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中天中华史15:女皇武则天_易中天【完结】(14)

2019-03-10  作者|标签:易中天

  没有确凿而直接的证据表明,那位武皇后在此案中扮演了什么角色,只知道从此政归中宫。也许,她从来就没有给过许敬宗什么明示或暗示,一切都是那家伙投其所好、察言观色和自作聪明,皇后陛下则只需要坐享其成。

  也许吧,也许。

  看着政敌们人仰马翻,许敬宗笑了,武则天笑了,李治大概也笑了。只不过,李治很快就笑不起来。因为他发现除掉长孙无忌集团之后,权力好像也并不属于自己。

  [29]见刘餗《隋唐嘉话》卷上。

  [30]本案错综复杂。为方便读者,以下表述无另注者,均据《资治通鉴》卷一百九十九永徽三年十一月至永徽四年二月条。

  [31]见《旧唐书·薛万彻传》。

  [32]见《旧唐书·宗室列传》之史臣曰。

  [33]此案同样扑朔迷离,以下本节所述无另注者均依《资治通鉴》卷二百显庆四年四月至七月条。

  [34]见《资治通鉴》卷一百九十九永徽四年二月条。

  谁是皇帝

  李治这皇帝当得很不开心。

  有一天,他找李义府谈话,因为这家伙的公然鬻官卖爵和家人的横行不法已经闹得民怨沸腾。于是皇帝陛下语气温和地告诫说:你的儿子和女婿都不太谨慎。朕倒是可以帮着掩饰掩饰,不过爱卿也该教训一下才是。

  李义府勃然变色。他满脸通红,青筋bào起,压低了声音一字一句地反问李治:这是谁对陛下说的?

  高宗皇帝差点噎住。

  混账!这难道是臣子在跟君父说话吗?

  然而他无可奈何。谁都知道,打狗还得看主人,而这条狗的主人是轻而易举就能让皇帝陛下偃旗息鼓的。于是高宗qiáng压怒火说:只要情况属实,何必问朕从哪里听来?

  李义府却居然满不在乎地扬长而去。[35]

  这事让李治很是恼火,他既恨李义府也恨自己。为什么要跟这狗仗人势的王八蛋对话呢?又为什么身为天子却落了下风呢?无非因为那畜生的后台老板是皇后。

  一想到皇后,李治便不免有些泄气。

  没错,他对那位皇后是越来越看不懂了,对自己这个皇帝该怎么当也越来越不明白。过去,面对长孙无忌、褚遂良他们,他感到有压力。现在换了李义府和许敬宗,又觉得受愚弄。过去,他觉得天下不是他的,是长孙无忌的。现在又觉得这江山仍然不是他的,是武皇后的。

  李治觉得很窝囊。

  窝囊的李治进行了三次努力。

  麟德元年(664)十二月,也就是长孙无忌被诬谋反的五年后,李治突然密召宰相上官仪,要他起草废后诏书。可惜诏书墨迹未gān,皇后就得到了消息;而皇后刚刚站到皇帝的面前,皇帝就没了脾气。他甚至立马就出卖臣下,摇着尾巴对皇后说:我没这意思,都是上官仪教唆。

  见过怕老婆的,没见过这么怕的。

  皇后却笑了,因为上官仪曾是李忠下属。于是,又一桩谋反案被许敬宗驾轻就熟地铸成。废太子李忠赐死,上官仪则不但身首异处,而且被判全家入宫为奴。

  至于李治,当然更加服服帖帖。

  实际上从这时起,武则天就从后台走到了前台。她开始垂帘听政,与李治并称“二圣”。然而,坐在帘子前面的皇帝不过摆设,坐在后面的皇后才是木偶的提线人。[36]

  如此这般又过了十多年。

  皇帝越来越觉得没有意思。他打算彻底jiāo权,由武则天独掌国政,或者gān脆把位置让出来 ,结果遭到宰相郝处俊的坚决反对。在此之前,他也曾想禅位于太子李弘,自己去做太上皇,太子李弘却突然死去,死因十分可疑。[37]

