本人真了不起,能从中看出中国未来的社会政治发展方向。也许是他们在“上纲上线”,也许也不无道理。但我并不关注这些,我们都知道儒家有一个“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人生境界,我目前关注的仅仅是“修身”这两个字。

  我们的生活,已经无比辽阔地向外拓展,但我们缺少一种内心的复归。今天的科学技术日新月异,想知道的事情,用Google一搜,几万条就出来了。但我们却没有一个心灵的搜索引擎,不知道就在当下,就在此际,我们最真心想要的是什么。不要说相比于两千五百年以前,就仅仅相比于半个世纪之前,我们的物质选择都已经极大地丰富了,但是丰富一定能带来幸福吗?可以说,对于有准则的心灵来讲,丰富的选择是一种享受;但对于没有准则的心灵来讲,越是丰富就越是灾难,因为他会为选择而选择,陷入不断的忙碌中,但始终没有目标。


加入书架    阅读记录

 11/23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