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怀瑾大师的24堂国学课_张笑恒【完结】(31)

2019-03-10  作者|标签:张笑恒

  “择其善者而从之”应该有两方面的含义。第一,“善者”指的是学问比我们qiáng的人,以这些人为师,可以学到更多的知识,这也就是孔子所讲的“见贤而思齐”;第二,世上的人都不是十全十美的,在选择老师的时候,要学习他身上的长处,这也就是所谓的“取其jīng华,弃其糟粕”。

  我们在选择老师的时候不能陷入一个误区——学得和老师一模一样。我们拜师是为了学习知识,而不是把自己变成和老师一样的人,若是我们不加选择地学习,到最后不过是多一个和老师一样的人。不会超越老师,自然就不会有进步。那么这样一来,学问只会在传承的过程中不断减少,又怎么会有今天的知识呢?“择其善者而从之”的学习理念会让我们吸收很多人的优点,学习很多人的知识,从而融会贯通,形成自己的知识体系,然后加以创新,拥有自己的思想。

  南怀瑾先生提到,人都有一种傲慢心理,总是会以自我为师,而不肯向别人学习,因此“择其善者而从之”是不容易做到的。这种傲慢的心理会成为我们求知路上最大的障碍。我们要知道每个人都有自己的长处,每个人都有我们所及不上的地方。如果我们只能看到别人的缺点而看不到别人的优点,自然不会向别人学习,也不会反省自己的不足,在这种情况下,我们很可能会傲慢自大,难以有进步。因此,我们要保持谦虚的态度,善于发现别人的优点,对人以礼相待,或许在一个貌不惊人的人身上就可以学得很好的本事。

  张良是韩国的贵公子,韩国被灭之后,张良一直游历四方,总是想找机会刺杀秦始皇,结果以失败告终。在秦始皇派兵捉拿他的时候,他逃到了下邳。

  有一天张良闲逛到沂水圯桥,遇到一位老者。老者故意把鞋子弄到桥底,然后对张良说:“喂,小子,把鞋给我捡起来。”张良虽然恼他出言无礼,但见他是个老者,就qiáng忍怒气,把鞋子捡了起来。谁知那老者居然又让他给自己穿上,饱经磨难的张良已经学会了忍耐,就照他的话给他穿上了。那老者一句道谢的话都没有,哈哈大笑,扬长而去。

  过了一会儿,那老者又折了回来,对张良说“孺子可教也”,并约张良第二天一大早在桥上见面。张良第二天早上到的时候,那位老者已经到了,他愤愤然对张良说:“与老人约,为何误时?五天后再来吧。”五天后,张良很早就到了桥上等着老者。老者为他的jīng神所感动,传了他一部《太公兵法》。张良日后出谋划策,帮助刘邦打天下,靠的就是这本书。

  高人隐士也许就是那些看起来其貌不扬的人,在平凡人当中也许就隐藏着一些能人,若是我们整日对人傲慢无礼,岂能从这些人那里学到东西!傲慢无礼、眼高于顶是最要不得的,那会使得我们远离真正的高深学问,只能学习到那些浅显的知识。“择其善者而从之”要求我们时刻要谦虚,时刻要擦亮自己的眼睛,“见贤而思齐,见不贤而内自省”,以众人为师,学习众人的优点,这样才可以成就我们自己。

  第19章 坚持是成功的秘诀

  做事要有始有终

  夫保始之徵,不惧之实。勇士一人,雄入于九军。将求名而能自要者,而犹若是,而况官天地,府万物,直寓六骸,象耳目,一知之所知,而心未尝死者乎!

  ——《庄子·德充符》

  为了遵守先前的诺言,那些具有无所畏惧品质的勇士,就是独自一个人,也敢于闯入千军万马中作战。那些为了求得名誉而能严格要求自己的人尚且如此,何况主宰天地,蕴藏万物,把身体六骸只当做寄托的躯壳,把耳目当做一种象征性的摆设,把世间万般认知视为一回事而未曾丧失常心的人呢!

