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要是个男的就怎么怎么样!”
“还是女人好办事啊!”
“我们同时入职,就是因为我生孩子耽误升职了!”
“女人只要长得好,不用奋斗都能有房有车,男的就不成,那叫吃软饭!”
看懂了吧?其实这种“变性愿望”的原始起点并非性,而是其他因素。
我知道,在《梦的解析》中对于梦中的“性倒错”问题不是这么解释的,弗洛伊德的解释更偏向于“性驱力”这一说法,并且qiáng调童年对我们的记忆及印象造成了这些影响,并且认为那是这类梦的唯一驱力而成为梦的原始欲望。不过根据目前欧美已知的事例及分析,有个比较客观的观点:不能否认随着我们的成长,在成年后所接受的社会压力扩大了这个问题,同时极可能是由于生活压力所引发的那种“变性欲望”出现在梦中,并呈现出“性倒错”。所以,回顾下本书前面所提到的“……梦的原始欲望的产生是有本我、自我、超我主导的,但同时这三个‘我’也在互相影响着……”所以这种“性倒错”的梦,我并不认为“性驱力”是唯一驱力,应该还有更加“本我”的情绪在其中。也就是说,异性性取向人群的大部分这类“性倒错”梦,是由生活压力而触发,且借助“原始性好奇”(来自童年的)的渠道,而实际核心愿望应该是“跨性别的特权”。想变成男的就变男的,想变成女的就变女的,的确太方便了(想想都是)。所以这种“变性愿望”大多数并不带有“同性恋”倾向(当然也就不可能有同性性行为倾向了),而且严格地说,应该是与前面提到过的“集体意识性质的同性恋”相对立的。当然了,假如你是同性恋或者双性恋,那么则不适于上面所说的这些。
3. 不能不说的俄狄浦斯情结
俄狄浦斯这个名字来源于古希腊剧作家索福克勒斯的著名悲剧《俄狄浦斯王》中的主角。他是底比斯国王莱乌斯与王后约卡斯塔所生的儿子。由于在他出生前,神谕就已预言他长大后会杀死他的父亲,所以他一生下来就被弃于荒野。不过邻国国王路过荒野发现并且收养了他,后来俄狄浦斯成了该国的王子。他由于出身不明,故去求神为他指明,而神谕显示出他命中注定会杀父娶母,并为此警告他要远离家乡。俄狄浦斯听了之后决定离开国度(其实是养父的国家)。但在离开家乡的路上,他碰到了亲生父亲莱乌斯王(当然不认识),由于一些无聊的争执他将自己的父王打死了。当他流làng到底比斯后,解答出了斯芬克斯之谜(斯芬克斯,狮身人面怪,自己的问题被解答后自杀了……我不理解这是什么心态,可能斯芬克斯心理有问题),而被感激的底比斯国民拥戴为王,而同时娶了约卡斯塔为妻。在位期间国泰民安,并与自己所不认识的生母生下了两男两女。多年后底比斯发生了一场大瘟疫,国民去求神谕时所得的回答是:只要能将谋杀先王莱乌斯的凶手逐出国度就可停止这场浩劫(这个神管得比较多),但凶手在何处呢?怎么找到那个罪犯呢?悲剧就这样一步一步地展开,终于引出最后的残酷真相——俄狄浦斯王就是杀死莱乌斯的凶手,而且更糟的是他竟是死者与其妻所生的儿子。根本不知情的俄狄浦斯感到无比的震撼并且为此痛苦不已,故事最终是个悲惨的结局——俄狄浦斯自毁双目远离了家园,流làng于荒野,而这一切完全符合神的预言。
而弗洛伊德引用了这个悲剧的名字,以此来命名儿童性心理中的“恋母情结”。这个引号不是我的手误,而是的确该加引号。儿童性心理学所中说的“恋母情结”象征意义大于实际意义,很多对此一知半解的人错误并且泛滥性地借用这个名词,已经给很多人留下了无聊的错误印象,所以我对此会花上一点儿篇幅说明一下“恋母情结”的问题(本来不打算说的)。
在本书第零章的时候,我就提过一个观点:孩子的愿望是很难满足的,因为孩子是贪婪的,他们还没学会克制,还未理解什么是适度。所以对于“母亲”,孩子们的概念则直接得多:代表食物,代表安全,代表温暖,代表呵护,代表关注,代表宠爱,等等。而且这也是对孩子来说最亲近的异性(在这点上,原始的性概念才发挥了其作用)。而孩子眼中的父亲则是一种制度与秩序(限制及规范),并且父亲还可以同母亲很亲密。所以出于独占的本我心理,才产生了妒忌(并不清晰,很混乱很迷茫的那种),也所以才会在孩子的梦中出现了俄狄浦斯情结——“恋母情结”。在《梦的解析》原著中已经很清晰、很明了地说明了这点,但正因为如此,被很多仅仅看了一点儿就四处得瑟的人歪曲了其真实含义,这就导致相当一部分人对于儿童性心理中的“恋母情结”有着很大的曲解及误解。在此,我要qiáng调、重申弗大爷的观点:请看完并看懂后,再来做评价。
表现俄狄浦斯情结的文艺作品很多,例如莎士比亚的名剧《哈姆雷特》(有一版的电影大陆被译为《王子复仇记》,小时候看到哈姆雷特父亲亡灵显现那段的时候曾被吓个半死)。虽然剧中的哈姆雷特是为了替父亲报仇,但是很明显,父亲已经死了,而且仇人是父亲的兄弟——这就意味着某种程度上的象征与替换(累死我了,拐了这么多弯儿总算切入本节正题了)。而更深一层的是,哈姆雷特在用一种赎罪的态度来对待自己那时隐时现的“俄狄浦斯之欲”(这才是全剧的核心),也正是这点,最后莎翁用死亡来解脱了哈姆雷特(暗示着抵抗不可逆反的人性本我,唯有一死)。
刚刚想了想,我觉得写不写这类梦其实无所谓,而且涉及“俄狄浦斯情结”会引出海量篇幅来谈到儿童性心理(梦的大量素材源于童年记忆、印象),所以在这里我们就不再用实际梦例来做更多的说明了,有兴趣的读者可以查看弗洛伊德半神那个经典“鼠人”病例(其实“俄狄浦斯”梦例多了去了,基本牛一点儿的心理学家都有过研究),而在这本书里就不为此跑题更远了。
五、关于本章那些“未曾提到部分”的说明
在本章中,我们见识并且领略到了梦是多么牛的一位艺术大师,不过我之所以在本书中只做了概述性的说明而并未详尽,一方面是出于篇幅考虑,另一方面是因为我深知这么写下去,多少字都不可能写透彻。因为,梦的表现手段基本跟汉字有一拼——看上去也就几千汉字(常用),但是就是因为组合排序问题,这几千个汉字能让你哭,让你笑,让你死去活来或者神魂颠倒……梦的表现手法也是这样。不但复杂而且jīng妙——虽然看上去简单。在我反复掂量了自己的能力之后,我觉得“写尽”是个很不靠谱的事儿,所以也就尽可能概括后,挑选主要部分在这里做了个浅显的表述(不是假谦虚,是真的)。同时我也深知很多观点并非来自于《梦的解析》中相关章节,但是我并不认为这有什么不对或者不好,因为我在最开始就已经说明了这本书是在弗洛伊德梦理论为核心的前提下,进行修改,融入了很多近些年才有的新理论作为参考(书目会于本书最后列出),所以请读者理解我这么做的初衷:我并非要照搬一本书认着死理儿撞到墙为止,我只是想打开一条缝隙,让大家都能窥探到我们未曾留意过的那些jīng彩与秘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