狡猾是一种冒险_梁晓声【完结】(26)

2019-03-10  作者|标签:梁晓声

  少年时的我曾是一个爱撒谎的孩子,总企图靠谎话推掉我对某件错事的责任。青年时期的我曾受过种种虚荣的不可抗拒的诱惑,而且嫉妒之心十分qiáng烈。我常常竭力将虚荣心和嫉妒心成功地掩饰起来。每每的,也确实掩饰得很成功。但这成功却是拿虚伪换来的。

  幸亏上帝在我的天性中赋予了一种细敏的羞耻感,靠了这一种羞耻感我才能够常常嫌恶自己。而我自己对自己的劣点的嫌恶,则从心灵的人格的方面“拯救”了我自己。否则,我无法想象——一个少年时爱撒谎,青年时虚荣,嫉妒且虚伪的人,四十多岁的时候会成为一个怎样的男人?所以,我对“自己教育自己”这句话深有领悟。它是我的人生信条之一。最主要的也是最重要的,首位的人生信条。

  我想,“自己教育自己”,体现着人对自己的最大爱心,对自己的最高责任感。在这一点上,我们不能指望别人对我们比我们自己对自己更有义务。一个连这一种义务都丧失了的人,那么,便首先是一个连自己都不爱的人了。一个连自己都不爱的人,那么,他或她对异性的爱,其质量都肯定是低劣的。

  有人肯定会认为像我这样活着太累,其实我的体会恰恰相反。内心里多一份真善美,我对自己的满意便增加一层,这带给我的便是愉悦。内心里多一份假丑恶,我对自己的不满意,沮丧、嫌恶乃至厌恶也便增加一层。人连对自己都不满意的时候还能满意谁满意什么?人连对自己都很厌恶的话又哪有什么美好的人生时光可言?翻开历史一分析,心脑功能张冠李戴这一永远的错误,首先是与人类的灵魂逻辑有关,也跟我们的祖先曾互相残食的记载有关。

  一个部落的人俘虏了另一个部落的人,于是如同猎到了猎物一样,兴高采烈围着火雄舞蹈狂欢。累了,就开始吃了。为着吃时的便当,自然的先须将同类们杀死。心是人体惟一滞后于生命才“死”的东西。当一个原始人从自己同类的胸腔里扒出一颗血琳琳的心,它居然还在呼呼跳动时,我们的那一个野蛮的祖先不但觉得惊愕,同时也是有几分恐惧的。于是心被想象成了所谓“灵魂”在体内的“居室”。被认为是在心彻底停止跳动之际才逸去的。“心灵”这一个词,便是从那时朦胧产生,后经文字的确定,文化的丰富沿用至今的。

  但是我观察到,在中国,在今天,在现实生活中,许许多多的人,其实是最不在乎心灵的质量问题的,越来越不在乎自己的,也越来越不在乎他人的了。这一种不在乎,和我们人类文化中一向的很在乎,太在乎,越来越形成着鲜明的,有时甚至是相悼的,对立程度的反差。人们真正在乎的,只剩下了心脏的问题,也许这因为,人们仿佛越来越明白了,心灵是莫须有的,主观臆想出来的东西。而心才是自己体内的要脏,才是自己体内的实在之物吧?中国文化中,对于所谓人的心灵问题,亦即对于人的德性问题。一向是喋喋不休充满教诲意味儿的。而如今的中国人,恐怕是我们这个地球上德性方面最鄙俗不堪的了。人类对于自身文化的反叛,在中国这块土地上,似乎进行得最为彻底。我们仿佛又被拎着双腿一下子扔回到千万年以前去了。扔回到和我们的原始祖先们同一文化水准的古年代去了。正如我们都知道的,在那一种远古年代,所谓人类文化,其实只有两个内容——“人为财死,鸟为食亡”和对死的恐惧。