  南怀瑾先生认为“保始”是保持开始的动机、动念;“徵”就是后果。一个人由开始到结果,有始有终,这很难。我们做人做事,有时慷慨激昂地答应一件事、说一句话很容易,不过只要几天时间,就会把自己答应的事、讲的话忘了。在这里南怀瑾先生举了一个例子:男女结合由朋友变为夫妻,成立一个家庭,过不多久就发生了问题,再不是当初爱得要死的那样,先是可以为你死为你活,后来连半死半活都做不到,这就是久而忘平生之言。所以一个人不要轻易说一句话,更不要轻易发一个誓愿。

  “勇士一人,雄入于九军。”勇士凭着一股慷慨捐身、临死不惧的勇气,“置之死地而后生”,最后可能取得成功。一个人不顾生死在千军万马中搏杀,博得声名与成功都还容易,但在人生的路上,零刀碎剐地慢慢走,你会受不了,会起恐惧之念,在这时能不忧愁,不恐惧,不烦恼,有始有终,就是了不起了。

  有一幅漫画画的是一个人在掘井,每一次他都会在离有水的地方一步之遥的时候停下来,换另一个地方重新挖掘,结果,付出了大量的劳动依然没有打出水来。在人生的旅途中,有很多道路可以选择,但是我们没有那么多的时间全部尝试一遍,只能选择其中的一条道路坚持下去,穷尽道路的尽头,才能发现美好的风景。

  世事艰难,很多事情都不是可以轻而易举完成的,很多时候是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豪言壮语谁都会说,然而真正能够坚持下去的只有一部分人。我们总是想要寻找成功的捷径,不肯面对困难,克服苦难。因此,当我们所做的事情面临困难的时候,我们总是试图去逃避,最终难以顺利地将事情完成。

  东晋着名将领祖逖就是一个做事有始有终的人,正是有始有终,成就了他的功业。

  祖逖小的时候也很贪玩,但是当他意识到自己知识缺乏的时候,他就发奋读书,任何事情都动摇不了他的决心。在他24岁的时候,曾有人推荐他去做官司,但是他认为自己的书读得还不够,因此没有答应。

  后来,祖逖和幼时的好友刘琨一同担任司州主簿。两人有着同样远大的理想,都想建功立业,复兴晋朝,成为国家的栋梁之才。

  一次,半夜里祖逖在睡梦中听到公jī的鸣叫声,他把刘琨叫醒后,对他说:“别人都认为半夜听见jī叫不吉利,我偏不这样想,咱们gān脆以后听见jī叫就起chuáng练剑如何?”刘琨欣然同意。于是他们每天jī叫后就起chuáng练剑,寒来暑往,从不间断。功夫不负有心人,经过长期的刻苦学习和训练,他们终于成为能文能武的全才,既能写得一手好文章,又能带兵打胜仗。祖逖被封为镇西将军,实现了他报效国家的愿望;刘琨做了都督,兼管并、冀、幽三州的军事,也充分发挥了他的文才武略。

  仅仅靠嘴上功夫是不能成就事业的。拈轻怕重、避重就轻是人的天性,因此很多人在下决心做某事的时候,总是表现得积极向上,信心满满,然而当考验来临的时候,他们总是会退缩,开始三天打鱼,两天晒网,最终一事无成。对待自己的事情做到有始有终很难,对待别人的事情,更要有始有终。

  “人无忠信,不可立于世”,答应了别人的事情,无论有多大的困难都要办成。很多时候,我们会因为面子答应别人自己没有能力办成的事情,结果,到最后不了了之。自己失去了诚信的同时,也失去了别人的信任。“一言既出,驷马难追”,在答应别人之前,一定要好好地考量自身的能力,看自己能不能把事情办好,若是没有那个能力,就不要大包大揽。


加入书架    阅读记录

 31/64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