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24(15.35)★★★★★
子曰:“民之于仁也,甚于水火。水火吾见蹈而死者矣,未见蹈仁而死者也。”
【译文】孔子说:“百姓们对于仁的畏惧,就好像对于水火一样。我见过人跳到水火中而死的,却没有见过为了仁而死的。”(旧译:孔子说:“百姓们对于仁的渴求,比对于水火的渴求更迫切。我只见过人跳到水火中而死的,却没有见过实行仁而死的。”)
【解析】历来的解说都说孔子认为老百姓渴望仁,其实都是睁着眼睛说瞎话。前面一句的水火被解释成老百姓生活的必需品,后面一句的水火怎么就成了危险物品?事实上,这句话分明就是孔子在埋怨老百姓的觉悟太低。为什么历来的解说都是黑白颠倒?因为他们要维护孔子的形象。直到李零先生的《丧家狗》,才第一次指出孔子不是在赞扬百姓,而是在贬低百姓。
整段话想要表达的是,老百姓对于仁的恐惧甚于水火。他们宁可死于水火,也不愿意接受仁。
这几段话与孔子当初讲德政的话相比,真是天地之别。孔子从前认为:老百姓的仁,取决于统治者的德。
【现实解说】世风日下,是老百姓不仁吗?上无德,则下不仁。
13.25(15.33)
子曰:“知及之,仁不能守之;虽得之,必失之。知及之,仁能守之。不庄以莅之,则民不敬。知及之,仁能守之,庄以莅之,动之不以礼,未善也。”
【译文】孔子说:“凭借聪明才智足以得到它,但仁的水平不能保持它,即使得到,也一定会丧失。凭借聪明才智足以得到它,仁的水平可以保持它,不用严肃态度来治理百姓,那么百姓就会不敬;聪明才智足以得到它,仁的水平可以保持它,能用严肃态度来治理百姓,但使用百姓时不照礼的要求,那也是不完善的。”
【解析】仁被神化了,那么,仁是不是就是包治百病的灵丹妙药了呢?孔子说不是的,还需要两样东西。为什么神化的东西还要有辅佐的东西?一个好汉三个帮,所以,仁可以让一个人长命不老,但是要不生病,还需要有注意事项。
知、仁、庄、礼四个概念在这里,重要性排位显然是仁高高在上,礼已经被放在了辅佐的地位上。
【现实解说】这段话的现代话解释版本是这样的:好学上进可以让你娶到老婆,但是情商不够,老婆还是会跟别人跑;好学上进,而且情商很高,但是长得太对不起人,老婆就不好意思把你介绍给别人;好学上进,情商也高,还挺帅,但是挣不到钱,这也不会太幸福。
13.26(15.36)★★★★★
子曰:“当仁,不让于师。”
【译文】孔子说:“对仁的追求,就是老师,也不让给他。”
【解析】简单说,就是仁比老师更重要。进一步,当老师与仁矛盾的时候,选择仁而不选择老师。当仁已经被神化,当仁已经至高无上,老师当然就算不了什么了。甚至,在仁和父母之间做选择,也要选仁。
当仁不让,这个成语从这里来的。
【现实解说】当从jīng神层面讨论问题的时候,当你面对心中神化的理想的时候,人性往往就会被摧毁。
13.27(15.9)★★★★★
子曰:“志士仁人,无求生以害仁,有杀身以成仁。”
【译文】孔子说:“志士仁人,没有贪生怕死而抛弃仁的,只有牺牲自己的性命来成全仁的。”
【解析】当仁不让于师,当仁和老师相矛盾的时候,舍老师而就仁。那么进一步,当仁和你的生命发生矛盾的时候,怎么办?孔老师说了:去死吧。
孔子老了,想法越来越极端,整个人掉进了“仁”这个概念里。事实证明,对于“仁人”的“杀身以成仁”的要求实在是太高了,如果用这条类似于狂热的标准来框定什么是仁人,整个中国历史上就没有几个仁人了。
志士仁人、杀身成仁,这两个成语来自这里。
【现实解说】子曰:杀身以成仁。老百姓说:好死不如赖活着。
第十四部分 论孝
孔子幼年丧父少年丧母,基本上没有什么孝敬父母的机会。因此,在孝敬父母方面,孔子缺乏实践。他对孝的理解,恐怕多数还是来自周礼的部分。所以,尽管孔子qiáng调孝,在孝的方面的言论并不多,也并没有什么特别之处。
对自己的儿子孙子,孔子也很少用孝来教导他们。
14.1(1.6)
子曰:“弟子,入则孝,出则悌,谨而信,汎爱众,而亲仁。行有余力,则以学文。”
【译文】孔子说:“弟子们在父母跟前,就孝顺父母;出门在外,要顺从师长,言行要谨慎,要诚实可信,寡言少语,要广泛地去爱众人,亲近那些有仁德的人。这样躬行实践之后,还有余力的话,就再去学习文化知识。”
【解析】这段话其实是孔子给学生们的操行守则,告诉大家要尊重师长,要团结不要闹矛盾,这些都做好了,才能学习知识。这段话不能在招生的时候说,否则大家一看要做到这么多才能学习,都没信心报名了。
【现实解说】孝敬父母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确实是一种美德,不要抛弃。
14.2(1.11)★
子曰:“父在,观其志;父没,观其行;三年无改于父之道,可谓孝矣。”
【译文】孔子说:“当他父亲在世的时候,要观察他的志向(因为具体的事情上他只能听从父亲的);在他父亲去世后,要观察他的行为处世。三年之内他不改变父亲生前的做法,这样的人可以说是尽到孝了。”
【解析】三年不改父亲的做法,为什么一定是三年?因为服孝三年,这三年时间,应当当做父亲还在世,不要违背父亲的意志。三年之后,才能施行自己的想法。
这句话与《论语》10.12(19.18)是相关联的,孔子所说的这个人就是孟庄子。
【现实解说】社会已经完全不同了,这个标准完全不复存在了。
14.3(4.20)
子曰:“三年无改于父之道,可谓孝矣。”
【解析】同上。
【现实解说】略
14.4(2.5)
孟懿子问孝。子曰:“无违。”樊迟御,子告之曰:“孟孙问孝于我,我对曰,无违。”樊迟曰:“何谓也?”子曰:“生,事之以礼;死,葬之以礼,祭之以礼。”
【译文】孟懿子问什么是孝,孔子说:“孝就是不要违背礼。”樊迟给孔子驾车,孔子告诉他:“孟孙问我什么是孝,我回答他说不要违背礼。”樊迟说:“不要违背礼是什么意思呢?”孔子说:“父母活着的时候,要按礼侍奉他们;父母去世后,要按礼埋葬他们、祭祀他们。”
【解析】这又是孔子在推销的礼治理念,什么事情都要往礼上套。孟懿子问孝,孔子的答案是“无违”,估计孟懿子的任何问题在孔子这里得到的答案都是“无违”。恰好樊迟驾车,孔子就教他一招,谁知道樊迟的悟性不够,害得老师还要解释一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