  位于武则天出生地四川广元的皇泽寺建有二圣殿,中有武则天和唐高宗李治的双人塑像。这也是留存至今仅有的以“二圣”为主题的古迹。绘图据建筑照片。

  李治发现自己的任何努力都徒劳无益。他就像一只肥囊囊的大尾巴羊,当了皇帝跟陷入láng群没有两样。之所以没被吃掉,是因为所有的láng都盯着这唯一的羊。láng们也需要留着他这颗羊头,以便贩卖自己的狗肉。李治完全没有办法从láng群突围,只能听天由命,当一天皇帝坐一天朝。

  何况他的健康状况也越来越差。三十三岁时,李治得了风眩病,目不能视,部分政务只好jiāo给皇后处理。三十五岁又患风痹,四十六岁患疟疾。总之李治的后半生,大体上是在病痛中度过的。他实在已经管不了许多。[38]

  武则天却越活越年轻,越gān越红火。废后yīn谋破产的两年后,她与李治同往泰山,首开皇后参与封禅的先例。八年后又宣布今上改称天皇,自己改称天后,并发布厉行改革的十二条施政纲领。也就是说,她实际上已是大唐的核心人物和政治领袖。因此,当李治在五十六岁那年病逝时,武皇后几乎没费多少气力就轻而易举地接管了政权。

  这并不奇怪,因为她整整当了二十八年皇后。这二十八年间,武皇后可没有闲着,也没有虚度,一直活跃在大唐政治舞台,而且一直在洗牌。洗一回,赢一把。

  进程可以分为三个阶段。头十年为“皇后时期”,主政的基本上是李治,武后临朝不过偶一为之。中间十年为“二圣时期”,两人同时临朝,武后公开参政。到“天后时期”那会儿,高宗基本上不能临朝,皇权其实由武后行使。[39]

  ◎十二条施政纲领(建言十二事)

  一 劝农桑 , 薄赋徭 。

  二 给复三辅地 。

  三 息兵,以道德化天下。

  四 南北中尚禁浮巧。

  五 省功费力役。

  六 广言路 。

  七 杜谗口。

  八 王公以降皆习《老子》 。

  九 父在为母服齐衰三年 。

  十 上元前勋官已给告身者无追核 。

  十一 京官八品以上益禀入。

  十二 百官任事久,材高位下者得进阶申滞 。

  据《新唐书》。

  前前后后,正好掉了个儿。

  武后能够走到这一步,完全因为她的深谋远虑,也因为大家都小看了这女人。人们以为,她要求参加封禅,不过是爱出风头;上书谈论改革,不过是心血来cháo。没想到前者是在造舆论,后者是在讲政治,都有良苦用心。

  女人往往被小看,这让武后心中窃喜。

  因此,当她提出要召集文学之士编撰书籍时,也没引起特别的注意。李治甚至抱着无所谓的态度,放手让她去抓这件“无关紧要”的事情。而且,尽管皇后特地提到了“以史为镜”的名言,还是没人想到与当前政治有什么关系,更想不到一个女人会有那么大的政治兴趣和野心。

  直到有一天,北门学士出现在朝堂。

  北门是皇宫的后门,依法只有皇帝、后妃、太子和王公才可以出入。武后却奏请高宗批准,特许这些撰稿人从北门进宫。看看地图就知道,皇后的目的很明确,就是要绕过宰相和百官办公的南衙。因此,这些人的任务绝不仅仅只是编写《列女传》之类的玩意,他们还有参决政事权。

  只不过,是秘密的。

  秘密总要公开,北门学士当中也终于有人不再只是悄悄待命于玄武门,而是堂皇地走进政事堂,成为参加国务会议的宰相。这个时候,人们才恍然大悟:原来皇后不但要研究历史,还要改写历史;不但要组织写作班子,还要组织顾问班子和行政班子。天后并不是吃饱了饭没事做。[40]


加入书架    阅读记录

 14/36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