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论语_贾志刚【完结】(96)

2019-03-10  作者|标签:贾志刚

  【解析】这段话又是孔老师的激情发言了,可惜自相矛盾。孔老师自己说,邦有道,正直;邦无道,逃命。如果邦无道的时候还正直并且还能活下来,那才是幸而免。拙作《说chūn秋》第六部第二十八章题为“正直是正直者的耗子药”,列举了chūn秋著名的正直者是怎样死的。

  所以,这段话说反了,应该是“人之生也罔,直之生也,幸而免”。不说别人,说说岳飞和秦桧。唉,孔老师这段话害了不少好人哪。

  【现实解说】说话要小心,不能说真话的时候,不说假话就是正直;必须说假话的时候,不创造性地说假话就是正直;必须创造性说假话的时候,二话不说,逃命思密达。

  19.57(6.21)

  子曰:“中人以上,可以语上也;中人以下,不可以语上也。”

  【译文】孔子说:“具有中等以上才智的人,可以给他讲授高深的学问,在中等水平以下的人,不可以给他讲高深的学问。”

  【解析】对理解力不够的学生,讲得太高深,就等于对牛弹琴。所以,有教无类,教之分类。意思就是,招生的时候没有门槛,但是教学的时候要按水平分班。

  简单说,因材施教。

  【现实解说】这大概就是分快慢班的理论基础了。

  19.58(6.25)★★

  子曰:“觚不觚,觚哉!觚哉!”

  【译文】孔子说:“觚不像个觚了,这也算是觚吗?这也算是觚吗?”

  【解析】觚:音孤,古代盛酒的器具,上圆下方,有棱,容量约有二升。后来觚被改变了,所以孔子认为觚不像觚。孔子的思想中,周礼是根本不可更动的,从井田到刑罚;从音乐到酒具,周礼规定的一切都是尽善尽美的,甚至是神圣不可侵犯的。如今礼崩乐坏,连觚都不像觚。

  看起来,孔子的怨言还不少。

  【现实解说】时代是前行的,你不接受也要接受。而且,你认为不对的,并不等于不对。要么接受,要么落伍。

  19.59(6.29)

  子曰:“中庸之为德也,其至矣乎!民鲜久矣。”

  【译文】孔子说:“中庸作为一种道德,该是最高的了吧!人们失落这种道德已经很久了。”

  【解析】什么是中庸?到现在其实也未必说得清楚,按朱熹的说法,中就是无过无不及,庸就是平常。中庸就是一个人的处世态度,不要太激进,但是也不要太落伍,随大流就好。后来所说的枪打出头鸟,理论基础大概就是中庸了。

  其实,孔子本人是中庸的吗?未必。当一个人看淡某件事情的时候,他就中庸;否则,他就没办法中庸。

  【现实解说】总体来说,中庸实在算不上上等的美德。

  19.60(7.36)

  子曰:“奢则不孙,俭则固。与其不孙也,宁固。”

  【译文】孔子说:“奢侈了就会越礼,节俭了就会寒酸。与其越礼,宁可寒酸。”

  【解析】这话是在对照管仲和子产晏婴,管仲奢侈,因此就会越礼;子产和晏婴节俭,因此就显得寒酸。孔子更在乎礼,所以宁可寒酸也不能越礼。

  【现实解说】孔老师说得对,钱少还可以挣,有钱了就不会寒酸;可是,越礼成为习惯,就会给自己或者后人带来麻烦。

  19.61(9.22)★★

  子曰:“苗而不秀者有矣夫!秀而不实者有矣夫!”

  【译文】孔子说:“庄稼出了苗而不能吐穗扬花的情况是有的;吐穗扬花而不结果实的情况也有。”

  【解析】这是孔子以庄稼的生长、开花到结果来比喻一个人从求学到做官的过程。有的人很有前途,但不能坚持始终,最终达不到目的。在这里,孔子还是希望他的学生既能勤奋学习,最终又能做官出仕。

  孔老师前面说过“三年学,不至于谷,不易得也”。估计是有人抓住了这句话,说我都学了五年了,公务员也没考上,你怎么说?孔老师就说了上面这段话,说你就属于只开花不结果的那几个。

  【现实解说】哈佛大学也有不成材的,孔老师说:我这里是农民工学校,又不是中国政法大学。

  19.62(9.24)

  子曰:“法语之言,能无从乎?改之为贵。巽与之言,能无说乎?绎之为贵。说而不绎,从而不改,吾未如之何也已矣。”

  【译文】孔子说:“符合礼法的正言规劝,谁能不听从呢?改正自己的错误才是可贵的。恭顺赞许的话,谁能听了不高兴呢?但只有认真推究它的真伪是非,才是可贵的。只是高兴而不去分析,只是表示听从而不改正错误,对这样的人我拿他实在是没有办法了。”

  【解析】世上有两种人,一种人是坚决不认错,永远正确;第二种人是认错态度很好,就是坚决不改。前一种人,孔老师鄙视他们,根本不搭理他们;后一种人,孔子教导他们,可是发现他们只是叶公好龙,表面一套背后一套,孔老师就很失望很无奈。

  【现实解说】有一句俗话叫作:认真听取,坚决不改。态度都是严肃的,改正都是逐步的。

  19.63(9.26)★★

  子曰:“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

  【译文】孔子说:“一国军队,可以夺去它的主帅;但一个男子汉,他的志向是不能qiáng迫改变的。”

  【解析】孔老师在抒情。

  【现实解说】我们也经常这样抒情。

  19.64(9.28)★★

  子曰:“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彫也。”

  【译文】孔子说:“到了寒冷的季节,才知道松柏是最后凋谢的。”

  【解析】还是在抒情。孔老师认为,人是要有骨气的。作为有远大志向的君子,他就像松柏那样,不会随波逐流,而且能够经受各种各样的严峻考验。孔子的话,语言简洁,寓意深刻,值得我们深入思考。这句话,类似疾风知劲草,类似日久知人心。

  【现实解说】岁寒,然后知没有暖气就要买空调。

  19.65(9.30)★★★

  子曰:“可与共学,未可与适道;可与适道,未可与立;可与立,未可与权。”

  【译文】孔子说:“可以一起学习的人,未必都能学到道;能够学到道的人,未必能够坚守道;能够坚守道的人,未必能够随机应变。”

  【解析】这是在讲解学习的四个层次:学道,学到道,坚守道,运用道。

  权,就是权变,灵活运用的意思。说来说去,最终的落脚点是灵活运用。不会灵活运用,学了也没用。

  记得岳飞说过这样的话:阵而后战,兵家之常;运用之妙,存乎一心。

  孔子的学生中,子贡和子夏可以说达到了最高的境界。

  【现实解说】把孔老师的话反过来读,也许更有启发。先学随机应变,之后学什么都有用。有的人没上过学,却能成为大富豪,或者成为大官僚,为什么?他们懂得随机应变。

  19.66(13.21)★★

  子曰:“不得中行而与之,必也狂狷乎!狂者进取,狷者有所不为也。”


加入书架    阅读记录

 96/101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