  我们中国民间有一种说法一一—人心十窍。意思是心之十窍,各主七情六欲。当然有一窍是主贪欲的。当然这贪欲也包括对金钱的贪。所以,老百姓常说——某某心眼儿多,某某缺心眼儿,某某白长了心眼儿死不开窍。如今我们许多中国人之人心,差不多只剩下一窍了,那就是主贪欲那一窍。所贪的东西,差不多也只剩下了钱,外加上色点缀着。主着其他那些七情六欲的窍,似乎全都封塞着了。所以我前面说过,这样的人心。它又怎么能比人手的感觉更细微更细腻呢?它变成在“质”的方面很粗糙,很简陋,功能很简单的一个东西,岂不是必然的吗?

  于是我日甚一日地觉得,与人手相比,我们的张冠李戴的错误,使人心这个我们体内的“泵”,不但越来越蒙受垢rǔ,而且越来越声名láng藉了,越来越变得丑陋了。当然,若将丑陋客观公正地归给脑,心是又会变得非常之可爱的,如同卡通画中画的那一颗鲜红的红樱桃般可爱。那么脑这个家伙,却将变得丑陋了。脑的形象本就不怎么美观,用盆扣出的一块冻豆腐似的,再经指出丑陋的本质,它就更令人厌弃了不是?

  有些错误是只能将错就错的,也没有太大纠正的必要。认真纠正起来前景反而不美妙。反正我们已只能面对一个现实——心也罢,脑也罢,我们中国人身体中的一部分,在经过了五千多年的文化影响之后,居然并没有文明起来多少。从此我们将与它的丑陋共生共灭,并会渐渐没有了羞耻感。

  我的宁静之享受,常在临睡前,或在旅途中。每天上chuáng之后,枕旁无书,我便睡不着,肯定失眠。外出远足,什么都可能忘带,但书是不会忘带的。书是一个囊括一切的大概念。我最经常看的是人物传记、散文、随笔、杂文、文言小说之类。《读书》、《随笔》、《读者》、《人物》、《世界博览》、《奥秘》都是我喜欢的刊物,是我的人生之友。

  通过阅读,我认识了许许多多的人,仿佛每天都有新朋友。我敬爱他们,甘愿以他们为人生的榜样。同时也仿佛看清了许多“敌人”,人类的一切公敌——人类自身派生出来的到自然环境中对人类起恶影响的事物,我都视为“敌人”。

  读,实在是一种幸福。

  我认为,对于身为教师者,最不应该的,便是以贫富来区别对待学生。

  可是我心里却不想再继续上学了,因为穷、太穷,我在学校里感到一点尊严也没有。而一个孩子需要尊严,正像需要母爱一样。

  我是全班惟一的一个免费生。免费对一个小学生来说是jīng神上的压力和心理上的负担。

  一位会讲故事的母亲和从小的穷困生活,是造成我这样一个作家的先决因素。狄更斯说过——穷困对于一般人是种不幸,但对于作家也许是种幸运。的确,对我来说,穷困并不仅仅意昧着童中生活的不遂人愿。它促使我早熟,促使我从童年起就开始怀疑生活,思考生活,认识生活,介人生活。虽然我曾千百次地诅咒过穷困,因穷困感到过极大的自卑和羞耻。

  教育的社会使命之一,就是应首先在学校中扫除嫌贫爱富媚权的心态!

  而嫌贫爱富,在我们这个国家,在我们这个国家的小学、中学乃至大学,在二十世纪九十年代的今天,依然不乏其例。

  因为我小学毕业后,接着进入了中学、而后又进入过大学,所以我有理由这么认为。

  我诅咒这种现象!鄙视这种现象!

  青年永远是文学的最真挚的朋友。中学时代正是人的崭新的青年时代。他们通过拥抱文学拥抱生活,他们是最容易被文学作品感动的最广大的读者群。今天我们如果进行一次有意义的社会调查,结果肯定也是如此。


加入书架    阅读记录

 26/89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